2023年的春節也基本過去了,元宵節也馬上就要過完了。作為一個農村長大的85後,春節這個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給我的感受真的越來越平淡了。雖然現在和小時候一樣也盼着過年,但是盼望的東西不一樣了,小時候是因為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現在是因為能放幾天假,能陪陪家人,能休息一下。
春節已經從方方面面和過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就穿新衣來說。小時候一年也買不了幾件新衣服,就等過年的時候爸媽能給買身好看的衣服和鞋子,甚至還會買頂新帽子。記得小時候的新衣服都是在大集上買的,都是媽媽帶着在大集的各個攤位上選來選去,價格也是講來講去,甚至要趕好幾個大集才能買全。講價環節也是特别的“節目”,雙方要經過多次“切磋”,達到批次都能接受心理價位才成交,有時候就在媽媽身邊急得不行,總害怕因為價格撈不着選了半天的衣服。買回家也得好好的放着,不管距離春節還有多久,必須等到初一早上吃餃子之前穿上,然後跟着大人去挨家挨戶拜年。但是爸媽不一定每年都能買新衣服,有時隻會換套幹淨的衣服。已經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過年的新衣服不是爸媽給買了,大概是在上大學開始?如今不說過年,就是平時穿的也比原來要好的不知道多少倍,買衣服的地方也改成各種商場或者專賣店,已經沒有了對新衣服的那種熱切的期望。
再說,吃的方面。小時候生活條件差,平時吃的也是粗茶淡飯。在我們老家農村,冬天的主要“菜系”就是炖白菜,又來村裡“換”豆腐的可能會加點,炖白菜裡面加上肉幾乎是不太敢想的。吃了一冬天的白菜,等到臘月二十以後,就開始自制各種吃的了,煮肉、蒸包子、蒸饅頭、炸丸子、炸魚、炸麻花等等,還要從大集上買的各種瓜子、花生、糖果、水果。那個時候不用冰箱儲存,也沒有那個條件,就放一間比較冷的房子裡,做好防鼠就行了。還要防止小孩子偷吃,經常是“鬥智鬥勇”。到過年的時候把這些都拿出來,圍坐在爐子旁邊,看着春晚。那時的糖果沒有現在這麼多品類,隻有些水果糖、軟糖,好點的就是奶糖,但那時候吃起來特别甜。這些東西放到現在根本不算什麼稀罕物,甚至是最普通的消費産品,大家可能平時吃的就膩了,過年反而想吃的清淡一些。
然後再說,風俗方面。小時候過年,除夕夜可能是最忙的了,傍晚開始放鞭炮和煙花,在農村,大家都會拿到大街上去放,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連綿不絕,感覺眼睛都不夠用,耳朵都要震聾了,但是依舊很開心。這幾年為了環境和安全已經好久沒有這樣的場景了。還要守歲,即使再困也得等到12點以後睡。初一早上還要早起吃水餃,吃完水餃,就跟着大人去挨家挨戶磕頭拜年,不管冷不冷,下沒下雪,都不耽誤。彼此見面第一句問候“吃了幾碗餃子啊?”,到了輩分大的人家,都嚷嚷着給長輩“磕頭”。在村裡,走在大街上會碰到不同家族的拜年隊伍,小孩子們就會數誰的隊伍裡人多。山東這邊的大拜年視頻每當過春節的時候都會被拿出來在網上觀摩一邊。最近這幾年因為特殊原因,這項習俗也被禁止了,大年初一大街上也沒幾個人,比原來冷清了不少。還有一個風俗,在我們老家很重要,我們管他叫“請爺爺娘娘”,就是把逝去的所有家族的至親名諱寫到家堂上(類似家譜的一張大布,挂到正屋北牆上),擺上各種各樣的貢品、煙酒、水果,燒香點蠟,燒紙磕頭,以示對仙人的紀念。初一下午還要把祖先“送走”,因為我們兩個村子的同性是一個共同的祖先,所以每家拿幾挂鞭炮,一塊去“祖墳上”燒紙,磕頭,場面也是很壯觀。
家堂供奉
除夕夜放鞭炮
拜年場景
最後就是,走親訪友方面。小時候,經濟不發達,老家農村的人,90%都是在家務農的。冬季是一年當中最清閑的季節,甚至過了春節,出不了正月,大家都不會忙起來。所以,那個時候年前就專心的準備過年,年後就真心的走親訪友,聯絡感情。有的人家走親戚能從正月初二,一直走到正月十五。再看看現在,大部分人都在外上班或者務工,正式一點的一般都是年三十放假到初七上班,有的甚至都不放假,過年都不回老家,更别說走親訪友了。慢慢的親友之間的聯絡也就少了,加之通訊發達,又流行電話拜年、微信拜年,科技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拉遠”了人們之間的心靈上的距離。
總之,現在的春節較之二三十年前,真的差距太大。好多習俗沒有了,春節的氛圍也沒有了,大家過春節的欲望也沒有那麼大了。真心希望我們這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能真正意義的傳承下來,不要到下一代,提到春節就是放放假、吃吃飯、聚聚會、逛逛商場、旅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