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聊過不止一次了:
阿倫·艾弗森生錯了時代。
時代與規則對一個球員的影響,近幾年的趨勢格外明白。寬空間,快節奏,聯盟的保護哨,能将球員的個體能力放大成什麼樣,我們都知道的。
AI的2001年是傳奇的逆天而行:過了米勒的步行者,過了巅峰卡特的猛龍,過了雷·阿倫他們三叉戟的雄鹿,甚至在斯台普斯轟下48分,送給了當年無敵的湖人季後賽唯一一場敗局。
這是他一輩子的縮影:
逆天而行。
AI骨子裡不是個組織者。1996年入行時,一般公認論組織,佐治亞的馬布裡在他之上。
他進NBA第一年場均24分,包括傳奇的五場連續40分(包括一場50分)。其實那五場,他有四場命中率超過50%。擱這時代簡直大受歡迎,但在當時會挨罵:
那還是個“組織後衛該好好傳球”的時代。
他是個刺頭。面對喬丹,即便崇拜,也要去單挑。當時年過八旬的主教挺喜歡他,但主流不喜歡他。
他的紋身太猖狂,以至于雜志給他拍封面照都要P掉。他自己出rap吐槽,被媒體各種針對。
這些擱現在,簡直大受歡迎。潮牌和社交媒體喜歡着呢。
可惜在那時,就是離經叛道。
他遇到的教練,是拉裡·布朗——帶出了米勒,帶出了漢密爾頓的拉裡·布朗。1968年ABA助攻王拉裡·布朗。摳細節挑刺到近乎古闆的拉裡·布朗。
AI生涯最巅峰階段,打的位置是2号位,還是個無球跑位型的得分後衛。
仔細想這很詭異:作為一個不算三分能手、183公分的運球天才,要每天無球跑位,等埃裡克·斯諾給他做球。
1999-2002四年裡他三奪得分王。2000-01季,他帶費城56勝。
費城全隊整個賽季,除了AI,一共投進了164個三分球。
即,AI的隊友,每場比賽,隻投進兩個三分球。
其中還有53個是第六人麥基投的。
AI每次帶首發上場,空間狹窄到什麼程度了,他那場均31分,是怎麼得來的?
您可以想象一下。
不問可知,那時代對後衛不算友好。
喬丹退役後的九年,鄧肯和鲨魚各分走四個戒指,唯一一個非鄧肯/鲨魚的冠軍是2004年的底特律活塞。
1999-2004的MVP是郵差、鲨魚、鄧肯、KG——這些鐵骨铮铮的巨人裡面,夾着一個小小的AI。
我們來看下時代。
NBA曆史七十多個賽季。
自有24秒之後,場均最低是1998-99季,全聯盟場均92分不到。那年AI拿了自己第一個得分王。
第二低是2004年的93分。
第三低就是2000-01季的95分——那年AI拿了MVP和得分王,還進了總決賽。
順便:
AI入行的1996-97季,NBA場均97分。24秒之後曆史第八低。
即:阿倫·艾弗森是在NBA得分最低、節奏最慢、最不适合攻擊型小後衛的年代進的NBA。
而且還在最低、最慢、最不适合攻擊型小後衛的規則下,硬拿了四屆得分王。
最直觀的對比:
2000-01季,全聯盟場均95分,他場均得31分。
本季全聯盟場均111分,得分王恩比德得31分。
一個靈秀速度史上無雙的後衛,趕上一個令人窒息的内線肉搏時代。
遇到一個要求他打無球的老教練。
趕上了聯防剛實施那兩年。
還因為街頭做派被聯盟各種針對。
所以AI那些數據,沒一個是時代浪潮造就的——實際上,是逆着時代,一路過來的。
許多現在習慣進階數據,尤其是習慣了魔球理論的,會覺得他的數據好看但效率不高。很少考慮到空間的問題。
2004年開始,NBA改了規則。之後那幾年,納什拿下兩屆常規賽MVP,吉諾比利和帕克在總決賽大放異彩,韋德更直接帶隊奪冠拿到總決賽MVP。
而AI在2004-05年場均31分8助攻,下一年場均33分7助攻:生涯最高。
當時的空間也不廣闊,是這樣的:
那年他31歲了,已經過了巅峰期,隻是趕上了對他稍微友好一點的規則和時代,就這樣的空間,已經能連續兩年場均32分8助攻:每場12個罰球。
實際上,2001年總決賽第一場他轟下48分,讓湖人當季季後賽唯一一場輸球時……
前面是科比和盧的單防,科比和盧身後是鲨魚坐鎮禁區,自己的隊友一共射進兩個三分球,AI都得到了48分帶隊取勝。
哪位會說,都知道AI要晃人,還愛走右邊,空間那麼窄,怎麼會防不住呢?
鄭屠和魯達打架。鄭屠知道魯達右拳三下就能把他打死,所以,難道他就隻管魯達右拳,不管魯達左拳了嗎?
那魯達一左拳過來怎麼辦呢?
有人的确覺得:
“艾弗森都是右手突,我隻要封艾弗森右手突破就好了——媽呀不對!他怎麼突左手了!”
那麼一個聰明的防守者,就會不停調整站位:
稍微側重防備魯達的右拳,順便照顧他的左拳。
但魯達的右拳太可怕了,幅度太大,速度太快,你隻要不全力堵住他的右邊,就還是會被過。
“我明明側重防他右手了,可他幅度太大,重心太低,變速太快,我還是被硬過了!”
洪七公教郭靖亢龍有悔,能發能收才是高手。
“我知道你右手會突破,我跟着呢——哎不對!怎麼收了!”
當年博阿滕也想跟住梅西的節奏,結果我們都知道了。
胯下運球史上三代革新者,大O第一代,甲蟲哈達威第二代,AI第三代。AI的可怕之處,就在于來回帶重心:你跟得住一次,能跟第二次?總有把你重心晃動,直接走你的時候!
當然,也有聰明人:已經把艾弗森逼到了底線,前後步防他右手突破了。這就算沒有破綻了吧?
但是,下面這個球衆所周知了:防住他右手突了,然而……
艾弗森一輩子浪投,但16尺到23尺的長中投,生涯命中率40%,MVP賽季42%。
慢節奏,窄空間,低比分的絞肉機時代,背後還有個不讓他持球的教練,媒體都還在打壓嘻哈風。
他還是拿了四個得分王。
如果他到今時今日?
隊友投得進三分球了。
寬廣的禁區為他敞開。
教練允許他随時跟人一對一單挑。
他到了33歲還能打滿82場每場42分鐘(!!!)的鐵人體格。
他的rap不再是異端,而是人人追捧的潮流。
他的華麗運球不再被人诟病,而是随時被截取上社交網絡。
各色潮牌設計就不提了。
每天在推上rap跟人嘴炮。
都不用聯盟給他保護哨,隻需要别再針對他。
在那個還偏保守的鐵血時代,他都能紅成那樣,擱現在?
當然,換個角度:如果AI的經曆真是這樣一路爽過來的,感覺又不同了。畢竟這幾年大家也看到:如果數據是靠水漲船高泡沫浮囊起來的,多少會讓人看得提不起勁。
AI之卓越,恰恰因為,他是那一路摔打過來的。
就像2001年季後賽,他的動人,不是因為自己連番40 ,而是一路傷病,一路死扛,一路第七場,對面卡特和雷·阿倫各種創紀錄三分球,對面OK各種居高臨下的強大。
這樣小的體格,這樣大的靈魂。
如果真是一帆風順地,被時代捧着走,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最強烈的光,都是由暗影襯托出來的。
最灼目的個性,都是由碰撞砸出來的。
時來天地皆同力,固然讓人看着爽,但運去英雄不自由,卻依然逆行的架勢,才能讓經曆過的人,念念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