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也就是衛生間、洗手間,有不少别稱,比如我們常聽到的“茅房”、“盥洗室”等等。不同的時期廁所也有不同的别稱,一起來了解“廁所”的各種别稱吧!
(該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1圂
根據現有文獻推測,遠古時期可能沒有單獨的廁所,上廁所是找個空地或是豬圈等方便積攢糞便的地方,與廁所并稱為“圂”。
2井匽
《周禮·天官》中有記載“宮人,掌王之六寝之修,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井匽”就是在路邊挖一個坑的廁所,,又稱“偃”,也是排除污水穢物的水池和水溝。
3溷軒
春秋時期的廁所被稱為“溷軒”。《後漢書·黨锢傳·李膺》中就有記載,“時宛陵大姓羊元羣罷北海郡,臧罪狼藉,郡舍溷軒有奇巧,乃載之以歸。”
4更衣室
在唐代,廁所被稱為“更衣室”。這是因為古代古人有用廁籌作為清潔工具,但廁籌是木條或竹條做的硬物,不能完全擦幹淨,于是古人就在上完廁所後就一并沐浴更衣。
5雪隐
“雪隐”一詞說法比較多。
其一,是唐代時“雪隐”之音與“西淨”相近,“西淨”是佛教用語。“西淨”也叫“西司”、“西厮”等,指西序之人所使用之廁所。“西”是西序也就是西側的意思,如果是東序之人使用的廁所就稱為“東淨”、“東司”、“東厮”等。
其二,是宋代名僧雪窦嘗隐居靈隐寺,擔任淨頭(指清潔廁所)一職後成就道業。靈隐寺淨頭寮之額上,書有“雪隐”二字,有淨潔隐處之意,而“雪隐”也就成了該寺廁所的别稱,後來逐漸稱為禅林廁所的通稱。
“雪隐”一詞日本人沿用至今,不過在國内就很少見了。
6宮廁
清代的廁所稱為“宮廁”。話說在1903年,慈禧太後以谒見西陵為名,度行新造的蘆漢鐵路。蘆漢督辦盛宣懷是個馬屁精,特地準備一輛花車,車内床側有一門,門内有一被稱作“如意桶”的馬桶。桶底貯黃沙,上注水銀,糞落水銀中,無迹無味。外施宮飾絨緞,成一繡墩,可謂奢侈之極。
在古代,廁所的雅稱多用于宮廷、皇族、官僚等等,像是到了清代的皇宮廁所就有“宮廁”一詞;而農家廁所常用茅草遮蔽比較簡陋,所以又有“茅房”、“茅坑”、“茅廁”、“糞坑”等等别稱。
此外,廁所的别稱還有“圊”、“清”、“便所”、“毛司”、“灰圈”、“沃頭”、“舍後”、“溷”、“溷廁”、“廁溷”、“廁屋”、“廁軒”、“窖”等等,《西遊記》中還戲稱廁所為“五谷輪回之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