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呂霖 林敬)“下雨了,過敏患者該嚴重了。”在北京協和專家團一行趕去烏蘭察布市義診的路上,驟雨突至,健康時報記者在大巴車上聽到幾位醫生議論着。
過敏,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疾病之一。近30年間,過敏性疾病患病人數劇增。“過敏的發生一般需要具備兩個條件,即本身是過敏體質和接觸了過敏原”,中國醫師協會變态反應醫師分會會長、北京協和醫院變态反應學系主任尹佳教授說,“現在不曾有過敏經曆,不代表今後不會出現。”
尹佳教授在烏蘭察布實地考察過敏原,這種大籽蒿是當地患者主要過敏原之一。李蔚海/攝
雷暴天氣後,一些過敏患者急性發作可有生命危險“憋氣,躺下就覺得呼吸不通暢。”一位36歲的女性患者說,“鼻炎很多年了,平時還好,一到這個季節就特别難受。今年夏天烏蘭察布雨多,一打雷下雨我的症狀就加重。嚴重時不僅呼吸費力,還咳嗽憋氣。”在北京協和醫院專家團一行到達烏蘭察布後第二天的義診現場,有多位患者主訴這幾天身體尤其難受。
大家普遍認為,經過雷陣雨的沖刷空氣更加幹淨清新,過敏患者應該會好過些。但事實恰好相反!“雷暴天氣後,一些過敏患者的急性發作是可緻死的!”北京協和醫院變态反應科副主任醫師關凱說,澳大利亞等地已有相關研究。三年前,一場晚間的雷陣雨席卷了整個維多利亞州,成千上萬的人因呼吸困難被緊急送醫,最後至少造成九名患者死亡。
“這種雷暴天氣導緻的哮喘急性發作,被稱為雷暴哮喘。”關凱介紹,這些患者其實都是比較典型的夏秋季花粉症患者。“從過敏原檢查來看,患者是對蒿草花粉過敏。”
在内蒙古、山西等北方地區,這種不起眼的蒿草花粉是主要過敏原。每個蒿花粉囊中可含5000以上的花粉粒,質量很輕,大草原的風一吹,患者症狀馬上就出來了。“花粉症會引起患者以變應性結膜炎、鼻炎、哮喘為主的一系列臨床症狀。這位患者鼻炎多年,現在已經有了咳嗽、憋氣等情況發生,控制不好下一步就會進展為哮喘。”
在夏季雷雨天氣裡,這類患者更加危險。關凱解釋,像蒿草這些草類花粉的花粉顆粒中,含有大量的具有變應原性的澱粉微粒,在雷暴發生前,天氣往往炎熱幹燥,這時氣流能讓花粉顆粒上升到雲層底部,而雲底往往空氣潮濕,使花粉顆粒“爆裂”,每個花粉顆粒至少能釋放700個澱粉微粒。
當暴雨來臨時,強冷空氣的下降會将這些足夠小的澱粉微粒重新帶回地面,很容易通過鼻腔進入下呼吸道。而且雷暴時産生的強電場,也能使地面的陽離子釋放出可黏附在花粉顆粒上的電荷,加快其爆裂,釋放出變應原性更強、可在人體上下氣道通行自如的澱粉微粒,造成的危害也更加嚴重。
雷雨後爆裂的花粉微粒不僅會引起哮喘患者發病,或也可引起那些花粉症的非哮喘患者産生咳嗽、呼吸困難、喘息、喉頭水腫等症狀,甚至休克或死亡。
前面提到的這位患者,情況還沒這樣嚴重,但她已經有從鼻炎發展到哮喘的迹象了,需要進行對症治療控制病情。但因抗炎藥物治療雖可控制過敏反應引發的炎症,卻不能影響過敏性疾病的進程,所以這類患者還需要進行過敏原特異性免疫治療,“這是已經證實的惟一有可能改變過敏性疾病自然進程的治療方法。”關凱說。
烏蘭察布義診現場,過敏患者趕來就診。李蔚海/攝
近一半夏秋季花粉症患者可在9年内發展為哮喘“我高度懷疑你已經哮喘了。”尹佳教授看着患者一周前做的檢查單說,“再去做一下肺功能檢查,做兩次;第一次後噴藥,等20分鐘再做一次。”果不其然,檢查結果出來後,這位20歲出頭的小夥子真的有哮喘。
“癢”是這位秋季花粉症患者描述發病時最常用的詞。“眼睛癢、鼻子癢,連舌頭、牙龈都癢,到了這個季節都癢得難受。之前看的是皮膚科,查了過敏原,也抹了外用的藥。可去年又發現,夏天的晚上開始喘了,而且總是難以入睡,但一直沒有檢查出來是哮喘。”
尹佳教授拿着患者重新做的兩次肺功能檢查單說,這位患者的哮喘之所以此前沒有被診斷出來,是因為他第一次檢查的結果是在正常值範圍的低值,沒有經驗的醫生會忽略。這時再讓患者進行一下舒張試驗,才會把哮喘給揪出來。
肺功能檢查中的舒張試驗,是患者在第一次肺功能測定後,吸入支氣管舒張劑沙丁胺醇,20分鐘後再重複測定肺功能。如果檢查結果顯示,FEV1(第1秒用力呼出容積)增加,并與用藥前相比改善率大于或等于12%,且絕對值增加200毫升或以上,則判斷結果為陽性,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氣道阻塞。
這位患者在第二次檢查後FEV1的改善率已達12%,尹佳教授用筆圈出這一數值指給小夥子看,“你已經有季節性過敏性哮喘了。”如果他沒有進行支氣管舒張試驗這項常用于協助診斷哮喘的檢查,不這麼早地發現哮喘,未來症狀肯定會加重,發作時甚至會需要急診靜脈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
“有近一半夏秋季花粉症患者可在9年内發展為哮喘。”此前尹佳教授帶領的協和醫院變态反應團隊研究發現,夏秋季花粉誘發鼻炎和哮喘的高發年齡段分别為15~34歲和25~44歲。在調查的1096例夏秋季花粉誘發的過敏性鼻炎患者中,發現有53%合并季節性哮喘,其中37%在鼻炎發作後5年内、47%在9年内會發展為季節性哮喘。夏秋季花粉誘發的哮喘,臨床症狀主要為發作性的咳嗽、憋氣、喘息,嚴重的患者夜間不能平卧入睡,而且活動時會加重。
記者在烏蘭察布義診現場了解到,在協和專家團隊來到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之前,醫護人員基本不知曉面對這些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患者,肺功能檢查有些情況下需要做兩次才會有更準确的診斷。尹佳教授也表示,目前并不是所有臨床醫生都了解夏秋季花粉可引起嚴重哮喘,還有很多患者在這個季節發作頻繁,被誤診為感染性哮喘,誤用了大量抗生素。
尹佳教授在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為患者診療。健康時報記者呂霖/攝
人類幾乎可以對任何食物過敏,地區個體差異較大“以前沒有鼻炎,但到北京後,每年春秋季都會不斷地打噴嚏、流鼻涕,是身體免疫力改變了嗎?”面對記者的疑惑,北京協和醫院變态反應科常務副主任王良錄教授解釋說,這其實是誤解。記者此時出現症狀最大的誘因是恰巧在北京碰上了過敏原,并不是身體免疫力改變了。“現在很多老人到異地幫子女帶孩子後出現過敏,也是這個道理。”
比如說,“對青黴素過敏的人如果出生在清代,一生都不會出現過敏的症狀,因為當時青黴素還沒有被發明出來,他沒有可能碰到這個過敏原”。
過敏就是這樣,存在很強的個體差異,隻要跟自己匹配的過敏原相遇,就會發生過敏。總體來說,人類幾乎可以對任何食物過敏。據統計,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包括:雞蛋、牛奶、花生、堅果、魚類、貝類、大豆和小麥,這8種食物過敏原大約占到了總體反應數的90%。
在不同的國家與地區,導緻食物嚴重過敏反應的誘因已經有了一些明确的結論,比如歐洲最主要的食物過敏原是牛奶;美國食物過敏原主要是花生。
而亞洲,這方面的研究比較少,新加坡食物過敏原有學者認為是燕窩。“一位新加坡的學者就曾問我,在中國燕窩過敏的患者多嗎?”王良錄教授說,“我說不多,甚至可以說沒見過,看着他詫異的眼神,我又補充到,一輩子都沒吃過怎麼會過敏呢?”
對于中國人最主要的食物過敏原是什麼?尹佳教授團隊曾得出一個重磅級的結論:國人過敏性休克的罪魁禍首是小麥加運動!這種病在醫學上被稱之為“小麥依賴運動誘發的過敏性休克”。該研究論文發表在《亞洲臨床免疫與變态反應雜志》上。“患者并不需要恐慌”,尹佳教授提醒,患者在食入面食後6小時内禁止運動一般來說就不會發病。
避免食用緻敏食物以防發病和急診搶救是目前對付食物過敏唯一的途徑。“許多家長得知孩子對食物過敏,焦慮地痛哭流涕,實際上大可不必”,尹佳教授介紹,“食物過敏在我國尚處于知識真空期。由于部分醫生經驗不足,選擇的診斷方法不當,存在過度診斷的傾向,給部分誤診兒童及家庭帶來不必要的恐懼和焦慮”。
比如,人們常把進食後腹脹、腹痛、泛酸、心慌、頭痛等不适症狀都一股腦兒地算在了食物過敏上,可實際上,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真正的過敏。近期一項針對約4萬名美國成年人的問卷調查表明,在人們自以為的食物過敏中,隻有五分之一到一半才是真正的過敏。
北京協和醫院變态反應科王子熹醫生介紹,真正的食物過敏是機體的免疫系統對食物蛋白質的一種異常反應,而常見的食物不良反應不涉及免疫系統,它更準确地稱應該是“食物不耐受”,比如乳糖不耐症的主要症狀是進食牛奶後的腹脹、腹部不适和腹瀉。這類患者并不需要進行食物過敏原的檢查,也不需要完全戒斷乳制品,隻需要進食無乳糖制品就可以了。此外,有些不良反應也可能是食物含有某些化學物質而具有藥理作用、毒性作用。
“很多孩子檢測後發現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可能是診斷方法不正确,”王良錄教授提醒,國際上公認的正确診斷方法包括:皮膚試驗、特異性IgE監測、食物激發試驗,并需要結合病史分析,不推薦采用食物過敏原特異性lgG檢測方法。
醫護人員進行過敏原檢測。李蔚海/攝
醫生界的福爾摩斯專揪過敏原在擠滿了過敏患者的就診人群中,戴着口罩的小朋友特别引人注意。從當天義診情況來看,近一半的患者是兒童,三歲、五歲、十歲、十一歲……一個孩子過敏全家跟着折騰。
義診現場的小患者。李蔚海/攝
“我差一點就給孩子吃小粉末了。”一位五歲患兒的媽媽說,8月之後,孩子鼻癢、鼻塞嚴重,眼睛紅紅腫腫的也特别癢。八歲的大兒子也是這樣,一家四口除了媽媽,到了這個季節都不好過。前些天,孩子到了晚上根本睡不着覺,一直哭鬧。“孩子他爸說,不行就吃一點吧,能讓孩子好受些。但我覺得,能這麼快就見效的藥物,怕不是勾兌的什麼激素。孩子還這麼小,不能亂吃啊。”患兒媽媽說。
據了解,這種“小粉末”在當地很多藥店都能買到,号稱是中藥的,就裝在塑料袋裡賣,也沒有什麼包裝和說明。“非常好使,特别是到了這個季節,很多人難受得挨不過去都會吃。”
尹佳教授對這種“小粉末”并不陌生,在趕來烏蘭察布之前,就有一位去北京協和醫院就診的當地患者,把這種藥帶到了尹佳教授面前。“因為他們不知道過敏了究竟該看哪個科、該怎麼治,才會在症狀發作時找這些東西來救急。”尹佳教授說。
的确,這些過敏患者可能會因表現出的不同症狀,而就診于皮膚科、呼吸科、耳鼻喉科、消化科、兒科、眼科等不同科室。一些地方醫院并沒有成立專治這些過敏的變态反應科(過敏科),不僅患者就診困難,明确診斷和治療也困難重重。
變态反應科醫生50%的工作和任務就是在幫患者分析、查找過敏原。于是有人形象地稱我們為醫生界的福爾摩斯,專門破案的。要做到精準的診斷,最關鍵的就是一招制敵,揪出過敏原。
來門診的患者,協和變态反應科的醫生們都會一一詢問過往病史、具體症狀、生活習慣,比如每次犯病時的環境、情景,家裡是否養貓狗,空氣質量、濕度、衛生情況等。
他們一緻認為:要查清過敏原,最需要且最直接有效的還是過敏原制劑。醫生通過過敏原制劑查找到過敏原後,再将其按劑量由少到多,分多次注入患者皮下,就能使患者對該過敏原産生耐受力,這就是脫敏治療,一般經過1~2年脫敏治療後會起效,整體療程要經過3~5年才能保證基本不複發。
為了更好地幫助外地過敏性疾病患者,北京協和醫院變态反應科醫生團隊從去年起就在夏秋季花粉播散高峰季節深入“重災區”進行現場調研。尹佳教授坦言,“是烏蘭察布的患者吸引我來的。”每年都有大量的當地患者到協和醫院看過敏。“希望通過此活動,能幫助當地政府、醫生和患者正确認識過敏性疾病,以及免疫治療等具體防治知識。”
目前,全國過敏性疾病患者數以億計,但擁有專業資質的變态反應專科醫生僅有200人左右。未來,尹佳教授也将帶領協和醫院變态反應專科醫生團隊持續幫扶地方醫院逐步建立起變态反應科的專科隊伍,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有效診療。
編輯:步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