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10月以來,豬價迎來了一波久違的上漲行情,生豬價格漲幅接近50%。但是當前仍處于豬價下跌大周期,生豬種源産能寬松局面并未改變,擺在養豬業面前的首要問題,仍然是如何降本增效。
豬價劇烈波動的原因
10月25日,據搜豬網監測數據顯示,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15.52元/公斤,較前一日的14.63元/公斤上漲了0.89元/公斤,單日漲幅6.08%;較去年同期的29.42元/公斤下跌了13.9元/公斤,同比跌幅47.25%。
從罕見的高點,到今年的低點,中國豬價正在經曆一輪超級“豬周期”。布瑞克農業數據顯示,從2018年01月02日至2021年10月25日,全國豬價最小值為9.76元/公斤,最大值為40.97元/千克,均值為21.73元/公斤。在這一時間段内,生豬養殖利潤最小值為-1333.76元/頭,最大值為3244.43元/頭,均值為509.4元/頭。
10月21日召開的2021中國農牧産業(衍生品)大會生豬論壇暨首屆中國生豬交易大會上,牧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首席戰略官秦軍稱,盡管作為大宗農産品,生豬價格出現波動是正常現象,但放到全球範圍來看,中國生豬價格出現這麼大幅度的波動,是獨一無二的。
之所以如此,他認為,原因有兩個。
一是行業集中度不高。以2018年生豬飼養規模場(戶)數占比為例,年出欄大于1000頭的場(戶)占比,丹麥為69.6%,荷蘭為51.2%,法國為24.3%,德國為19.3%,英國為13.8%,西班牙為13.7%。然而,中國隻有0.2%。
在美國,2018年前十大養豬公司的母豬存欄,占全國45%左右。在中國,經過這些年的快速發展,前十大養豬企業的市占率在2020年才超過12%。
秦軍說,分散的生産者群體龐大,從主觀意願上出發,都希望避免豬價波動給生産經營造成影響,但是這種努力最終變成順周期行為,也就是“追漲殺跌”。
二是豬肉消費結構。在美國,肉食消費以火腿、香腸等加工肉為主,鮮肉占比較低;鮮肉消費在肉食品消費中的占比僅為9%。但在中國,肉食消費以鮮肉為主。其中,熱鮮肉在消費中占據主導地位,占比達到65%。冷鮮肉隻有10%。
秦軍提到,本輪超級“豬周期”按下了行業的“加速鍵”,比如集中度快速提升、産業鍊一體化、成本分布不規則等。
關于成本分布不規則,指的是現在的規模養殖企業,養豬成本在18~20元/公斤,甚至更高,而散戶的成本維持在14~15元/公斤的水平,完全不同于非洲豬瘟之前的情況,這引發行業困惑。
秦軍解釋稱,這種狀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利潤所帶來的行業快速擴張,從而引發管理效率上的損失,這隻是階段性現象;再加上裝備的升級、管理的提升、人才梯隊的建立,這也是整個行業必須要付的學費,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2020年9月24日,在開原市慶雲堡鎮後施家堡村,立軍生豬養殖廠飼養員在給生豬投喂飼料。新華社。
養豬業如何降本增效?
豬價波動帶來豬企收入的波動,尤其是在豬價快速下降階段,由于規模廠有資金優勢不願意減産,小散戶有成本優勢也更能抗低豬價,導緻本輪去産能速度變慢,底部時間可能拉長,這給養豬企業帶來挑戰。
農信互聯首席分析師夏晨豐認為,短期來看,未來非洲豬瘟對生産的直接影響大幅減弱,母豬結構也将用效率彌補淘汰,進口豬肉将随豬價下跌而減少等。長期來看,2021年生豬供給略低于常态水平,2022年供給加速;豬肉進口量保持高位;豬肉消費難以完全恢複;豬周期不會消失,時間延長,2022年供需更加寬松。
在豬價下行周期中,近期豬價有所回暖,但是整體還是處于成本線之下。無論何時,低成本養豬能力都是豬場發展的核心。
在日前召開的第十屆李曼中國養豬大會上,揚翔養豬事業部總裁張從林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我們控制不了豬價,但我們可以控制養豬成本。”
他說,當前養豬行業的現狀是豬多、價低、成本高和虧損。低成本生産是保證養豬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養豬成本的控制将會成為決定豬場生死存亡的關鍵因素。”
如何降低養豬成本?張從林建議,通過兩個路徑實現,一是從飼料、降低母豬死淘率等方面降低直接成本,二是從母豬分娩率、窩均産健仔數等指标着手,實現多生、少死、快長。
秀博基因董事長李家連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中國養豬業當前受到非洲豬瘟和新冠疫情以及豬周期等的影響,不确定性增大。在中國生豬産業從“量的積累”向“質的提升”轉變的過程中,良種繁育體系受到沖擊,優良種豬資源短缺、疾病風險加大、種豬性能提升需求強烈。
他認為,當前養豬業需要“改種換代”,淘汰低效産能母豬以減少資金流失,保留中堅産能種母豬來穩固養殖體系。
在降本增效的過程中,養豬企業應審時度勢,不斷加強與新興互聯網、智能化服務行業的緊密合作,破解“豬周期”問題。
武漢金龍集團董事長雷賢忠稱,養豬智能化及互聯網技術使用可能為豬企增加新的發展機會,年出欄5-10萬頭的适度規模豬場,進行數智化升級性價比更高。
農信互聯集團董事長薛素文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在豬價震動期,豬企續命的關鍵能力是持續的現金流供應。提升豬企的數智競争力,是獲取經營性、債務性、股權性現金流的基礎,從人治到數治是下一代企業管理的核心理念,是豬企決勝下一周期的分水嶺。要從根本上提升數智競争力,大企業或許可以投巨資重新規劃,對中小企業而言,擁抱成熟的産業數智生态平台,是當前最穩妥的解決方案。
清華互聯網産業研究院秘書長蔣任重稱,農業産業互聯網是産業互聯網的最後一片藍海,未來數據化和智能化的價值,最終落腳點是實體,農牧業的數智化必然是一片藍海。在建設農業産業互聯網的過程中,應遵循“對内數字化管理實現降本增效,對外實現産業鍊協同作業提升整體效能”的原則。
中國農業大學MBA中心主任付文閣認為,從原料、銷售價格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天氣變化、疫情、産業周期等因素的影響,農牧行業正成為一個高風險行業。他建議,高度重視風險管控,建立風控體系,培養風控人才,尤其是大力推進農牧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體系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