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成語解讀?出自《戰國策·燕策》的成語“鹬蚌相争”,沒想到在兩千年後卻引來了“争議”這幾天,一位小學生對這個成語的質疑引發了一場教育争論,焦點直指這樣的質疑是有利于培養創新思維還是鑽牛角尖,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四年級成語解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四年級成語解讀
出自《戰國策·燕策》的成語“鹬蚌相争”,沒想到在兩千年後卻引來了“争議”。這幾天,一位小學生對這個成語的質疑引發了一場教育争論,焦點直指這樣的質疑是有利于培養創新思維還是鑽牛角尖。
近日,家住重慶市的李女士被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的侄兒小黃問道:“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住了,那麼,它們是怎麼開口說話的?”李女士一時語塞,查了資料也無法圓滿解釋,遂将此問題發至朋友圈。
鹬蚌相争的故事人們早已耳熟能詳。《戰國策·燕策》記載,辯士蘇代借用民間流傳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趙燕相持會給兩國都帶來禍害,從而阻止了趙國攻打燕國。李女士和小黃同學的語文老師也反複告訴他,這個成語是要告訴人們,在各種紛亂複雜的矛盾鬥争中,如果對立的雙方争持不下,結果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但是,小黃就是要追問:“到底是《戰國策》裡這個故事是瞎編的,還是裡面的趙惠王太傻了?”
對于小黃的質疑,他的語文老師和部分網民都認為,孩子的這種質疑精神其實就是一種批判性思維的體現,需要認真加以保護和鼓勵,創新離不開質疑和挑戰。但也有人提出,懷疑一切、否定一切并非基礎教育的本義,特别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首先是要學好傳統經典,沒有足夠知識積澱的質疑都是胡思亂想。
近年來,類似小黃同學這樣的“質疑”,每每都會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例如,福州一名小學生提出,課文《後羿射日》存在“錯誤”,既然太陽把河水都曬幹了,後面怎麼又說後羿“蹚過九十九條大河”?這個問題一經提出便引起了人們的熱烈讨論。人民教育出版社不得不做出回應:“蹚”字确實用得不是很恰當,再版時,編寫組會聯系上下文對文章進行修改。然而,質疑鹬蚌相争的小黃同學顯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雖然此事也引來當地教材編寫部門的重視,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基礎教育分社表示,鹬蚌相争的古文出處就是這麼記載的,沒必要更改教材。
上海市寶山區少科站生物特級教師劉國璋說,從創新角度來說,孩子們能對問題提出大膽的質疑,這樣的批判性思維肯定是要鼓勵的,這也是日常學科教育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但是,教師也必須引導學生,批判是要有能力的,不具備一定的能力怎麼批判别人、怎麼能真正辨别出其他事物的對和錯?鹬蚌相争是一則寓言,是拟人化的。鹬為水濱鳥類,屬于脊椎動物,蚌是軟體動物,這是兩種不同等級的動物。而且,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發現,活的蚌隻要稍微受到一點外來刺激就會條件反射地合攏起來。其實,這個故事就是要告訴人們團結起來的道理。
楊浦區教育學院高中語文教研員王玮表示,成語具有傳承性和穩定性,對成語的理解也是約定俗成的。小黃同學對“鹬蚌相争”質疑的個案也提醒語文教師們,既要堅守成語的恒定性,同時又要尊重學生的思維發展,倡導語文教學開放性。做到二者的平衡,不僅對語文學習有利,而且還能使以成語等為代表的漢文化得以更好的傳承。(記者 王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