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手”,是如何形成的?
“鼠标手”,臨床上稱為腕管綜合征。腕管,顧名思義,可以理解成腕部的一個管道,好比穿行在我們手腕中的地鐵隧道,8塊腕骨組成了地基及鐵軌,腕橫韌帶形成了地鐵頂篷,中間建有10條軌道——包括9條肌腱以及1條正中神經。
腕部的結構示意圖正中神經擁有對感覺與運動的雙重支配功能。首先,它掌管着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一側的感覺,即我們常說的“三個半手指”(上圖右上角紅色部分);其次,它能支配大魚際肌(即拇指下面連着的那一大團肌肉)的動作,從而幫助拇指靈活運動,還可與其他手指完美協作,完成較為複雜的動作。反複勞損和不良姿勢,使腕橫韌帶增厚,腕管内滑液積聚,腕管容積變小,導緻原本窄小的腕管顯得更加擁擠。正中神經因為受壓,所支配的“三個半手指”會出現麻木、疼痛、動作不靈活等症狀,嚴重時感覺會消失。同時,手指運動減弱,相關運動感覺費力,嚴重時,所支配的“三個半手指”的活動能力都會喪失。腕管綜合征多發生于30~60歲人群,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3倍。長期使用電腦、手機的人群,以及需要大量活動雙手的職業人群,由于需要頻繁使用雙手、導緻腕管内壓增高,因此是腕管綜合征的易感人群,如鋼琴師、教師、記者、程序員、編輯、設計者、礦工、裝配工、運動員等。
有迹可循,認清3個“标志”症狀
“鼠标手”的病程可分為早、中、晚期,不同分期有不同的标志性症狀。早期,以酸脹,壓痛為特點。如果用鼠标時手腕沒有明顯的感覺,停止工作幾個小時後,手腕反而出現酸麻、脹痛的症狀,這有可能是“鼠标手”早期的表現;此時将手張開,掌心盡量向前上繃緊,然後用另一隻手拇指用力按壓手腕中央三十秒,如果出現疼痛、麻木、酸脹的感覺較為明顯,那很有可能就是“鼠标手”了。中期,感覺異常加重。大拇指、食指以及中指時常麻木、疼痛或者有腫脹感,甚至對冷熱感覺缺失,有時夜間睡覺時會因為酸脹疼痛而驚醒。 後期以無力感為主。主要是拇指、食指、中指的無力,抓握物體時可出現困難,疼痛嚴重者可放射到肘、肩部。症狀夜間或清晨加重,活動及甩手後減輕。病程久者可見手掌魚際肌群萎縮、癱瘓。
03
3級治療,拯救“鼠标手”
“鼠标手”危害這麼大,我們到底要如何拯救它呢?根據分期,“鼠标手”的治療分為三級:
第一級保守治療
此階段,避免勞損是一切治療的基礎。此外,可佩戴腕部支具制動,理療(激光、超聲波、超短波、中頻電療),外敷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等快速消炎鎮痛,或者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物。
第二級腕管封閉治療
糖皮質激素封閉注射,也就是所謂的“封閉”。打封閉的優勢在于:抗炎消腫作用強,打破炎症、水腫、壓迫的惡性循環,有望治愈。然而,這種治療也有它的弊端:有可能出現感染和肌腱壞死。
第三級手術治療
對于病程較長、局部症狀明顯、長期反複發作、非手術治療無效的患者,可采用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方法是微創和開放手術,後者可通過切開腕部韌帶行腕管減壓。
04
8字幹貨,預防“鼠标手”
防患于未然,“鼠标手”重在預防,我們為大家準備了8字幹貨:
正确坐姿
經常使用電腦的人,平時應養成良好的坐姿,并将鍵盤放在身體正前方中央位置,鍵盤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時的肘部高度。
注意休息
手及腕部勞動強度大時,應注意勞動間期休息,防止腕部正中神經持續性受壓;在勞動前和勞動後放松腕部,充分活動腕關節,也有助于防止腕管綜合征的發生。腕管綜合征患者經過治療後如症狀緩解,要避免長時間進行手、腕強度較大的活動,要注意防止疾病複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