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在哪裡?是在腰、腰隙、丹田、腰椎、還是腰子?以哪個為主?
說的好籠統!後人好迷惑啊!!!
腰部很寬泛的,許多名家、大師、高手的腰好大、好粗的!
到底在哪裡?還是在腰胯?。。。。。。
太極拳的核心是太極内功,就内功而言,腰部的丹田是最重要的部位,是内氣生發的源頭,無論曆代宗師的理論,還是現實的經驗,都證明了這一點。
同時,就整個人體而言,腰椎是一身之主宰,是轉動之軸,如果腰有問題,身體就變成兩截,無法形成整體力量。
并且,腰部還有腎髒、胯等與太極拳有重要關系的部位。
因此,各種說法應該指的是整個腰部,其中最關鍵的是丹田。
太極拳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無數愛好者為之不斷探索。
現在,我們不必去看它外在的複雜軌迹,而是直接進入它的核心——腰隙命門處。
腰胯相連處,是人體重心所在,是人體平衡的關鍵之處。人體中線在運動中隻要不超過帶脈一圈臨界範圍,人體就能保持本身的動态平衡。
在對抗中的借力平衡是指受力運動中,自身超出了帶脈一圈處于不穩定狀态時,通過借對方一點點摩擦力而自身中線回到帶脈一圈範圍内,就如站在開動的公共汽車中稍稍扶一下穩固物自身就保持了平衡一樣。
腰隙與丹田如何統一呢?腰隙與丹田處于同一水平面,腰隙靠後,是先天氣之本,丹田靠前,是後天氣之本,統一的方法是腰隙為開,丹田為合。
同時,随着腳下的前踩後蹬,腰胯瞬間拉開的一搖一抖,丹田如汽球般一合一壓一放,彈性十足,即可整體爆發。發勁時,勁則從腳下傳來,經過各個關節的傳遞,一下子就從手上輕松發出,通體舒暢。
下面介紹具體方法如下:一、腰軸正骨
腰胯的訓練應圍繞脊椎的橫開入手,脊椎中心在腰椎,而腰椎生理彎曲不利于其作為主軸的軸承功能,試想圍繞彎曲軸承旋轉肯定是晃蕩的。所以讓腰椎正骨豎立就成了拳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腰軸正骨的特點:
1.能帶動肩胯的順利旋轉。旋轉才能增加身體的穩定性,如陀螺下面的錐尖根本不能穩定重心,但一抽陀螺旋轉就平穩如水了。
2.能讓身體繞軸旋轉,成八面支撐之勢。單單是周身僵态掤架,是不能八面支撐的。
3.可使肌肉松松地附在骨骼上,利于毛細血管的流通。如此,通過旋轉離心力把心髒血液順利甩向四梢,減輕了心髒的壓力,這是最好的養生運動。
4.能使其形圓,形圓則氣順。
5.腰軸正骨後,化勁時,肩胯散開繞軸回旋;發勁時,肩胯聚合繞軸螺旋。可前後左右移動重心,作自主性平衡的調節。同時配合含胸拔背,身弓撐起,能使我們氣沉丹田,下重上輕,勢如不倒翁。
訓練方法:腰椎正骨的好方法應是塌腰突腎,即讓腰椎後掤以填平腰椎生理彎曲。
在樁功的訓練中就有以塌腰突腎為中心作六面膨脹的呼吸,即“腰骨呼吸一氣泓”。正确的腰椎正直要領應是後背、後臀、後腳跟貼牆站樁,作腰椎正骨的六面呼吸。在此狀态下,腰椎則會達到正骨為軸的要求。
另外,“虛坐高凳法”也是調節腰椎生理彎曲的好方法。具體方法:坐在一微低于自己臀部的高凳上,似坐非坐,不要坐實,體重均勻放在兩腳與臀部三點之間。此時就是處于松胯、塌腰、提小腹的狀态,用手摸後腰處的彎曲是填平的。
塌腰與松胯是配合着同時做到的,腰椎塌腰正骨後,接下來就是對開腰的訓練。方法是通過“橫開豎合”來達到開腰的目的。
二、開腰訓練這裡特别提到的是橫開雙腰肌是最為重要的,也是最為困難的一部分工作.
人體體重下傳與反向支撐力都集中在腰部,所以形成了人體腰椎的生理彎曲,這個生理彎曲是由于人體長期直立行走而形成的,但太極内勁的上下傳導,在此處就由于這個生理彎曲而使内動的上下通路斷掉了,所以太極拳提出了塌腰、突腎的要領,即讓腰椎拉開後掤、雙腎抽換突出,以此連通内勁上下傳導.
可以說塌腰、突腎是太極拳的一個核心秘密,但真正要做到塌腰突腎,就必須要有橫開雙腰肌的基本功架,否則雙腰肌與腰椎長期堆積在一塊的穩固生理結構,将阻礙拳功的進一步深入。
具體步驟:
1.收腮拔頂。凸鼓後頸兩筋之間啞門穴。此是副交感神經之處。後腦兩筋騰起。
以顱頸部骨骼肌的左右、上下、前後的對立平衡,來帶動橫膈與縱膈的對立平衡。
2.裹肘開肩。凸鼓腋下兩窩。肘部勁向下、向側、向前如盤中滾珠,以此帶動脊椎兩旁肌的橫拉縱隔(橫開),引起橫隔下降(豎合)。
3.扭根抽胯。凸鼓兩膝窩、兩腰窩。
兩腰之間為命門,是交感神經之處。兩腳後跟對稱向兩側旋輾,以此拉開雙腎腰肌。引起以腰椎命門為重心的收放如“∞”循環的背絲扣開合,帶動周身收放的“∞”循環的橫開豎合,此法要求雙後腳跟橫開,由下至上、由内至外,進行開胯、開腰、開肩的運動,拉開腳踝關節韌帶肌腱,拉開胯關節間的空間,拉開雙腰肌腱,拉開肩關節的空間而使鎖骨平展而放。
功深時脊椎兩邊的肌腱鼓起,脊椎骨凸出在兩邊肌腱之外。
開腰是比開胯更深入的功法,也是更困難的運動,但又是最重要的要領之一,學者不可忽視之。
通過橫開脊椎兩邊肌腱,不僅鍛煉了脊椎兩邊肌腱,而且把脊椎内在空間拉大,更有利于内在脊髓的神經傳導功能,而脊髓的植物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屬陽,興奮的功能)與副交感神經(屬陰,抑制的功能),是參與本能運動反應的神經系統。即運動反應直接由脊髓神經反饋而不通過大腦的思考,武術運動中一通過大腦思考後的反應就慢了一大拍,是視反應速度為生命的拳家之大忌。
最後一起來說說,開胯有多重要?
諸多太極拳理論中,對于太極拳中胯的問題曆來強調不多,對胯的重要性也鮮有提及,往往籠統稱之為“腰際”、“腰裆”、“腰隙”或者“腰胯”。即便如此,也是強調“腰”的作用,對胯幾乎忽略不提。
其實,這是太極拳修煉的一大誤區,這裡,我們首先要理清一個概念:
腰胯的“腰”是指人類身體臀上肋下中間部分,而“胯”是指人類骨骼的一部分,即胯骨,它是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由髂骨、坐骨和恥骨組成,統稱為髋骨。因此,腰和胯是人體兩個不同部位的稱謂,其含義也不同。腰體現在外,而胯則隐藏于内。
正因為胯的隐蔽性,前人在闡述太極拳要求時往往對其不詳細說或者說不清。但是太極拳真正發勁打人力量的來源就是胯骨。所以,拳師界有“傳拳不傳胯”一說,将胯的練法和用法當作珍貴的看家功夫,不輕易傳人。
胯的重要性體現在王宗嶽《十三勢行功歌》中。它的頭一句“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中的“腰隙”,就是指胯的部位。
對于“腰隙”的理解很多人解釋為“命門”,比如沈壽先生說,“腰隙,腰部孔穴,這裡指腰之後部第二、三腰椎之間的‘命門’穴位”。也有人認為“腰隙”是“丹田”,比如馮志強先生說:“所謂命意源頭在腰隙,是指意氣之源在丹田,腰隙即丹田。”
筆者對“命門說”和“丹田說”均不能苟同。丹田說與人體構造不符,命門說有一定道理,但也解釋不了“隙”。“隙”是縫,是裂縫,很細很小的縫。從人體骨骼結構上說,腰隙是指腰椎與胯骨的契合處,筆者稱之為榫頭處,這符合“隙”的含義。
筆者結合自己練拳體會認為,此處輕微的變換不僅是重心的轉換或調整,而且是發勁的源泉的變化。
比如我捋對方左手,自己重心不能在右腿,而應在左腿,這就要求右胯走弧形向左胯轉化,看似重心在右,實則在左:對方見被捋将要前傾失勢回撤時,我正好胯已移向左邊,即可順勁蹉步向前方放勁。這樣勁整威力大。太極拳架及推手中腰胯間隙轉化比比皆是。
太極拳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就是不斷轉化或調整自己重心,而撥動、控制對方重心,轉換、調整、發放全在腰隙,主要是胯骨,以故“命意源頭在腰隙”也!
王宗嶽時代中國還沒有人體解剖學,人們對人體骨骼結構不了解,所以,王宗嶽隻能根據中醫學的理解來解釋胯的作用,運用了“腰隙”一詞,應該說是準确的。
設想,王宗嶽如果是指“命門”或“丹田”,他完全可以直接用這兩個詞。因為“命門”和“丹田”不僅是中醫人體兩個重要穴位,而且在中國武術中是最普遍、最具重要性的練功用詞,王宗嶽在指導人們練習太極拳的《十三勢行功歌》裡不會故弄玄虛地造出“腰隙”一詞,正是因為“命門”、“丹田”無法正确表達胯的含義,王宗嶽才想到以“腰隙”來說明,可謂用心良苦啊!
太極拳的發勁源自胯骨,再由胯骨帶動脊骨,進而帶動四肢筋骨發勁,即所謂“節節貫通”是也!從這個意義上說,太極拳發的是“筋骨勁”。以筋骨發力,是太極拳不同于其他拳術之處。其他拳術,都以肌肉發力見長,所以練西洋拳者大多肌肉發達。
我們在練習、教授太極拳時。一再要求“用意不用力”。而這個“用意不用力”既不怎麼好理解,也多引起争論。如果我們換一種說法,叫“用骨不用(肌)肉”。是否令人更加明白呢?
因為太極拳要求我們以超乎正常的訓練方式,細緻深入地控制到骨骼。
我們常說“太極處處都是手”,是這樣嗎?當然是!隻要我們能夠控制自己周身每節骨頭,無論對方碰到我們身上任何部位,我們都能立即就在該部位進行化解、反擊,就能做到“渾身都是手”,所謂“全身是手手非手”也!
既然胯骨如此重要,那如何練胯?首先要學會開胯,将胯根打開,以使胯關節松開。陳鑫說,“裆勁要開,要虛,裆開然後心氣發動”,裆開就是指“兩大腿根要開”。我們知道,腰部的左右旋轉和腿部的虛實轉換,是靠胯關節的松活來完成的,如果兩個胯關節不打開,而是死頂住骨盆,腰也起不到車軸轉動的作用。
“開胯”的要求,一般有兩層意思:
一是機械性開胯。每天要拉胯、壓胯,有正壓、側壓等,再就是拉大馬步。兩膝蓋螺旋外展、平面旋轉,以使大腿根部産生拉力。這樣練習一段時間,可使胯關節和肌肉拉開變長,具有一定韌性。
二是内功性開胯。在機械性開胯基礎上,通過意念,兩膝先外展後微微内合,胯根松開,用意念引導胯骨部位收束、開放、旋轉、整合起來,帶動全身骨骼運動。比如,在盤架子中做陳式太極拳單鞭勢、斜形拗步勢、前膛拗步勢時,右(左)膝外展旋轉,以身領手,丹田運轉,勢子結束時兩膝微微内合,使胯撐開,上下相随,外形如城牆之拱門,達到了“胯撐裆圓”的要求。這裡還要注意一個問題,胯開不是胯岔、胯撇、兩腿岔開越大越好,要求的是内開而不是兩腿外形的撇、岔。
“
我們應記住陳鑫的話:“裆開不在大小,即一絲之微亦算得開。蓋心意一開,裆即開矣。腿雖岔三尺寬,不開仍然不開,是在學拳者細心參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