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修行
顧名思義,修正自己思想品行的偏差之處。
長久以來,很多人都認為吃齋念佛、參禅打坐、隐居誦經才是修行,其實這是理解方向上的錯誤。當然,并非是說這些方法不對,通過這種方式同樣可以讓自己的内心清靜,排除雜念。但是有一點需要弄清楚,它們隻是修行的一種方法,而不是修行的目的。
單獨采用這種遠離世俗的方式修行有很大的局限性。獨處時的個人修行也有同樣的問題。
畢竟,不是人人都可以遠離世俗的,我們絕大部份的人都要在世俗中終其一生。
所以,僅僅采用以上方式修行,雖然會有很大進步,但是在回到現實生活中時,往往又恢複以前的狀态,悟到的東西全無用武之地,仍然無法有效的應對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王陽明強調“功夫須從事上磨”的原因。
修行修的是什麼?
傳統說法叫修心,這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對于常人來說,此心是何心呢?不知此心為何物,又往哪兒去修呢?
比較普遍的認知,是把此心看作内心。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内心變得強大。
這又是一個容易讓常人無法理解且不知從何處着手的觀念。
世人都知道在内心深處有着巨大的力量,那麼,修行的目的是讓内心變得強大還是讓内心本來的力量展現出來呢?
很明顯,讓内心強大并不是給它注射一劑強心針那麼簡單。讓它以本然的狀态出現在自己的生活當中才是修行的真正價值。
弄清楚這個概念,修行才能有的放矢。
那麼,既然每個人的内心深處都擁有巨大的力量,為什麼平時不能運用到生活中去呢?
一定是有什麼東西阻礙了它。
佛學對于蒙蔽内心的因素稱之為“妄念”,道家對這些因素稱之為“可欲”。還有許多類似的同義稱呼在此不一一列舉。
妄念在哪裡産生的?欲望又是在哪裡産生的?不弄清這個問題,修行依然是盲人摸象。
有人說,心生雜念,所以妄念在内心産生;有人說,利欲熏心,所以欲望也是在内心産生。
這又是一個理解方向上的錯誤。
這些詞語真正的含義是指這些東西蒙蔽了内心,而不是産生于内心。
如果雜念欲望不是來自内心,又會來自哪裡呢?
隻剩一個選項,那就是大腦。
但是動物也有大腦,為什麼它們不會像人類一樣擁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呢?
因為我們的大腦有思維功能,這也是我們區别于其它生命的基礎。
好了,到現在為止,雜念欲望的源頭找到了。可是又出現了一個問題。
難道要把思維通過修行從我們的生活中剔除嗎?
當然不是,雖然沒有思維活動就不會産生情緒,但是作為人類,沒有人希望自己變成冷血動物。更何況,我們根本無法擺脫思維在這個世界上生存。
這是常人修行最難突破的節點。
妄念和欲望來自思維,我們又不能沒有思維,而修行又是為了掃清妄念和欲望對内心的蒙蔽,如何是好?
這就需要進一步對思維進行分析。
思維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又會生出妄念和欲望,這說明它同時具備兩種功能。
什麼是在解決問題?什麼是在制造妄念?
解一道方程式是在解決問題,擔心考不上大學就是在制造妄念;生病了去醫院是在解決問題,害怕治不好要死了就是在制造妄念;老公沒按時回家打電話詢問是在解決問題,懷疑有外遇就是在制造妄念……
現在可以知道修行的方向了,那就是通過修行排除思維妄念的幹擾,掃清蒙蔽在心頭之上的障礙,在生活中盡可能讓自己隻利用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妄念和欲望是怎樣蒙蔽内心的呢?
借它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赢得你的信任,以緻于感覺不到妄念和欲望對你的侵蝕,并因此讓你化身為妄念和欲望的奴隸。
當這些妄念和欲望遠超你的能力之後,兩者之間的沖突就會演變成各種情緒困擾着你,内心深處的力量也因此而休眠。
為什麼要選擇修行?前文已經說過,修行隻是改變自己方法的統稱,并非特定的方式。試圖通過修行改變自己的人,一定不要被形式限制,隻要能夠排除妄念和欲望,任何方式都是切實可行的。
除了傳統的修行方法之外,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進行,比如說跑步,跑步就可以排除妄念和欲望。這是由我們身體機能決定的,你必須要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跑步的過程中而不能全部放在思考上,因為這樣會危及安全。
身體因為運動釋放的化學獎勵和暫時擺脫妄念帶來的困擾是跑步之後身心愉悅的根本原因。
這是一種主動行為帶來的被動改變!
為什麼要修行?
因為我們受不了妄念叢生、欲求不滿帶來的痛苦。若是痛苦達不到一定的臨界點,也難有修行的動力。
有人認為自己承受的痛苦很正常,所以也不會有修行的沖動,要麼埋頭承受着,要麼以失控的情緒生活着。
隻有那些痛不欲生,不想要痛苦且想要問個為什麼會痛苦的人才有修行的動力。
若非如此,修行的目的就不會單純,也修不出個所以然來。
怎麼修?若是拘泥于那種傳統的方式,修行就會顯得格外困難;若是散布在生活當中,進行起來就會方便很多;若是兩者結合,便會事半功倍。
獨處的時候修行,少了外界的幹擾,比較容易進入狀态,這叫靜修;在生活當中修行,多了曆練,比較容易看到效果,這叫實修。
到這一步,萬萬不能忘記,修行的目的主要在于擺脫妄念和欲望對自己的幹擾,而不是刻意關注内心是否變得強大。當妄念和欲望已經不能左右你的時候,内心自然會把它的力量展現出來。
妄念和欲望是用什麼方式左右我們的呢?
大腦中一個不易察覺的聲音。
比如:我應該、我認為、我必須;比如:對想象出來的場景暗自對話、面對不義之财生出的糾結等等。
它與平時默讀時大腦中的聲音是同樣的機制,不同之處在于,一個是被動,一個是主動。
這個聲音針對的對象通常都不屬于當下時刻,即不是正在發生的事情。有時候看起來似乎是針對正在發生的事情,事實上卻是針對這件事産生的聯想。
也就是說,這個聲音不會實事求是,它不是你的主動行為。
修行的關鍵就在于不被這個聲音所左右。
掌握了這個原則,修行就可以随時随地,而不是非要某些特定的條件。
比如:出去遊玩卻背負着其他沉重的思想包袱,那麼讓自己盡情地享受假期忽略思想包袱就是修行;獨處的時候煩燥,能夠專注地去看螞蟻上樹就是修行;與他人發生争執,放棄與之口角就是修行;老婆唠叨,隻想她的好就是修行;孩子不聽話,不發火耐心引導就是修行;減少一點憤怒,控制一下情緒就是修行……
這是一種主動意識帶來的主動改變。
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
因為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意識不到自己在受那個聲音擺布,也隻有在事态惡化後才會驚訝:剛才我怎麼了?
那個聲音之所以揮之不去,并非是因為它具有多麼大的魔力,而是我們已經習慣了在它的擺布之下生活。這個習慣的成因就是前面所說的,由于它能解決問題,所以讓我們對它産生了依賴,所以對那個聲音就不會産生質疑,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也就意識不到它在制造問題了。
這裡又出現了一個知識點。
既然成了習慣,為什麼偶爾也能察覺到它的存在呢?
能夠察覺到那個聲音的存在,是一個決定你是否能夠修成正果的關鍵因素在起作用。
佛教稱之為“覺知”,現代哲學稱之為“潛意識”,現代心理學稱之為“本我”。
修行可以促使它頻繁的出現,沒有它,修行就不會有進展。若是它能夠時刻保持在警覺狀态,上能觀察那個聲音,下可聯接内心的感受,可以這麼說,你就已經修成正果!
但是,自古以來,真正達到這個狀态的人寥寥無幾,佛祖、老子、莊子、孔子、王陽明大約是這樣的人。
作為普通人,完全沒有必要追求這種境界,隻要覺知足夠活躍,就足以讓你從容地面對生活。
如何才能讓覺知變得活躍起來呢?
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每一件事做起,時刻提醒自己觀察大腦中那個聲音在說什麼,同時傾聽内心的聲音,直到成為習慣。
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