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林王蕭庭生,他是除了琅琊閣蔺老閣主這位世外高人之外,琅琊榜1聯系最緊密的人。
蕭庭生是傳承人,他傳承了梅長蘇、蕭景琰的铮铮鐵骨,傳承了赤焰忠魂和家國情懷。
甚至于他的兩個兒子,平章傳承的是梅長蘇的多智近妖,平旌傳承的則是林殊的張揚灑脫。
蕭庭生也是成全,成全了人們對清明朝堂的期待,對琅琊故人的懷念,對君臣父子兄弟情誼的期盼。
蕭庭生的身世可謂曲折不幸,然而他同時也有幸運:
作為将軍,他未經曆君臣見疑;作為兄長,他未經曆兄弟阋牆,皇帝甚至臨終托孤,為他留下退路。
皇帝臨終前的這一聲“哥哥”,催斷了多少人的心肝。
蕭庭生是一個有大格局大心胸的人,他師從才名冠絕天下的江左梅郎,怎麼會不懂權謀?
但是就像蔺老閣主說的那樣,志不在此,非不能也。
他受梅長蘇和蕭景琰教養,知道在一個政治清明的朝堂,不應該有黨争存在,朝臣的觀點和言論,不能被立場束縛。
事實上,和傳統觀念中囿于國家和忠義、将自己困住的武将相比,蕭庭生又自有他自己的灑脫。
在他臨終前,他給了蕭平旌自由:“從今往後,護持長嫂幼侄,不必執念。”
這位滿頭白發,慢慢走向人生終點的年邁将軍,讓人們透過時間的沉沉霧霭,看到了那些被人們分外記得的過往。
記得七萬赤焰忠魂的冤屈與洗雪,記得朝堂之上那一聲聲铿锵有力的“臣附議”,記得那個剛毅赤誠一片熱血的蕭景琰,記得那個殚精竭慮嘔心瀝血的梅長蘇,還有那個飛揚恣意的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林殊。
當蕭庭生留下“衣冠葬王陵,遺骨歸梅嶺”的遺願之後,其實是兌現對梅長蘇、蕭景琰傳承教誨的諾言,當他的呼吸慢慢衰弱,意識慢慢遠離,他會看到什麼呢?
他大約會看到,那個身着布衣,面色有些蒼白孱弱卻溫潤如玉的年輕公子,帶着溫暖的笑容向他走來,對他說:
——“你叫什麼名字?”
——“庭生。”
——“我教你念書好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