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網絡遊戲《天龍八部》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遊戲地圖裡的一個地名“南诏國”。
隋唐時期,在今天雲南大理的洱海地區錯雜散居着許多部落,不相役屬,名号繁多,難以勝計。其中有六個較大的部落,稱為六诏。分别是:蒙舍诏,在今巍山縣境,因地居最南,故又稱南诏;蒙嶲诏,在今巍山縣北部,為蒙舍诏北鄰;越析诏,在今賓川、風儀二縣;邆赕(téngdǎn)诏,在今鄧川縣;浪穹诏,在今洱源縣;施浪诏,在邆赕诏東北。主要聚集有白蠻與烏蠻兩個種族。
大理國則是937年-1254年由白蠻人段思平建立的政權,疆域大緻是現在的中國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老撾與越南的少數地區。公元1095年高升泰改國号為大中國,1096年高升泰在死後歸政于段正淳,史稱後理國。公元1253年,大蒙古國忽必烈“革囊渡江”征雲南,滅大理國,後建雲南等處行中書省,原大理國王段氏被任為大理世襲總管。由于曆史資料的匮乏,後人對大理國的了解比較少,為大理國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南诏國遺址
對于大理的曆史,有大量史書史料記載了南诏、大理國的輝煌與文明。2013年11月,雲南的《春城晚報》刊登了在大理洱海東岸銀梭島貝丘遺址發掘中發現的青銅器物,有可能回答這段曆史的空白。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理市博物館、大理市文管所組成的考古隊在那個地方進行了考古發掘。考古現場出土的大量貝殼、陶器、青銅器物,石器、蚌器、青銅器及骨制品五類遺物,總數2000多件。這些堆積似乎在表明,這裡曾有一支古老民族長期繁衍生息,其連續存在的時間很可能是從新石器時代延續到漢晉,前後約2000年。
讓考古專家十分興奮的是,在貝丘遺址首次出現小件青銅器物,青銅冶煉遺物及青銅殘渣堆積非常引人注目,有可能填補大理南诏以前,從新石器時代到漢晉時期的一段曆史研究的空白,為探索洱海地區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提供有力的依據。
不過關于大理國和南诏國的未解之謎,仍不斷延續:有一個傳說講的是大理國王死後隻把雙耳割下藏入金瓶。
回到現代,據說有這樣一件詭異的事:在一個夏季的傍晚,山裡的雷聲一陣緊似一陣地響起,一場暴風驟雨即将來臨。這時一位進山采藥的彜族老漢不由得加快了腳步,他要趕緊找個地方暫避風雨。大山裡通常會有很多的洞穴,老漢在草叢中尋找着。果然他發現了一個小小的洞口,急忙走了進去。洞中漆黑一片,地面上也坑坑窪窪,但洞裡仿佛有種神奇的東西吸引着老漢向前走去。
就在火光照亮前方的時候,老漢驚呆了,山洞深處顯現出一些金燦燦的東西。
再定睛細看,老漢辨認出這是些黃金打造的罐子。這時,老漢好像受到了更大的驚吓,他全然不顧外面的狂風暴雨,跌跌撞撞跑出了山洞。山洞中的黃金罐子似乎不是什麼金銀财寶,而是些更加詭異的物品,竟使得老漢這般驚恐萬狀。
山洞被發現的時間是2001年,它的地點就在大理州東南的巍山縣。也許是因為受了驚吓和淋了雨水,老漢回家後便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人們都說老漢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那些金瓶是屬于很久以前一些國王的,裡面存放的是他們的魂靈。在當地一直流傳着這個古老的說法,一個秘密的山洞裡藏匿着許多國王的金瓶,但從沒有人能夠找到它們。随着老漢的去世,剛剛被發現的山洞也悄然消失了。
幾年過去了,山洞裡國王的金瓶,已被人們淡忘,誰也無法核實那些神秘的金瓶究竟是傳說還是事實,留下了一個未解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