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心理效應,很多朋友對這個詞應該也不陌生。也許在你的生活中,或者工作經常會聽到一些關于因果産生的導向吻合的奇異事件。而事實上效應是一種重複性的現象,能讓你無意識的接觸到新奇的體驗感。心理效應同時也蘊含着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我覺得心理效應更像是西方的成語,把很多生活中的大智慧用一種或幽默,或嚴肅,或嘲諷,或奇異的方式表達出來,讓聽懂的人會心一笑并更好的感悟生活的哲理(說得有點懸了)。但是很多人對于心理效應卻沒有一個很系統的認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存在我們生活中有那些心理效應吧。
心理效應是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産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同任何事一樣,它具有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意義。因此,正确地認識、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下面我就列舉一下那些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也比較好玩的一些心理效應現象。
一、鲶魚效應
從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它們活着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但隻有一條漁船能做到帶活魚回港。後來,人們發現這條船的魚槽内不過是多了一條鲶魚而已。原來當鲶魚裝入魚槽後,由于環境陌生,就會四處遊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類”後,也會因緊張而加速遊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延長了壽命。這就是“鲶魚效應”。 運用鲶魚效應,通過個體的“中途介入”,對群體起到競争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運行機制。目前,一些機關單位實行的公開招考和競争上崗,就是很好的典型。這種方法能夠使人産生危機感從而更好地工作。
二、名人效應
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産生的信服和盲從現象被稱為名人效應。即兩個人在交往時,如果首先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态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從而很快地縮小與你的心理距離,更願同你接近,結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在這裡,有意識、有目的地向對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觀點如同名片一樣把你介紹給對方。
三、拆屋效應
魯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拆屋效應。
四、花盆效應
又稱局部生境效應,花盆是一個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首先,它在空間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由于人為地創造出非常适宜的的環境條件,在一段時間内,作物和花卉可以長得很好。但一離開人的精心照料,經不起溫度的變化,更經不起風吹雨打。
五、門坎效應
所謂門坎效應,是指一個人接受了較低層次的要求後,适當引導,往往會逐步接受更高層次的要求。該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與弗雷瑟于1966年在做無壓力屈從:登門坎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的。
六、瓶頸效應
反映的是一定社會心理過程中各個因素、環節的相互關系。社會角色扮演者在進行某項創造活動時,在從事某一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為時,要求與之相關的各因素、環節配合與協調并進,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環節跟不上,就會成為“瓶頸”卡住整個活動和某一行為的正常進行。有的時候, “瓶頸效應”得到了克服,TOT (Tip Of the Tongue)狀态很快從“幾幾乎有了”轉向“有了”,從“就在舌尖上”轉為“完全說出來了”,問題獲得解決,創造趨于成功。有的時候,聽任“瓶頸效應”起作用,TOT狀态得不到解除,時間一長,心理上松懈并産生一種惰性,那就會使整個活動和某一行為前功盡棄。
七、棘輪效應
也稱制輪效應,指人們在消費時的一種習慣。當工資收入達到某個水平後,此時的消費習慣,如愛消費高檔次的衣服和食品,會穩定在某一個水平;而當工資再一次提高時,消費習慣可能會上調,但是不會随着收入的降低而減低自己的消費水平。
八、門檻效應
(層遞效應)心理學家查爾迪尼在替慈善機構募捐時,僅僅是附加了一句話哪怕一分錢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錢物,這就是著名的門檻效應,這一效應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開始,逐漸提出更高的要求。
九、角色效應:
現實生活中,人們以不同的社會角色參加活動,這種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為變化被稱為角色效應。
十、刻闆效應
社會心理學認為,那種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響稱為“刻闆效應”。它是對人的一種固定而籠統的看法,從而産生一種刻闆印象。在學校經常可見到這種現象,教師對那些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臉上往往流露出喜愛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而天資愚笨、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往往受到歧視,教師表現出急躁、厭煩的情緒,令人沮喪的話常挂在嘴邊。實踐證明,經常受到這種“待遇”的學生,會頓覺涼水澆身,喪失了學習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以至産生頹廢情緒。
十一、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運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領導對下屬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誘導,使下屬得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如領導在交辦某一項任務時,不妨對下屬說:“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好”、“我想早點聽到你成功的消息。”這樣下屬就會朝你期待的方向發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産生。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考查某校,随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寫在一張表格上,交給校長,極為認真地說:“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智商很高。”事過半年,羅氏又來到該校,發現這18名學生的确表現超常。)
十二、名片效應
恰當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盡快促成人際關系的建立,但要使"心理名片"起到應有的作用,首先,要善于捕捉對方的信息,把握真實的态度,尋找其積極的、你可以接受的觀點,"制作"一張有效的"心理名片"。其次,尋找時機,恰到好處地向對方"出示"你的"心理名片",這樣,你就可以達到目标。掌握"心理名片"的應用藝術,對于人際交往記憶處理人際關系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十三、水桶效應
一個木制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塊木闆決定的,所以在一個團隊、群體中,劣者的危害極大。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水桶效應”。
十四、權威效應
這是因為有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現象——“權威效應”。所謂“權威效應”,就是指說話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則所說的話容易引起别人重視,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輕、人貴言重”。
十五、邊際效應
邊際效應原是經濟學上的概念,意思是一樣的東西的價值同它滿足的需要成正比,這就是雪中送炭之所以比錦上添花更令人感動的原因所在。
十六、刻闆效應
人們頭腦存在的關于某一類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現象被稱為刻闆效應。
十七、從衆效應
是指在群體作用下,個人調整與改變自己使其變得與其他人更相似。
十八、暗示效應
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産生影響,從而誘導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十九、奮起效應
這是與破摔效應意義相反的一種積極效應:當一次大的挫折後,受挫人不僅不氣餒,反而激發起改變現況、奮力向上的意志,從而迅速成功的心理效應,即奮起效應。
二十、破窗效應
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鑒意義。如果一名學生因為成績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就給他貼上一個“差生”或“壞學生”的标簽,那麼人們就會帶上有色眼鏡看他,隻要他犯了一點小錯,就抓住不放,亂扣帽子,因為既然是破的東西,讓他再破一些也無妨,所謂“牆倒衆人推”,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廿一、 觸摸的心理效應
心理學家弗爾德對早産兒進行過每天45分鐘的撫摸實驗。一般認為,早産兒應該生活在一個隔離的,猶如子宮般的環境中,撫摸隻會給他們壓力感,會有礙他們的生長。然而他對20個早産兒每天做3次、每次15分鐘舒緩而有力的撫摸。10天中,接受撫摸的嬰兒比沒有得到撫摸的嬰兒平均重47%,而且睡眠和靈敏性也都有很大改善。到第8個月末,他們的體質和智力有明顯提高。最值得注意的是,接受撫摸的嬰兒離開保育箱的時間比其他嬰兒平均提前了6天。弗爾德說:“撫摸能有規律地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進而促進消化吸收功能。”
廿二、定勢效應
定勢效應就是一種固定不變的态度,如小品“配角”中朱時茂說陳佩斯:“就你那模樣,一看就是個反面角色……”然後說自己:”看我穿上這身衣服,起碼也是個地下工作者呀……”這就是從長相産生的定勢效應。“疑人偷斧”也是這個道理,它是以邏輯推理的方式而得出的定勢效應。在人際交往中要避免定勢效應,用發展的、辯證的眼光去看人。而對于一個犯過錯誤或不被看重的人來說,要改變别人的定勢效應,就要對自己的成績或好事做适當宣傳,在别人的心目中改變的、不好的定勢效應,建立新的、好的定勢效應
【冷門的人物命名效應】
廿三、齊加尼克效應
法國心理學家齊加尼克曾作過一次頗有意義的實驗:他将自願受試者分為兩組,讓他們去完成20項工作。其間,齊加尼克對一組受試者進行幹預,使他們無法繼續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務,而對另一組則讓他們順利完成全部工作。實驗得到不同的結果。雖然所有受試者接受任務時都顯現一種緊張狀态,但順利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态持續存在,他們的思緒總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擾,心理上的緊張壓力難以消失。這種因工作壓力所緻的心理上的緊張狀态即被稱為“齊加尼克效應”。
廿四、霍布森選擇效應
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販馬時,把馬匹放出來供顧客挑選,但附加一個條件隻許挑選最靠近門邊的那匹馬。顯然,加上這個條件實際上就等于不讓挑選。對這種沒有選擇餘地的所謂"選擇"後人譏諷為"霍布森選擇效應"。社會心理學家指出:誰如果陷入“霍布森選擇效應”的困境,就不可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簡單:好與壞、優與劣,都是在對比選擇中産生的,隻有拟定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方案對比選擇、判斷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種判斷隻需要說“是”或“非”的話,這能算判斷嗎?隻有在許多可供對比選擇的反感中進行研究,并能夠在對其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判斷,才算得上判斷。因此,沒有選擇的餘地就等于扼殺創造。
廿五、詹森效應
有一名運動員叫詹森,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人們借此把那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于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緻競技場上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力雄厚"與"賽場失誤"之間的惟一解釋隻能是心理素質問題,主要原因是得失心過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有些人平時"戰績累累",卓然出衆,衆星捧月,造成一種心理定勢: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再加上賽場的特殊性,社會、國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劇,心理包袱過重,如此強烈的心理得失困擾自己,怎麼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産生怯場心理,束縛了自己潛能的發揮。
如何走出"詹森效應"的怪圈呢?首先,要認清"賽場"的目的,克服恐懼感,賽場并不可怕,隻是比平常正規一些而已。其次,要平心靜氣地走出狹隘的患得患失的陰影,不貪求成功,隻求正常地發揮自己的水平。賽場是高層次水平的較量,同時也往往是心理素質的較量,"狹路相逢勇者勝",隻要樹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獲。最終定會交付滿意的答卷。
廿六、貝爾效應
英國學者貝爾天賦極高,有人說他畢業後若研究晶體和生物化學,定會赢得多次諾貝爾獎。但他卻心甘情願地走另一條道路,把一個個開拓性的課題提出來,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學高峰,此舉被稱為貝爾效應。
貝爾效應要求領導者具有伯樂精神和人梯精神,要以單位和集體為先,慧眼識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強的人,積極為有才幹的下屬創造機會。
最後一個: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我個人覺得最有趣的一個心理效應
西方的說法是: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東方的說法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那麼馬太效應究竟講的是什麼?通常泛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于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馬太效應,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常用的術語,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殘忍而真實
隻要你足夠積極,努力讓自己變強,就會在變強的過程中受到鼓舞從而越來越強。
而如果呈現消極,馬太效應就會成為逃避現實拒絕努力的借口。
更像是達爾文的叢林法則中的“弱肉強食”。
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
還有很多有趣的心理效應沒有被人類開發出來。隻要你對生活充滿希望。有一天你也能開創出屬于自己的人物效應。最後國際慣例,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