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燒炕文化
燒炕文化
更新时间:2024-12-02 12:53:20

燒炕文化(炕民俗文化)1

資料圖片

作者:張星黎 (松原) 東北這疙瘩,提到坯,提到幹打壘,就一定得說說炕。有房必有炕,炕是家的象征,炕是溫暖的源泉,炕是愛的搖籃。 房子蓋好後,開始搭炕。早些年,東北人喜歡搭南炕,朝陽,明亮,溫暖。 一、炕的搭法: 炕沿牆:确定好炕的位置、長度、寬度後,先用卧坯壘一道牆 ,這道牆就是炕沿牆,炕的大小由此确立。在炕沿牆内,沿着其它三面牆,用立坯圍起适當的高度,便于日後鋪炕面。 (lào)灰膛:在炕頭和炕梢約50厘米處,用卧坯各壘起垂直于炕沿牆的兩道牆,高度約30厘米。牆外這兩部分叫落灰膛 。 炕洞子:除去兩個落灰膛,中間的地方填上大約30厘米厚的黃土,踩實,并在此順着從炕頭到炕梢的方向,等距離搭三趟卧坯(高度是3塊或4塊卧坯的高度),形成四趟炕洞。

蛇探頭:搭炕洞子時,在兩個落灰膛位置以内的坯,要一塊坯往前錯着壓另一塊坯,形成探頭,便于日後鋪炕面子,再次是使炕更結實,這部分叫“蛇探頭”。 迎火石(坯)兒:在炕洞子入火的位置,設置大小不同的迎火石(坯)兒,(離入火處最近的地方,迎火石兒就大一些,其餘位置依次減小),目的是使煙分散進入各個炕洞,使炕受熱更均勻。 迎風石(坯)兒:在炕梢的炕洞裡,設置迎風石(坯)兒,目的是使從煙囪回流進來的冷空氣不會一下子進到炕裡,使炕變涼或者倒煙。 窩風坑:在煙囪根的最下部,挖一個寬、深大約50厘米的坑,叫窩風炕,也有的人管這個地方叫“狗洞子”,目的是使從煙囪沖下來的冷空氣在坑中有個回旋,避免直接逆吹進炕洞,減少冷風的回流。 炕沿:炕的内部搭好後,在炕沿牆上搭一根與炕等長,寬度約10厘米、厚度約4厘米的長方形厚木闆,這個木闆叫炕沿。炕沿講究用整根木頭,中間不能接縫。炕沿要光滑、平整、穩當,不能活動。

燒炕文化(炕民俗文化)2

資料圖片

鋪炕面子:用卧坯按照垂直炕沿的方向,并把坯的兩頭分别搭在炕洞的坯上,将炕面鋪滿。

抹炕面子:炕搭好後,第一次要用大瓤稭泥(用黃土摻上麥花杆兒或羊草和的泥,叫大瓤稭泥),把坯與坯之間的縫隙填平抹好,待炕面燒幹後,再用黃土摻上麥餘子或稻殼子和泥,并把泥悶制一天至兩天,将炕面子抹平、燒幹即可。

炕席:炕幹透後,炕面上要鋪上用高粱秫稭或葦子編織的炕席,就可以住人了。

、鍋台和煙囪: 說完炕,還要說說鍋台和煙囪。東北人搭炕有個講究,叫做“七層鍋台八層炕”,就是指使用坯的層數。炕要比鍋台高一塊卧坯的高度,這樣煙往上走,竈坑不會憋煙嗆人。鍋台一般分為鍋台腔子、竈坑、喉道眼兒、鍋台面和鍋眼兒五部分。

鍋台腔子:早年間鍋台腔子一般用卧坯搭制,後來改為磚或鐵皮焊制。一般形狀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偶爾也有圓形的。鍋台腔子是鍋台最基本的構成部分。

竈坑:是添加柴草、稭稈的入口,一般是長、寬25厘米左右的口字形,設在鍋台腔子下邊的某一個邊上。

喉道眼兒:是連接鍋台腔子與炕洞的地方,狀似咽喉,所以叫喉道眼兒。大風天氣,喉道眼兒要加一塊活動的坯頭,調節出煙速度,避免失火。 鍋台面:把鍋台腔子的上面鋪得幹淨平整,形成鍋台面。早些年鍋台面是在坯上面抹上黃土泥,講究一點的人家,還不定時地用黃沙土,把整個鍋台刷上,掩蓋煙熏火燎的痕迹,看上去更幹淨衛生。後來發展到用磚、水泥和瓷磚砌成鍋台面。鍋台面是放置做飯過程中使用的鍋、碗、瓢、盆、勺、盤等餐具的地方。俗話說:“鍋台連着炕,過得不咋樣,柴堆連竈坑,指定不相應”,鍋台面還是衡量一個家庭是否幹淨利索的重要标尺。母親當年經常說,看一個人家利不利索,看看那家人的鍋台就知道了。

燒炕文化(炕民俗文化)3

資料圖片

鍋眼兒:鍋眼位于鍋台腔子的最上方,是安鍋的地方。 當年東北使用的都是熟鐵制的大鍋,家庭常用的鍋有6印(直徑約55厘米)、7印(直徑60厘米)、8印(直徑約65厘米)、10印(直徑約80厘米)12印(直徑約100厘米)等。 煙囪:鍋台、炕、煙囪,是一個有機整體。煙囪設在炕梢的室外,是煙的最終出口。煙囪有的立于房頂,有的獨立立在外面的平地,與炕有煙囪橋子連接。搭煙囪也非常講究,一定要高于房脊,否則炕會冒煙。 煙插關兒:在室内通過的煙囪的中上部,留一條長30厘米、寬3厘米左右的縫,用一塊可以自由抽插的薄鐵闆或薄木闆遮擋煙道,叫煙插關兒,用于調節排煙速度、排煙量,尤其是冬季,燒火前後要及時抽插開關,避免熱量流失,同時阻隔從煙囪倒灌而入的冷空氣,使炕保溫的時間更長。

攮(nǎng)洞子:除了竈坑以外,東北有的人家炕上,還另外有一個燒火口,這個燒火口,有的設在炕頭的落灰膛的炕沿牆邊上,有的設在山牆外,不用的時候用木闆、鐵闆、磚頭或破麻袋堵上,這個燒火口就叫“攮洞子”。攮洞子一般都是冬天才使用,目的是燒炕更方便,而且不會損失熱量。

東北目前依然有炕,但是與傳統意義的炕,已經有很大不同。早先的炕,是用坯壘的直洞炕;現在的炕,是用磚壘的花洞炕。現在的炕面子,有的使用磚、預制闆,有的使用鐵闆,還有許多人家使用了電熱炕、水暖炕。

東北的炕與鍋台,載着人間冷暖,烹着苦辣酸甜,數着滄桑歲月,唱着花好月圓。一輩又一輩的關東人,在這裡繁衍生息,成長壯大,那一道道不是珍馐勝似珍馐的粗茶淡飯,把稚嫩的男孩兒養成粗犷豪邁的壯漢,把柔弱的女孩兒養成潑辣能幹的女人。

素材提供:王全有:男,1947年出生,原扶餘縣蔡家溝鎮 農民

趙玉祥:男,1941——2018年,原扶餘縣增盛鎮教師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