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南極之于北極一樣,荒野(Wilderness),就是地球上相對于“城市”的另一極。
荒野,顧名思義,是指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在那裡,沒有人類的打擾,自然進行着最原始的野蠻生長,擁有非常良好的生态系統。
攝影:© Rex Naden/TNC Photo Contest 2018
雖然,這些不為人知的荒野,隻靜靜地存在于我們的星球之上,但實際上,它們對于整個地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相較于受到人為幹擾的區域,荒野可以吸收儲存更多的碳,有助于穩定局部氣候,具有更強的氣候變化适應能力;其次,荒野還是物種最後的避難所,為物種在自然狀态下實現進化提供了機會;最後,荒野的存在向我們展示了在沒有人類幹擾,自然狀态應該是什麼樣,而如果我們想要修複一個被破壞的區域,那麼荒野就是最好的參照。
但來自昆士蘭大學科學家詹姆斯·沃森與同事的系列分析研究顯示,地球上的荒野越來越少了。在過去的20年間,我們已經失去了9.6%的荒野,面積約為330萬平方公裡(大約有兩個新疆那麼大)。其中,南美和非洲是喪失荒野最多的區域,我們失去了29.6%位于亞馬遜雨林的荒野和14%位于中非的荒野。目前,全球陸地上僅存23.2%的荒野,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幹旱區域、北美洲北部、亞洲北部及中亞等地。
攝影: © Judy Graham/TNC Photo Contest 2018
陸地荒野的狀況不容樂觀,那麼,我們印象中,一向寬廣好似無邊無際的海洋會不會擁有更多的荒野呢?
事實上,并沒有。來自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的研究顯示,隻有約13.2%的海洋還能被稱為荒野,面積約為5400萬平方公裡。而這些區域大多位于公海,保護難度很大。研究人員也将現有的保護區域與這些區域做了對比分析,發現僅有260萬平方公裡的海域被劃為了保護區。在陸地上,荒野區域多分布于不易達到的區域,而海洋不同,随着航海技術的發展,人類幾乎可以到達任何海域。
攝影:© Andre Mercier/TNC Photo Contest 2018
荒涼 、廣闊的荒野,卻是地球孕育最蓬勃的生機之地。為了保護荒野,美國成立了國家荒野保護體系(National Wilderness Preservation System)。在聯邦管理的荒野地區中,任何活動都受到該體系的管控。為了保護公海中的“荒野”,新西蘭正在聯合國海洋公約框架下起草一份公海保護協議,又被人稱為“海洋巴黎協定”。
關于荒野,我們還有很多疑問——保護荒野,是否能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荒野,是否是讓更多的物種免于滅絕的好辦法?對于荒野,我們是否還有更有效的保護方法?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
在現階段,我們與荒野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與”荒野,從來不曾遺忘荒野,但也從不刻意打擾荒野。我們相信,荒野是自然不可或缺的狀态之一,是自然更願意不為人知的内心世界。
攝影:© Nick Hall
如果你愛自然、愛科學、愛分享,
歡迎關注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TNC微信平台:@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