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奶奶心血來潮,想吃大鐵鍋炖筒子骨蘿蔔湯,非要女兒帶她去下館子。可是,找遍一條街,偏偏沒有哪家餐館做過這道菜。
她嘴裡念叨:“人家王阿婆來吃過,熱乎乎的蘿蔔,綿軟軟的肉,熬出的湯像牛奶一樣,養胃,補鈣,不塞牙。”
王阿婆不是别人,是她最近認識的“麻友”,家住不遠,老伴去世了,兒子不在身邊,空巢老人。
因為害怕老年癡呆,偶爾出門搓麻将,隻玩五毛錢一局。又因為眼神不好,記不住牌,常常輸多赢少,當作交學費,練腦子。
張奶奶跟她不一樣。赢了,高興得睡不着;輸了,又難過得睡不着。不赢不輸,算白玩一天。失眠,多夢,心慌,常常攪得她血壓爆表,這疼,那疼,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全身不得勁。女兒說她這是“老年公主病”。
骨牌一聚一散,稀裡嘩啦。話匣子一張一合,東拉西扯。
王阿婆眯着眼睛,随口一說:“兒子上次探親回家,帶我去吃大鐵鍋炖筒子骨蘿蔔湯,又便宜又實在,一點都不膩人。啧啧,那個滋滋味哦……”
“你兒子真是孝順。”張奶奶嘴上奉承,心裡在想,等我女兒這個周末回來,一定要讓她帶我去嘗嘗。
可是,母女倆轉一大圈,找不着地。
女兒說:“媽,單憑一道菜,不好找。你問問王阿婆,她在什麼地方吃的?”
張奶奶厚着臉皮找王阿婆要地址。王阿婆在電話裡吱吱唔唔說不清楚,隻記得那天兒子開車,攙她進店,專門為她點這道菜,熱氣騰騰,吃得好開心。
王阿婆記不清地址,問她兒子嘛。
不料,王阿婆一會兒說兒子電話占線,一會兒說兒子在操場訓練,一會兒又說兒子在執行任務,總之聯系不上。
張奶奶聽了心裡來氣。她這是故意在我面前找借口,炫自己兒子呢!
女兒揣測,湘菜,川菜,粵菜,客家菜和江浙菜都沒見過有這種特色菜。唯有東北人實在,粗犷,喜歡一鍋亂炖。筒子骨蘿蔔湯做法簡單,份量大,十有八九是一道東北菜。
張奶奶在女兒的攙扶下,上了出租車,去東北餐館碰運氣。
隔着車窗往外張望,店門緊閉,四周清冷。
女兒輕歎一聲:“受疫情影響,大概生意做不下去了。”
沒辦法,天快黑了,母女倆隻能打道回府。
第二天,女兒起一個大早,到集市上買兩根又長又粗的後腿筒子骨,加上新鮮的大蘿蔔,用炖一大鍋筒子骨蘿蔔湯,沖張奶奶說:“吃吧,管夠。”
張奶奶嘗了嘗,沒有“滋滋味”,放下筷子,跟女兒商量:“哎,我說,以後生活費你能不能按月寄回來?”
“媽,每月2000塊,一分不少,我用微信轉給你了。怎麼,忘了?”
“沒忘。”
“少了?”
“不少。”
“那還寄什麼錢?”
“我是說,你别用微信轉,從郵局寄,每個月分兩次寄,一次1000。行不?”
“媽,微信轉賬,又快捷又省事。現在都什麼年代,誰還跑郵局寄錢!”
“你用微信轉給我,誰知道?從郵局寄錢,人家在門口喊一嗓子,鄰居聽見了,還不羨慕我好福氣?”
哈哈,原來如此,老要面子!
張奶奶再去玩牌的時候,從口袋裡慢慢掏出老花鏡,有意無意帶出一張彙款單,故作驚訝地說:“瞧我這記性,女兒寄錢來,差點忘了取。”說完,用餘光瞥視大家的反應。
王阿婆連聲恭維她:“好好,還是女兒好,貼心的小棉襖。”
張奶奶心裡美滋滋的,比從牌桌上扳回一局還得意,問:“你呢,兒子對你孝順,也給你寄錢來吧?”
王阿婆怔一下,搖搖頭,骨牌拿在手上,失神地望着一個地方。直到下家催促,她才回過神,打出一張幺雞,又說:“兒子探親回家,會帶我去吃大鐵鍋炖筒子骨蘿蔔湯……”
“知道,知道,又便宜又實在,一點都不膩人,吃了補鈣,對不?”張奶奶馬上接話。
王阿婆臉色有點尴尬,說:“對對,要是我兒子能回來,一定帶大夥去嘗嘗。”
可是,時隔好幾天,王阿婆都沒來玩麻将。張奶奶忍不住打電話詢問,得知她摔一跤,躺在醫院動彈不得。
張奶奶來到醫院,發現王阿婆摔得不輕,髋關節骨折,也就是說,筒子骨摔斷了。這大概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恐怕再也起不來了。
張奶奶小心翼翼地問:“你摔成這樣,兒子回來了嗎?”
王阿婆點點頭,說:“來了,他們都來過了。”
“都來過了?你到底有幾個兒子?”
王阿婆眼裡淚光閃閃,悉悉索索從枕頭下面摸出一張消防隊員的集體合影,指着其中一個戰士說:“你看,這是我兒子,因公犧牲了。他身邊這些戰友都管我叫媽媽。現在,他們都是我的兒子了。”
張奶奶心裡猛地顫一下,嘴巴張得老大,用顫抖的聲音說:“老姐姐,你、你怎麼不早說啊……”然後,伸手幫王阿婆抹掉眼角的眼滴。
“是啊,都怪我沒告訴你,大鐵鍋炖筒子骨蘿蔔湯,在外面吃不到,隻有消防站的食堂才有。我兒子犧牲前,帶我去吃過一回。後來,就再沒有機會了。”
“老姐姐,我知道了。别擔心,等你傷好了,我陪你去消防站看兒子,再要他們給咱倆炖一大鐵鍋筒子骨蘿蔔湯,補補鈣。”
“好啊好啊,就這麼說定了。”王阿婆淚漬漬的眼角綻開了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