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思念是生活中最為明顯的一種情緒,對于兩個關系親密的人來說,他們之間的感情不允許彼此忽視對方。
思念也會帶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默契。
這種思念在親人之間、朋友之間特别常見,但是最常見的還是在情侶之間,尤其是熱戀的情侶之間,他們總是會時時刻刻惦記着那個自己深愛的人,一刻也不想分開。
而當這種挂念存在于親人之間,尤其是晚輩與長輩之間時,其又往往表現得不得樣。
當長輩身體欠佳、患病時,身為晚輩總是想馬上就回到他們身邊。
那麼這種默契的情況是為什麼出現的呢?
奇妙的感應也許很多情侶或夫妻走到一起,就是因為擦肩而過時的驚鴻一瞥,或者是因為相互幫助時一個小小的舉動,卻會像打開了兩人内心的開關一般,讓兩人對對方的好感在那一刻,猶如綻放的花朵一般鮮豔,此後,走進彼此的内心。
古詩雲:“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就是在描述這種情況。那麼,在你思念一個人時,這個人是否會真的有感應呢?
即便在科技水平十分發達的今天,這種情況也依然被科學家們當做是一種無法用已知的科學理論來解釋的“超自然”現象。
更多的時候,這種與“心靈感應”相關的事例都是在人們的口中進行流傳。
對于那些遠離家人好友在外生活的人們而言,這種事例相信并不陌生。
比如獨自離開家門上大學的大學生們,每當思念家鄉時,往往會拿起手機,準備與父母通話,卻有可能發現父母的消息已經映入眼簾,于是,眼淚模糊了視線。
這時候就會讓我們内心感到十分動容:自己在思念着家鄉與父母,他們也同樣在記挂着自己。
還有很多與此相似的事情,也會讓人覺得很神奇。比如,一個獨自在異鄉求學的年輕人是自己的姥姥撫養長大的,他從父母口中得知,自己的姥姥最近在醫院療養,但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健康問題。
幾次與姥姥的通話也讓他确定,姥姥如今還是可以與自己交流的,身體沒有過于明顯的問題。
但是突然有一天,這個孩子發現姥姥電話中的聲音很掙紮,父母雖然告訴自己沒關系,姥姥是感冒了,但他卻每天都心神不甯。
自作主張的年輕人第一次自己乘飛機趕回了家,見到了彌留之際的老人。
這種情況,就真的像是商量好了一樣。
神秘的第六感很多人都說,“隻有女人才有第六感。”那麼第六感究竟是什麼?字面意思來看,就是“第六種感覺,”是區别于聽力、視力、嗅覺、感覺以及味覺之外的第六種感覺。
自這個詞被提出開始,衆多科學家便對其實際意義很感興趣。
經過心理學相關的研究,學者們發現,所謂“第六感”,其實和之前人們對其認識是大概相似的。
這是一種更多層面與人的潛意識相關的東西,由于潛意識并非是人們有意而為之的,所以很多時候個體并不能感覺到其存在。
同時,除了具有一種不易被發覺的特點之外,第六感還是一種十分不穩定的情緒,随時會産生變化。
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曾提出,最簡單的一種反射行為便是心理暗示行為。
在面對種種世界上現實存在的事情時,人們會有意識的根據自己的想法或是别人的引導,有意識的去進行行為的調整。
當然,這種暗示有時會是一種促進我們實現自己想法的動力,有時也是一種讓内心瓦解的消極力量。
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曾提出一種觀點,那就是下意識進行的過程是難以被發現的,主要是會有一種突出的特點,隻有相對敏銳的人才會發現其存在。
像我們都經曆過的、被中國傳統文化稱為“托夢”的這種現象,就可以算是一種心理暗示。其景象會對我們進行各種各樣的引導及暗示,最終影響我們在生活中的行為選擇。
但是這種信息是十分隐晦的,無論如今的科技多麼的發達,也難以通過儀器及電子設備去發現和統計。
還有很多類似的行為在影響我們的行為,比如“左眼跳财,右眼跳災”、“打噴嚏就是被罵了”、“出門摔跤運氣不好”等等。
但是這也隻是心理暗示的一種,究竟是否去相信,還是在于我們自己。
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贊,有什麼指點的地方,也請在評論區留下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