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文學名著中,有四大極度貪婪小氣的吝啬鬼,分别是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裡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貢、巴爾紮克《歐也妮·格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裡《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
這四大吝啬鬼,夏洛克貪婪而狠毒、阿巴貢視錢如命、葛朗台是個占有狂守财奴、潑留希金則是腐朽沒落的吝啬鬼。原著小說中,四個吝啬人物的形象極為鮮明,讓人既覺有趣又覺可恨,細讀之下又感到深深的可悲。
其實,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有四大吝啬鬼,分别是莊子《外物》裡的監河侯、徐複祚《一文錢》中的盧至、吳敬梓《儒林外史》裡的嚴監生、錢鐘書《圍城》裡的李梅亭等等,都是深入人心的貪婪吝啬鬼,尤其是嚴監生,臨死之前還惦記油燈裡的燈芯太燒油,可謂是吝啬到了極緻。
古詩詞中也有專門寫吝啬鬼的作品,比如下面這首無名氏所作的元曲:
醉太平·譏貪小利者元·佚名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鹌鹑嗉裡尋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在唐詩宋詞中,雖然也有很多現實主義詩作,但唐宋詩詞偏于雅正,極少有直接刻畫貪婪吝啬人物形象的詩詞。而到了元代,因社會黑暗動蕩、漢人和文人社會地位低下,使得貼近社會底層的元曲大放異彩。文人紛紛投入雜劇和散曲的寫作,揭露社會現實的黑暗、諷刺社會上的當權者和為富不仁者。出現了很多既幽默又辛辣的諷刺散曲,這首《醉太平》就是其中的經典之作,嬉笑怒罵之間就刻畫出一個吝啬至極貪戀至極的人物形象。
這首元曲開頭三句就很直白的叙述人物的行為:“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從燕子口中搶奪泥、在針頭上削鐵、在寺廟裡的佛像上刮金。衆所周知,燕子春來築巢,都是一口一口的銜泥堆垛、繡花針則極為細小、寺廟裡的佛像大多都是泥塑,而這個人卻從燕子口裡強泥、針頭削鐵、佛像上刮金,可見貪得無厭。作者最後給此人總結道:“無中覓有”,從一般人眼中看不到的地方搜刮尋覓,既貪婪且眼光毒辣。
緊接着作者進一步刻畫其貪婪吝啬的形象:“鹌鹑嗉裡尋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鹌鹑吞到肚子裡的豌豆他要挖出來、鹭鸶細長的腿上僅有的肉他要劈下來、蚊子肚子裡那點油脂他都要刮出來,可謂是極盡所能,要把一切能得到的東西都想方設法弄到手,哪怕是蚊子肚子裡那麼點油脂!
結尾一句“虧老先生下手”,像是贊歎、又像嘲諷,将題目中“貪小利者”的形象總結得鮮明而突出。這首元曲刻畫人物極為誇張也非常幽默诙諧,把一個貪婪成性、吝啬小氣的的猥瑣人物形象刻畫得淋漓盡緻,讀罷讓人忍俊不禁。
其實,這首元曲是根據元代的社會現實而作的。當時,元朝的地方官吏貪婪成性,大肆掠奪百姓财富,無孔不入地搜刮民脂民膏,就連百姓家中的鐵鍋都不放過。這首散曲中的“老先生”正是代表着那些魚肉百姓的貪官污吏。這首曲子雖是無名之作,但嬉笑怒罵對那些貪婪吝啬之人進行了深刻的諷刺和抨擊,生動形象且入木三分。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