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諾獎時,2022諾貝爾獎正陸續頒出。
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化學家諾貝爾遺囑于1901年開始頒發,包括: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經濟學與和平等6大獎項。
自1901年至今,已經誕生了930位諾貝爾獎得主。了解一個院校的實力,往往獲諾獎人數是一個重要指标。
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獲諾獎人數最多的10所大學。
NO.10 普林斯頓大學(美國)
6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獎29、化學獎9、生物與醫學獎4、經濟學獎21、文學家5、和平獎1
NO.9 牛津大學(英國)
7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物理學獎15、化學獎19、生物與醫學獎19、經濟學獎9、文學獎5、和平獎6
NO.8 加州理工(美國)
7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獎31、化學獎17、生理學與醫學獎22、經濟學獎6、和平獎1
NO.7 斯坦福大學(美國)
8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獎25、化學獎 13、生理學與醫學獎16、經濟學獎28、文學獎3 、和平獎1
NO.6 哥倫比亞大學(美國)
9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獎32、化學獎15、生理學與醫學獎22、經濟學獎15、文學獎6、和平獎6
NO.5 麻省理工(美國)
9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獎34、化學獎16、生理學與醫學獎12、經濟學獎34、和平獎1
NO.4 芝加哥大學(美國)
10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獎32、化學獎19、生理學與醫學獎11、經濟學獎33、和平獎2
NO.3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
11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獎34、化學獎31、生理學與醫學獎17、經濟學獎25、文學獎3、和平獎1
NO.2 劍橋大學(英國)
12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獎37、化學獎30、生理學與醫學獎31、經濟學獎15、文學獎5、和平獎3
NO.1 哈佛大學(美國)
16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獎32、化學獎38、生理學與醫學獎43、經濟學獎33、文學獎7、和平獎8
前10名中有8所是美國院校,體現了其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的強大實力。
那麼,中國經濟規模已躍升世界第二,科技實力也有長足進步,何時能夠在諾貝爾獎獲得數量上也達到相匹配的地位呢?
中國獲獎少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諾貝爾獎評選有相當長的滞後性。諾獎反映的是科學家幾十年前的科研能力,而不是當前的科研能力。
有人統計了最近10年所有在自然科學領域獲獎的科學家從發表論文到獲獎的平均等待時間。這個時間是28.6年。也就是說一個科學家從發表科研成果的論文到他獲得諾貝爾獎要等待28.6年。
屠呦呦在2015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
屠呦呦是1971年研發青蒿素成功,1982年在國際上發表論文,2015年獲得諾獎。如果以研發成功來算的話,她等了44年。如果以發表論文來算,她等了33年。
學經濟學、管理學的一定知道羅納德·科斯,他的交易成本理論解釋了企業存在的價值。他獲得了199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而他的論文發表于54年前的1937年,那時他還在讀本科。
這也說明要想獲得諾貝爾獎一是要耐得住寂寞,二是要活得足夠長才行!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WIPO)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再度居于全球第一,這已是中國連續11年居于全球第一。
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達6.95萬件,排名第一;位居其後的分别是美國和日本,它們的專利申請量分别為59570件、50260件。
雖然數量不能代表質量,但至少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中國在技術創新方面不斷縮短與美國、日本等的差距。
這也是美國越來越忌憚中國的原因。
如果以專利數量為轉折點的話,小編估計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爆發期應該在2040年左右,咱們可以拭目以待。
但是,除了諾獎評選滞後的原因外,中國獲獎人數遠遠落後美國還與雙方的教育和文化相關。
美國崇尚個性發展,鼓勵創新,大學也非常重視基礎科學研究。中國的實用主義文化、應試教育、唯分數論等等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不過,中國已經認識到了這些問題,通過不斷改革,相信在未來中國也會有源源不斷的諾貝爾獎誕生。
學習國際先進的科技和文化除了出國留學,目前最好的選擇還是到非聯考的碩博項目中來,這些項目大多源自歐美領先的大學。與其内卷考研,不如回歸學習的本質,上申請制的免聯考碩博項目。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學位一把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