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8.7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①。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②,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③。”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④。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一隐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釋】
①蓧(diào):古代在田中除草的工具。
②五谷:古書中有不同的說法,最普通的一種指稻、黍稷、麥、菽。稻麥是主要糧食作物;黍是黃米;稷是粟,一說是高粱;菽是豆類作物。
③芸:通“耘"。
④見其二子:使其二子出來見客。
【翻譯】
子路跟随孔子落在後面,遇到一個老人,用手杖挑着除草用的工具。子路問道:“您看見我的老師了嗎?”老人說:“四肢不勞動,五谷分不清。誰是你的老師呢?”說完,把手杖插在地上開始鋤草。子路拱着手站在一邊。老人便留子路到他家中住宿,殺雞做飯給子路吃,還叫他的兩個兒子出來相見。第二天,子路趕上了孔子,并把這事告訴了他。孔子說:“這是釒.隐士叫子路返回去再見他。子路到了那裡,他已經出門了。子路說:“不出來做官是不義的。長幼之間的禮節,不可以廢棄;君臣之間的道義,又怎麼可以廢棄呢?本想保持自身純潔,卻破壞了重大的倫理道德。君子出來做官,是為了實行君臣之義。至于我們的政治主張行不通,是早就知道的了。”
【解讀】
君子之仕行其義
這段文字中提到的荷礤丈人也是一位隐者。在那個戰亂頻仍的時代,為求自保,很多人都選擇了歸隐。孔子雖不反對“用舍行藏”,但是他決心走自己的路,無怨無悔地堅守着自己的信念。在他為理想奔走的過程中,曾多次與那些歸隐之士交流過思想。孔子理解隐士們,但隐士們并不理解孔子,認為他是明知不可為而為,對其冷嘲熱諷的有,對其憐憫同情的有。對此,孔子雖然很無奈,但對隐士們的做法絕不苟同。
孔子堅決拒絕做隐士,是因為他認為'不仕無義”。義,宜也。就是合理。人生在世,追求的是道義二字,事事都做得合情合理。荷礤丈人雖身處鄉野,但卻是個知書達禮的高人。他不僅熱情招待子路,還讓他的兩個丿L子出來拜見子路。這說明他很講究長幼之序,人倫之道。孔子覺得,既然懂禮儀、有見識,就不能忽視了更大的道義,那就是君臣之義。懷揣着濟世的理想,又有着濟世的才能,這個世道又确實需要有人站出來做些事。站出來應該勇敢擔當,就算是失敗了,也沒什麼後悔的,畢竟努力過了。明知道是該做的事卻不去做,或者是擔心勞而無功而不去做,這些都不是君子所為。“欲潔其身而亂大倫”,自己的小家倫理道德絲毫不亂,卻置天下大義于不顧,這怎麼能叫作君子呢?
孔子與隐士的不同理念,在中國曆史上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每逢天下大亂,士大夫往往面臨是做隐士還是挺身救世的選擇。當然,不少人選擇做隐士,但更多的人,尤其是心懷天下的儒士,都選擇站出來救國救民。西漢末年,王莽亂政,綠林赤眉揭竿而起,天下大亂。曾經的太學生劉秀,勇敢站出來組織軍隊,反對王莽政權。王莽滅亡後,更始帝腐敗無能,劉秀滞留河北,組建自己的領導核心。之後,通過十幾年的征戰平定天下。劉秀即位後,在天下推行大道,治國安民,造就光武中興的盛世局面,在曆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他的太學同學嚴光,則作出了不同的選擇。嚴光見天下大亂,便隐居富春江畔,避世保身。雖然以清高之明為後世稱頌,但無論是功業,還是對曆史的貢獻,與光武帝劉秀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東漢末年,才高德大的水鏡先生司馬徽、飽學之士黃承彥、名滿天下的龐德公,都選擇做隐士。避居在相對安定的荊州襄陽一帶,不願出來做事。與他們的選擇不同,秉承救世精神的儒者諸葛亮和龐統,都選擇出山輔佐劉備。此後,他們在劉備的重用下,不僅得展平生之志,而且推動了社會和曆史的進步,并在曆史上留下赫赫聲名。
在孔子看來,像荷礤丈人這樣一個有學識、有德才的人,是不應該把自己埋沒起來的,而應該出來做些事情。如果不能行大道于天下,教化教化人民也是好的。身負經天緯地之才,終老荒野,對曆史對社會無所貢獻,未嘗不是一種巨大的遺憾。冉說,國家遭逢大亂,民族面臨危機,如果沒人站出來,我們的種族和文化都将斷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