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棉花肉松謠言已破
棉花肉松謠言已破
更新时间:2024-08-23 07:18:41

不久前朋友圈瘋傳“塑料大米、塑料紫菜”,“肉松是用棉花做的”,“小龍蝦實為小蟲蝦”...... 這些“舌尖上的謠言”千變萬化、聳人聽聞,造謠者樂此不疲,消費者卻如入迷陣。

6月29日~7月13日,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今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的主題為:“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因此,小編帶您探真相:

棉花肉松謠言已破(塑料大米塑料紫菜)1

塑料大米、塑料紫菜

網傳的“塑料大米”加工視頻其實展示的隻是再生塑料顆粒的加工過程,和大米八竿子打不着。

其實,拿塑料顆粒假冒大米會很容易被識别出來,比如同樣泡在水裡,塑料顆粒會浮起來,而大米會沉下去,且兩者的口感也完全不一樣。而且,塑料加工的成本要比食物加工高得多,商家也不可能做虧本造假的事。

棉花肉松謠言已破(塑料大米塑料紫菜)2

橡膠面條

“面條被水洗後出現一團‘膠’”的視頻,讓很多人認為:面條裡面摻有橡膠成分,不能食用。

事實上,面條洗出的 “膠”就是面筋。面筋的主要成分是營養豐富的蛋白質。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指出,小麥面粉及小麥面粉制品如面條、面片、餃子皮等,在用水洗時,澱粉和水溶性成分就會離開,剩下具有黏性、延伸性且不溶于水的東西就是面筋。小麥面粉等級越高,要求的面筋含量也越高。

小麥面粉通過和面、醒面、壓延、切面、幹燥、切割、包裝等工藝過程,制成挂面後,面粉的組成成分一般沒有發生變化,面筋依然存在。一般來說,挂面中的濕面筋含量越高,質量越好。日常食用的涼皮就是通過洗面筋的方法制作出來的。

棉花肉松謠言已破(塑料大米塑料紫菜)3

棉花肉松

同樣是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上流傳的小視頻,稱某品牌肉松蛋糕中的肉松是用棉花染色後冒充的。

經相關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進入公司實地調查,現場沒有發現使用和存儲棉花的迹象,而是看到該公司冷庫中存放有用于制作肉松的雞肉。

肉松的本質是肌肉纖維,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放入嘴裡一咬就會融化,口感松軟;而棉花的本質是植物纖維,主要成分為纖維素,是一種不可溶的纖維,雖然看上去也很松軟,但嚼不爛。兩者都是可燃物,而肉松點燃有焦糊味,棉花并無焦糊味。

因制作傳播“棉花肉松”虛假視頻,5月28日,造謠者被警方成功抓獲。

棉花肉松謠言已破(塑料大米塑料紫菜)4

吃雞鴨會感染禽流感?

今年春節前後,一條“江西省瑞昌市高豐鎮郝愛軍,在烏石街飯店吃大盤雞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的消息在微信上風傳。除了大盤雞,“吃泡椒鳳爪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禽流感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等謠言也在網絡流傳。

對此,國家衛計委衛生應急辦公室迅速回應,導緻人感染H7N9病毒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是直接或間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帶毒禽類污染的環境中。尚無證據顯示H7N9病毒能通過經妥善處理後的禽類或禽蛋類傳播給人類。此外,吃煮熟食物也不會感染H7N9病毒。

棉花肉松謠言已破(塑料大米塑料紫菜)5

小龍蝦,“小蟲蝦”?

有人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文章,說小龍蝦不是蝦,而是蟲,長期生活在污水裡。有人一口氣吃了40隻小龍蝦後,肺部出現多處空洞。”

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蘇婧認為,以偏概全、偷換概念是食品謠言的一個顯著特征,誤導性最高。“‘小龍蝦實為小蟲蝦’,就是利用消費者對小龍蝦的不熟悉,将小龍蝦可能攜帶寄生蟲現象,謠傳為小龍蝦本身就是‘蟲’;将當事人生吃醉蝦感染肺吸蟲,謠傳為‘吃小龍蝦感染肺吸蟲’,引起消費者恐慌。”

食品專家表示,小龍蝦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蝦’,屬于節肢動物門的甲殼綱,是一種淡水蝦,它和龍蝦有親戚關系,和昆蟲是平行關系,根本不是蟲。而動物身體上帶有寄生蟲是一種常見現象,關鍵是要加工制熟。安全加工後的小龍蝦不會對身體産生傷害。

治理食品安全謠言,人人有責。我們要學會分辨真假信息,鑒别是非黑白,在接收到新消息後,第一時間要做的不該是轉發或者點贊,而是利用自身知識,初步辨識信息真假,對不确定的信息不随意轉發,對那些假新聞、假消息,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應。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