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長城汽車要造摩托車這事,其實傳了有大半年了。
最早起于去年8月,長城汽車旗下的“長城靈魂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之際,涉及摩托車制造與服務各項内容,赫然出現在新公司經營範圍内。
5月30日,一則《保定蓮池區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年産10000輛摩托車項目》顯示,長城汽車計劃累計投資5.56億元,躬身入局摩托車市場。
盡管尚未得到官方确認,仍可以判斷,長城要造摩托車這事八九不離十。因為,除了滿屏流出的長城八缸摩托樣車之外,長城汽車旗下專注發動機、變速箱研發與生産的子公司蜂巢易創聯席董事長鄭立朋,“碰巧”也是長城靈魂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進一步證實了,長城已經掌握了高端大排量摩托車制造核心技術。
長城的摩托局,箭在弦上,擇日即發。
真香市場要說主機廠造摩托,不算新鮮。
寶馬、本田、鈴木,包括吉利都是其中的好手。特别是本田,本身就是造摩托起家的。而吉利摩托也比吉利汽車早幾年入市,時下吉利旗下“錢江摩托”已與哈雷成立合資公司,把摩托産業做大做強的意思很明顯。
和上述列位比起來,長城似乎有點後知後覺,一頭紮進被戴了超30年緊箍咒的中國摩托車市場。
是的,官方禁摩超30年,涉及城市超200個。這樣的市場還值得長城再投資嗎?
真是大大出人意料。
以2021年為例,據工信部數據顯示,年度内中國摩托車銷量達2019萬輛,同比增長12.7%。這也是自2015年後摩托車“重返”2000萬輛的高度。
事實給出兩個信号:中國摩托車市場和中國汽車市場相當,同為兩千萬級的超級市場;中國摩托車市場受經濟和疫情的影響相對較小,增勢喜人。
難道禁摩禁了個寂寞?
禁歸禁,中國摩托車市場依然長期保持三個增長極。
第一極,禁摩區域之外,中國廣袤的城鄉市場。摩托車在這一級市場,具備交通工具和生産資料雙重屬性,受衆面甚至超過汽車。
第二極,一二線城市的小衆玩家。在摩托車入城證成為稀缺資源的禁摩城市,中高端摩托車就像中高端手表一樣,前者不是拿來代步的,後者不是拿來看時間的。它們是玩具,是個性化的标配,是身份的象征。
第三極,海外市場。現階段,中國造摩托車比中國造汽車更有全球競争力。連俄烏戰場,都少不了中國隆鑫摩托的影子。
2021年中國摩托車出口1193萬輛,出口金額453億元。30個國家摩托車出口量超10萬輛,其中,以墨西哥市場為最,高達142萬輛。海外市場一片欣欣向榮,甚至超過了國内市場。
長城汽車就是沖着這麼一塊大蛋糕來的嗎?也不盡然吧!
真實意圖邏輯似乎已經成立,資金、技術、市場都到位了,那這件事就值得參與。
然而,細節傳遞出不同的意圖。
據長城汽車摩托車制造項目書内容顯示, 5.56億元的資金分兩期投入,分别建成年産能5000輛摩托車的生産線,其中一期預計2022年6月份完成,二期預計2023年12月份完成,總共建成年産10000輛摩托車動力總成的生産線。
和長城造車,動辄4年1000億研發投入比起來。不足6個億的投入簡直就是毛毛雨,更重要的是兩期工程完畢,年産量也沒超過10000輛。
市場足夠大,産能卻足夠小,這個布局不要說掙錢,就連攪局都欠了力道。長城到底鬧哪樣?
魏建軍曾表示:這麼多年,有人投資房地産、有人投資金融,長城汽車從來沒有跨越過與汽車不相關的業務,我們一直在汽車領域深耕細作。
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
目前已知的是,長城造摩托車是大排量高端型,即至少是400c以上排量的車型。如果放在國内市場,最大可能性形成銷量的也僅在一二線城市。為這點銷量,長城折騰這麼一出動靜,不值當。所以,長城的眼光應該放在海外市場。
但是,以長城摩托車的産能布局,于千萬級的海外市場同樣是滄海一粟。
我們知道,長城汽車海外布局較早。但直到2019年,才被魏建軍定義為長城汽車全球化元年。這一年最明顯的标志是,長城汽車海外出口将瞄準歐美市場,全球汽車工業腹地。
WEY和歐拉兩大品牌成為出口歐美市場的主力軍。在最緊要的當下,長城汽車用高端摩托車為引導,樹立高端制造的企業形象,為汽車出口歐美市場的助力,不失為良策。這或将成為長城入局摩托車市場的中心理論。
另外,在長城與寶馬聯合成立光束汽車時,長城汽車方也坦誠談到,從長遠來看,長城和寶馬的合資,必然會給長城帶入先進的管理體制和經驗,全球化的人才渠道,以及全球生産、銷售經驗。
衆所周知,寶馬在摩托車領域頗有建樹。一旦長城于此有了布局,既然吉利和哈雷可以聯姻,那麼長城和寶馬為什麼不可以就摩托車再度合作呢?
由此,長城的全球化産業布局在寬度和深度上都尋求到了突破點。長城汽車的全球化影響力将得以提升和夯實。
萬變不離其中,長城造車全球化的目标沒有變,隻不過在實現目标的過程中,多了一些積極有效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