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大學城?近日,上海市委領導實地調研複旦大學科技園和同濟大學科技園建設,并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有關高校、區推動大學科技園建設的工作情況及意見建議,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雙創大學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雙創大學城
近日,上海市委領導實地調研複旦大學科技園和同濟大學科技園建設,并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有關高校、區推動大學科技園建設的工作情況及意見建議。
如今,許多國家都積極推進創新、創業工作,并把提升大學科技園的能級和核心競争力擺在重要位置。德國、英國、日本在這方面探索較早,他們是怎麼做的?
大學科技園作為科技、教育與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創新組織模式,最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1951年,在斯坦福大學副校長弗雷德裡克·特曼的推動下,斯坦福大學加強與工業界合作,創辦了斯坦福科技園。自此,大學的技術成果源源不斷地在那裡轉化為産品和産業。許多教師和學生經常帶着自己的成果在那裡創辦公司,斯坦福大學周圍也衍生出大批高新技術企業群,成為著名的“矽谷”。
斯坦福科技園是“學以緻用的研發中心”,是大學“走出象牙塔”與産業緊密合作的領路先鋒,其發展帶動了美國西部經濟的發展和騰飛,從而成為美國和世界各國紛紛效仿的創新模式。1960年,日本開始實施築波科學城計劃。1972年,英國在赫利奧瓦特大學建立第一個大學科技園,1975年劍橋大學創辦劍橋科學園。1974年,韓國建立大德科技園。
1980年以後,随着世界經濟的複蘇,大學科技園在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及地區得到蓬勃發展。1983年,德國依托柏林工業大學建立大學科技園——西柏林革新與創業中心。這一時期,新加坡建立了肯特崗科技園,印度建立了班加羅爾科技園。1990年,僅美、英、日、德、法等國家就建立了220個大學科技園。
20世紀90年代以後,大學科技園成為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徑和國家自主創新的重要基地,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提升高新技術産業競争力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目前,全世界範圍内已有各類大學科技園數千個。
提供衆多就業機會
慕尼黑是德國第三大城市,是巴伐利亞州的首府。慕尼黑高新科技園區是德國電子、微電子和機電方面的研究與開發中心,被稱為“巴伐利亞矽谷”。1984年,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會共同投資成立慕尼黑高科技工業園。1990年,園區面積擴展2倍。1992年,園區投資建設了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大樓。
慕尼黑科技園有着日漸成熟的中介服務體系。政府專門成立了慕尼黑高科技工業園區管理招商中心,隸屬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會,代表政府對進區企業提供全程服務。到20世紀末期,德國政府在34個工業部門設立了96個聯合研究會,将研究成果在整個行業推廣使用。這些中介服務組織推動了科技園區創新進程,促進了科技成果的創造和轉化。
慕尼黑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慕尼黑理工大學等都為慕尼黑高科技工業園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這些學校的教學研究機構與科技工業園企業保持着密切的聯系,幫助企業進行研發,又推動了科研成果的轉化。慕尼黑市所屬的許多研究機構,如位于加爾青的邁克斯普朗克等離子研究所、位于紐倫堡的輻射與環境研究會、位于奧伯法芬霍芬的航空航天研究所等都在慕尼黑的近郊。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會所屬的十幾個研究所和研究部也都聚集在此。
據統計,德國入園企業孵化平均成功率超過90%。園區管理部門一般定期發布新科研成果和項目,或者舉辦各種展覽會以便企業交流選擇。德國科技園和孵化器聯合會在此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為會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周到的服務,在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架起了有效的溝通橋梁。
德國政府支持大學科技園發展一個重要目的是促進就業。實踐證明,高度發達的科技園确實為德國提供了衆多的就業機會。在德國目前失業人數較多的情況下,衆多新企業的孵化成功,使得很多尋找就業機會的人從中受益。如在慕尼黑科技園區聚集着600多家公司生産電子元件和電子系統,為2400家公司提供産品,創造了許多工作崗位。
德國人認為,大學是培育科研人才,創造科研成果的源泉。離開了大學,任何一個科技園區都成為無源之水。德國300多所高等院校大多參與了各類科技園、孵化器或成果推廣中心的工作并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很多教師和科研人員同時也是高科技公司的骨幹力量。
形成濃厚的企業文化
英國劍橋科技園位于英國東南部的劍橋郡,其經濟發展創造了“劍橋現象”。這種以高科技為核心的創新的經濟增長方式,保持了劍橋地區長期的發展活動,并成為英國新經濟中樞的主要組成部分。
上世紀60年代,英國威爾遜工黨政府提出改善大學在國家産業活動中對創新的貢獻的施政方針。但是,由于劍橋市政府對工業的消極态度,科技成果産業轉換緩慢,高技術産業未能在劍橋發展起來。直到上世紀60年代後期,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展的例子促使大學實驗室和研究機構的負責人認識到科學與高技術産業的密切關系。10多家企業從大學實驗室衍生出來,在劍橋第一次形成了以技術為基礎的公司浪潮。1970年,劍橋大學聖三一學院在離市中心3英裡的城市西北角規劃出了24英畝土地,建立劍橋科學公園,利用學院傳統的科學和創新優勢,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随後,劍橋大學成立沃夫森産業聯絡辦公室,協調和服務各院系、研究人員建立同産業界的合作,從技術咨詢、市場分析、牽線搭橋到代拟具體的合同條款等全方位服務,從而導緻了相當數量的高科技企業的衍生,形成了科技園區的第二次公司創業浪潮。
1984年,聖三一中心成立,為科技園區的公司提供了會務場所、用餐設施,為在此工作的人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合資企業、區政府辦公地和英國政府的合資企業開始搬進科技園區内。到1987年,這片130英畝的土地上集中了近500家高新技術企業,為4000多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年産值以數億英鎊計。
20世紀90年代,受經濟全球化浪潮影響,知識經濟初露端倪,IT行業促生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劍橋科技園又得到了飛速發展。今天,以劍橋大學為中心的科技園區重新給英倫三島注入活力,園區半徑圍繞中心城區迅速擴大至15英裡,有1600家高科技企業坐落其中,吸納就業人口4.5萬人。
專家認為,劍橋科技園區之所以蓬勃發展,關鍵是建立了自己的獨特的生态系統:一是有頂級的大學科研支持;二是商業化濃厚的企業文化;三是穩定的社交網絡文化,使大學和企業,學生和創投者緊密地結合起來;四是衆多成功的案例吸引着年輕的學生投入創新創業;五是大學與商業機構的合作,為創新創業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
此外,園區配套設施的完善也極大地幫助了小企業發展,改變了普通人心中科技園區的形象——科技園區不是高科技商人聚會的場所,而是彙集各路創業高手、書寫科技神話的熱土。劍橋園區有着英國最好的物流服務,還有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歐洲最好的會計事務所和産業律師,距離世界金融中心倫敦也不是太遠——中小企業的上市融資也很方便。
走出“科學烏托邦”
日本築波科學城是日本政府在20世紀60年代為實現“技術立國”目标而建立的科學工業園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築波科學城遇到了瓶頸,後在20世紀90年代通過“新築波計劃”,才重獲新生。築波科學城的再創階段從制度變革起步,旨在削弱國有研究機構的制度惰性,更順暢地連通科學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商業化生産之間的紐帶,讓築波科學城從純粹的“科學烏托邦”中走出來,與産業、城市,乃至市民都建立更緊密的聯系。
因為聚集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技術開發機構,築波科學城每年會産生大量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成為新知識、新創造、新發明的誕生地。科學城内的教育、研究、開發機構也與日本國内外的研究機構保持日益密切頻繁的交流關系,在築波科學城内召開的國際會議逐年增多,吸引的長期和短期國外研究人員與日俱增。不僅以“築波研究支援中心”、“茨城沙龍”、“築波大學尖端跨學科領域研究中心”等機構為主體,超過100家非正式研究交流組織頻繁開展研究交流、技術交流活動。
築波科學城作為日本技術信息網絡的重要節點和對内對外信息交流的窗口,特别瞄準日本傳統科研體制的一些弊端,深入改革。例如,獨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共有23個研究中心、22個研究部門、2個研究系、7個研究實驗室,職工總數達3200人,是日本最大的科研單位。通過科研所合并即法人化改革,增強了研究所對人、财、物等資源運用的靈活性,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施行聘任制,研究所特别重視戰略和效率,通過組織、個人評價、産學官評價來評定科研成果,利用企業孵化器來促進成果轉化,發明專利所得的專利費在100萬日元時50%歸個人,超過100萬時,個人可得20%。在改革後的體制支撐下,産業綜合技術研究所以追蹤研究國際先導技術為使命,并以促進技術的産業化應用為績效考核标準。
在築波科學城,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的成果不是懸挂在象牙塔内的寶物,而是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向社會各界,尤其是向企業展示,給予企業某種靈感的準公共産品。在不違背知識産品專利保護的法律條件下,築波科學城每年通過召開國際科技博覽會、國有研究機構成果展示會,以及每年4月召開的科學技術周等活動,把科技成果反饋社會,成為日本國内科技成果反饋社會的典範。
(吳越 綜合自中國社會科學網、搜狐科技、園區世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