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翼 周大軍 通訊員 朱軍):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基礎。在過去的200年間,化石能源的快速消費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和經濟發展。然而,來自2015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在不考慮能源進口和未來勘探發現的情況下,按照當前的開采和消費水平,中國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三大化石能源将分别在30年、11.9年和25.7年後消耗殆盡。
常規能源儲備呈現不足,同時,在國際上,我國也面臨着巨大的節能減排壓力。
而從湖南來看,我省也是個能源消耗大省,近年來,湖南同樣面臨資源緊張、環境污染等諸多難題,需要大力發展新能源。為此,湖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産業發展的政策和法規,如《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産業新能源産業發展專項規劃》等。
“在化石能源走向枯竭的大背景下,風能、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産業迅猛發展。”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處長劉炳良向記者介紹。
如何面對當前世界越來越嚴重的能源危機?如何在新能源的發展上做好文章?這成了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領導和教職工一直思考的問題。
老師在太陽能電站前對學生教學指導
調整專業 “風光”專業對準市場新方向
其實,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原先是一所以煤炭專業為主,涵蓋35個專業的高職院校。但早在2007年,湖南的煤炭産業還十分紅火的時候,學校黨委班子就已經預感到了危機:湖南煤炭貯存條件差,容易發生災害,效率又低,總有一天會退出曆史舞台。于是,從2009年開始,一顆專業改革的決心就已經在學校黨委班子裡生根發芽。
太陽能科技館内展示的模拟光伏建築一體發電系統
太陽能工程學院院長黃建華展示學生自主設計的太陽能産品
在科技館亮相的,還有保利協鑫、英利集團、天合光能等光伏大佬企業的“金字招牌”。而皇明太陽能、興業太陽能、共創光伏等企業也為科技館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或産品支持與幫助。
“這些都是我們的校企合作單位,學校的定位就是要瞄準具備國内前十強的能源企業。”學校太陽能工程學院院長黃建華告訴記者。“通過校企合作,企業不僅給學校提供了最先進的技術支持,學校也為企業補充了大量的技術人才。”
近年來,通過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學校先後與60多家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與德國公司合作辦學,開展德國“雙元制”湖南本土化實踐;與江西晶科能源、廣東明陽風電等37家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開辦了“晶科”、“明陽”等企業訂單班;與企業共同建立校内外實訓基地38家,頂崗實習基地15個,校外師資培訓基地7個,校外企業參與了15個專業的專業教學,實現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發展。
“之前的新能源企業,要在學校招人,都隻能找相近專業,然後企業進行再培養。”副校長黃霞春表示,“通過專業上的轉型,我們可以直接輸出與新能源直接相關的人才,這對企業來說十分受歡迎。”
近三年來,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牽頭建成了湖南省光伏發電系統檢測與認證中心,該中心為湖南省内光伏電站并網進行檢測與許可認證,填補了湖南省中小型光伏電站無序并網的空白。
同時,學校建成了湖南省光伏發電系統優化與技術服務中心,以及具備光伏發電系統設計、光伏電站建設資質的太陽能科技公司,優化設計的研究成果能提升光伏發電系統5%-10%的發電效率,減少光伏電站3%-6%建設成本,使湖南光伏電站每年增收上億元、建設成本節約兩億元以上。
湖南省光伏發電技術研發中心的建成,在光伏電站運行監控、電能質量控制、能量管理與預測、智能微電網多電力源匹配技術、光伏電站故障自診斷技術、光伏自動發電控制技術等領域取得多項創新成果,有效地解決了光伏電站對電網沖擊、智能微電網電力源兼容等多個技術難題。
“作為新能源特色鮮明的高職學院,學校提出打造湖南新能源産業人才培養核心基地、湖南新能源技術研發與推廣中心、湖南新能源信息中心這三張名片,培養了一大批新能源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以适應能源産業轉型升級要求,有效支撐新能源産業發展。正是因為學校找準了定位,着力打造三張名片,才讓學校發展與産業發展之間有了更加緊密的聯系。”校長羅先進說。
學生受益 工匠能手練得一身好本領
學校的快速發展,最受益的還是學生。
今年5月底,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康尼”杯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安裝與調試賽項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來自全國2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51支代表隊共255人參加了比賽。
代表湖南省參賽的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張祥、滕東和楊世名三人,為湖南省和學校捧回了團體二等獎的好成績。
張祥演示光伏組件跟蹤系統
在學校五樓的實訓室裡,張祥一邊操作光伏組件跟蹤系統一邊向記者介紹,“電池組件一直有發出光照,而這套光伏組件就像一個向日葵,會跟蹤光照的位置和方向,這樣的設計,就是要讓太陽能組件更高效率地吸收太陽光,提高發電效率。”
張翔說,這次全國技能競賽,除了考核學生風光互補發電供電裝置和供電系統的硬件安裝、軟件編制與調試及運行監控等方面的綜合實踐能力外,還注重考核學生的應變能力及團隊協作、安全意識、心理素質等職業素養方面的能力。
“如果我們的配合和臨場發揮更好一點,完全可能拿到第一名。”張祥笑着表示。
其實,為了參加比賽,指導老師黃建華、張清小及學生張祥、滕東和楊世名都投入了很多精力,從南京比賽回來,已經大三的張祥就馬上面臨畢業了,雖然之前因為一直準備比賽沒有去找工作,但張祥依然自信滿滿。
“我大一時就在浙江一家光伏企業實習過三個月,感覺這個行業人才缺口很大,現在,我身邊同學基本上都找到了對口的工作,我相信我也沒問題。”張祥說。
學生張祥的信心不是沒有道理。這幾年,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太陽能技術應用研究所及光伏專業群教學團隊帶領學生建設了江西峽江太陽能屋頂電站、湖南省語言文字測試中心太陽能屋頂電站,還參與校園太陽能熱水工程建設,安裝了校園太陽能路燈和太陽能光伏樹等。“學生掌握了技術技能,才能符合企業的用人需求。”黨政辦主任周金玉向記者表示,“現在幾乎每個大型光伏和風能企業都有很大的人才缺口,有的企業一來學校,一口氣就要四、五十個的新能源專業的畢業生。”
優異的學生競賽成績,不僅得益于學校在教學設備和專業建設上的大投入,也同時得益于學校在教育教學改革和校園文化建設上的大膽創新。
近年來,學校創造性地探索了專業星級管理模式,構建了教學質量診斷與改進機制,推動專業建設水平和教學質量提升;依托“光伏發電系統控制與優化”湖南省工程實驗室,構建了省級工程實驗室管理機制,推動科研服務能力提升;創新教師管理制度,實施教師成長工程,推動師資隊伍水平提升;創新學生管理制度,構建示範班級創建評比機制,推動校風學風建設;創新學生素質培養制度,實施學生“千日成長工程”,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全方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整套治理能力體系确保了學校内部的高效運行,激發了辦學活力。
“我們一直在思考,作為一所以新能源專業為主的高職院校,我們學校的文化到底是什麼?”副校長黃霞春表示,“校訓‘明理知行,精工緻遠’,已成為理工師生的精神追求。”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培育了具有理工特色的“廉•誠•愛•綠”校園文化,主題活動豐富多彩,建成了一批省内知名的校園文化品牌項目--“君子蓮”大講堂、“課前一分鐘”演講、畢業生愛心傳承工程等。
大一學生阮鳴丹進行“課前一分鐘”演講
高質量的學生也給了校長羅先進高度的信心。他告訴記者,現在,學校的學生就業率在95%以上,對口就業也在80%以上。2016年,是湖南省“十三五”開局之年,根據湖南省“十三五”規劃的戰略部署,在“十三五”期間,湖南省将大力推動湖南能源結構清潔轉型。風電方面,前期重點開發湘南、湘西等地區風電資源,後期根據技術進步逐步開發洞庭湖風電資源;光伏發電方面,重點發展分布式光伏,适度建設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等地面光伏電站。此外,在生物質能、地熱能利用、頁岩氣開采方面,湖南還将開展前期研究。
“湖南的光伏企業從2009年數十家,到現在的數百家,可以說發展迅速,産值已經翻了幾百倍。我們堅信市場的未來,堅信新能源必将取代化石能源,堅信人類需要青山綠水。”校長羅先進說,“現在,學校的光伏專業發展勢頭很好,接下來,學校還要集中精力打造風電專業。學校隻有建成最好的專業群,才能讓學校從對接服務産業發展,向提升引領産業發展邁進,才能踐行好把解決能源問題作為師生的使命的莊嚴承諾。”
學生在實驗室裡讨論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