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母嬰
/
嬰兒鵝口瘡多大能好
嬰兒鵝口瘡多大能好
更新时间:2024-11-26 14:44:06

嬰兒鵝口瘡多大能好(嬰兒鵝口瘡該如何護理)1

什麼是寶寶鵝口瘡

鵝口瘡是一種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發于新生兒和嬰幼兒。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膚、腸道、陰道寄生。由于孩子入口的東西不幹淨:乳具消毒不徹底、乳母的乳頭不幹淨、照顧孩子的人手不幹淨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污染,對于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兒或小嬰兒都容易引起鵝口瘡的産生。尤其是孩子已經會吃手、吃身邊的一些物品,很容易使得鵝口瘡反複感染發作。鵝口瘡也見于營養不良、腹瀉、長期使用廣譜抗菌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孩子,也有的新生兒是經過産道分娩感染的。

寶寶鵝口瘡該如何護理?

1、制抑菌素。

如果寶寶沒有出現其他身體異常或者鵝口瘡比較小的話,家長可以先嘗試自制抑菌素控制鵝口瘡。抑菌素的制作方法簡單,将制黴菌素磨成粉末,然後與魚肝油滴劑混合即可制成。制成後塗抹在口腔創面上,每4小時使用一次。鵝口瘡症狀嚴重的寶寶要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藥物。一般情況下,連續使用2~3天病變即可消失,但仍需繼續用藥數日,以防複發。同時母親也應用小蘇打液清洗乳頭,以免重複感染。停用抗生素如果病兒有長期服用抗生素的曆史,應盡快停用抗生素,這樣可以扶植正常的口腔菌群,以抑制黴菌生長。

2、衛生清潔就可以,過猶不及非好事。

平時要注意保持寶寶餐具和食物的衛生,奶瓶、奶嘴、碗勺等要每天煮沸消毒,大人不宜使用寶寶的碗筷,用口嚼爛食物再喂更是要不得。母乳喂養者每次喂奶前,母親應先洗手,清潔乳頭。雖然說寶寶的用品要注意衛生,但是過度處理寶寶用具就會導緻寶寶對外界的抵抗能力下降。比如所有餐具、衣物都用消毒水消毒,不讓孩子接觸外界等,就屬于矯枉過正。在“無菌環境”中成長的寶寶,可能出現腸道内正常菌群失調,造成鵝口瘡久治不愈,甚至引發其他疾病。

3、患上鵝口瘡,飲食清淡營養足。

寶寶在患上鵝口瘡期間,要注意選擇易咀嚼、包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比如是肉類、蛋類和大豆類,并适當提高每天維生素B和C的攝入量,比如是如奇異果、蘋果以及各類新鮮蔬菜等等。用弱堿性溶液如2%—5%碳酸氫鈉(小蘇打)清洗塗擦冰硼油(中藥冰硼散做成糊狀蜜劑)制黴菌素混懸劑等效果良好,加強營養特别适量增加維生素B2和C。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雅培奶粉會導緻早熟嗎
雅培奶粉會導緻早熟嗎
今年9月初,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一則行政處罰信息,雅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因發布違法廣告,被罰款20萬元。被罰款的原因,是雅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21日在其京東平台網店“雅培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直播間開展了“超閃CP...
2024-11-26
懷孕期間是不是一定要喝孕婦奶粉
懷孕期間是不是一定要喝孕婦奶粉
首要要清楚的是孕婦奶粉是什麼,一定要喝嗎?孕婦奶粉是幫助孕媽在孕期補充各類營養元素,但并不是必要的,孕婦奶粉含有的營養元素都可以從日常的飲食中獲取,營養不足的孕媽可以喝,營養充足的不用喝。哪類孕媽需要喝孕婦奶粉?1、孕期妊娠反應嚴重到影響正...
2024-11-26
寶寶奶瓶需要多久換一次
寶寶奶瓶需要多久換一次
市場上常見的奶瓶有塑料奶瓶、不鏽鋼奶瓶和玻璃奶瓶,由于奶瓶的材質不一樣,它們的保質期也會不一樣,那麼嬰兒奶瓶多久更換一次比較好呢?玻璃奶瓶基本上是可以無限期使用的,而不鏽鋼奶瓶是有保質期的,使用食品級不鏽鋼材料的一般是5年左右。相對來說塑料...
2024-11-26
刺少适合兒童吃的魚
刺少适合兒童吃的魚
我家姑娘從小喝魚湯,除了鲫魚湯,就是黃骨魚湯了。其實我個人更偏愛黃骨魚,刺少,肉嫩。小的時候,炖好魚湯,吃掉魚肉以後,用漏勺漏掉湯渣,剩下的魚湯,切兩個番茄扔進去,再煮上點面條,閨女超級喜歡吃。經常炖魚湯,來來回回都是那些配料,直到有一次,...
2024-11-26
懷孕以後能吃木瓜嗎
懷孕以後能吃木瓜嗎
懷孕為什麼不能吃木瓜?木瓜在女性心目中絕對的是好東西,但是對于已經懷孕的人來說,絕對的是不能夠吃木瓜,因為木瓜含有大量的一種女性荷爾蒙,幫助子宮收縮來月經,為了自己以及寶寶的安全還是不吃為好。孕婦能不能吃木瓜木瓜是古代人們用來堕胎的食物。因...
2024-11-26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