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三大無酒精飲料:咖啡、茶、可可。這三種飲料都是植物飲料。
首先,我們來說說咖啡。
一說咖啡,有一個跳不過的坎,那就是星巴克。
星巴克是一家國際咖啡連鎖公司,光在中國,就有2000多家連鎖店。
星巴克在1971年成立,當時它還是一家隻有6個店鋪,主營咖啡豆和速溶咖啡的小店。它的創始人舒爾茨在1984年加入星巴克,經過不斷改革和叠代,将星巴克從美國西雅圖推上了世界舞台。
星巴克的英文名叫starbucks,這個名字來自于美國小說家麥爾維爾的小說《白鲸記》,小說裡有一個大副,名叫starbuck,每當遇到危險的時候,starbuck就會氣定神閑地沖上一杯咖啡,在甲闆上慢品慢飲,等咖啡喝到見底了,他就會站起身說“有主意了”。
星巴克将名字命名為“starbucks”,意思就是沉迷喝咖啡、會喝咖啡的人,換句話說,就是咖啡發燒友。
如果仔細看,咱們會發現星巴克的商标圖是一個長發美人魚。這個長發美人魚名叫塞壬,是希臘故事裡的海妖。傳說隻要塞壬一唱歌,海上的水手就會被迷惑,自動送上門讓賽壬享用。
星巴克咖啡的魅力,就像海妖塞壬一樣,總是讓人忍不住被迷惑,這種魅力,是世間罕有的。
有人不禁要迷惑了,咖啡并非産于中國,但是星巴克卻能在中國開上2000多家連鎖店,讓無數咖啡愛好者趨之若鹜,可是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土飲料——茶,在中國的土地上卻沒有一個像樣的品牌,這不是個天大的笑話嗎?
如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喝茶分為兩類,第一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另外一種茶就是指“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這二者的區别就在于前者是為了滿足身體需要,後者是為了滿足精神需要。
但其實咱們的祖先飲茶有四個過程:首先是生吃當藥用,接着熟吃當成菜,然後烹煮當成飲料喝,最後才是将茶進行沖泡,用于品飲。
唐代茶學家陸羽撰寫了世界上第一本茶葉百科全書《茶經》,《茶經》明确記載,茶始源于寺廟當中,在唐代成為上層貴族所追求的盛事。于是關于茶,就有了“盛世喝茶,亂世飲酒”的說法。
在古代茶飲的制作過程主要分為:制茶——碾茶成沫——燒水——加鹽、茶攪湯——佐茶。
在宋代流行鬥茶,主要是比湯花、泡沫和味道。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當中,編劇将故事背景默認在了北宋,劇情中就有不少烹茶的畫面出現。
在宋代流行皇家茶餅,即龍團鳳餅,主要用于自給大臣和後宮使用。到了明朝,茶有茶餅轉變成散茶,也是到了明清以後,茶葉才算真正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陸羽提出了烹茶三沸水的概念:一沸魚泡四起,就是水要沸騰之前,從鍋底出現像魚泡似的小氣泡,但不活動;二沸泉湧連珠,這是最佳的泡茶水,說的是鍋底的氣泡從緩慢的魚泡變成急促的蓮珠,并且不斷向上吐露;三沸波浪翻湧,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漲水、滾水,這時候的水就是老湯,已經不适合用來泡茶了。
泡茶的水和茶葉也有品質好壞之分,烹茶的水上者為山泉,次者是江河,而末等則是井水。如何分别茶葉的好壞呢?長在亂石上的茶,就是我們所說的上等茶,這種茶含有微量元素;長在粒壤裡的茶是中等茶,粒壤,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石谷子地;而最末等的茶,是長在肥沃土地裡的茶。
人們根據茶道烘焙藝術,将茶分為6大類:綠茶,也就是不發酵的茶;青茶,是半發酵的茶;紅茶,是全發酵的茶;黑茶,是反複發酵的茶;白茶,是野生茶;而黃茶,指的是綠茶的壞茶。
在中國之所以沒有具有代表性的茶品牌,其實是因為所有的品牌都隻有一個名字,那就叫中國茶,不論是雨前龍井、普洱或者毛尖,他們都是中國茶。
可可,這個名字很娟美,但是可可的果實看上去并不像味道那麼醇美,它們像一個個蛋卵一樣,緊貼着可可樹生長,一個個都是如此敦厚而樸實。
可可原産于美洲,可可種子曾經一度是交易貨币,被叫做“可可呼脫力”。16世紀,歐洲人來到美洲,他們發現了可可的美妙之處,于是将其加工制成巧克力。
在美國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人們對于可可制成巧克力如癡如醉,他們把能進入巧克力工廠參觀看成是一種幸運,因為巧克力帶給人的感覺就是美好。
著名巧克力品牌德芙,作為巧克力界的翹楚,承載了人們傳遞情感、享受美好瞬間的美好願望。每當到了情人節,送給愛人一盒德芙巧克力,已經成為一種流行趨勢。這就是可可帶給世界的美好。
在這三種飲料中,我最喜歡茶,當然,我是中國人,喜歡自己祖先做出來的東西,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茶是這三種飲料中最有内涵、也最健康的飲料。
咖啡和可可多用于休閑,咖啡喝多了傷胃,可可吃太多容易長胖,隻有茶,是越喝越有氣質,提神卻不傷身。怎奈我就是俗人一個,喝茶喝不出道,隻是“性本愛飲茶”而已。
(本文由多肉小娘子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