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的力量主題來源?一個名字,代表了一份心願,一個象征許多新教育的教師都會為自己的班級取一個名字,把自己和孩子的夢想融進這個名字中,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種子的力量主題來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種子的力量主題來源
一個名字,代表了一份心願,一個象征。許多新教育的教師都會為自己的班級取一個名字,把自己和孩子的夢想融進這個名字中。
6年前,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教師郭麗萍将自己帶的一年級班級命名為“向日葵班”,從此,開始了帶領孩子“向着明亮那方”的前行。6年來,郭麗萍在“向日葵班”堅持以晨誦開啟一天的美好生活,在全學科的共讀、共寫中為孩子的人生奠基,開發“兒童講堂”課程,鍛煉學生的演講表達能力,探索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經過6年的實踐,“小葵花”們取得的進步與成績令人感歎:全班40名學生共有30餘篇文章公開發表,區級以上獲獎160餘人次,在演講、科技、信息技術等市級、國家級比賽中獲獎證書百餘張……6年來,這位普通的教師也交出了一份同樣不普通的成績單:先後獲得海澱區“世紀杯”評優課一等獎、學科帶頭人評優課一等獎,北京市閱讀教學評優課一等獎,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等,她編著的《和學生一起成長》《一間小教室、十個大行動》《長翅膀的課程》等著作也陸續出版。
在驕陽似火的6月,孩子們迎來了畢業典禮。這是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郭麗萍帶領她的“小葵花”們以生命叙事的形式向前來參加“海澱區新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會”的嘉賓展示了他們6年的成長與收獲。
“向日葵是一種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植物。雖然普通,向日葵卻有大大的夢想,那就是永遠向着明亮的那方。”新教育實驗發起者朱永新教授在緻辭中這樣诠釋“向日葵班”的含義。他每學期都會來到這個班級,和孩子們、郭老師以及其他任課教師一起交流,所以,他對這個成長中的班級有更多的了解。
他告訴記者,郭老師非常普通,她曾經是北京的一名鄉村教師。她自己也常常說,她不是特别有靈氣的教師,不屬于那種一點就通才華橫溢的人。在教室裡的這群孩子,也是普普通通的孩子,而學校也不是北京最牛的名牌學校,班級的學生并沒有經過挑選,基本都是随機編班。
“他們就是一株株普通的向日葵,站在教育的廣袤田野裡,幾乎沒有人能夠認出他們,但是,當一朵花真正以自己的命名為使命,就會看見不一樣的陽光,綻放不一樣的美好。6年來,每學期我都會來到這裡,看看向日葵生長的情況,參加他們的期末慶典。每一次,我都看見向日葵的拔節,看見他們朝向陽光的努力,看見他們變得越來越美麗的模樣。”看着這群綻放生命光彩的孩子,朱永新難掩欣慰與詩情。
海澱區自2012年加入新教育實驗以來,湧現出一批優秀學校與教師,首師大附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該校校長宋繼東說,新教育激發了教師的職業熱情,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讓師生在共讀、共寫、共演中逐漸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中國教育報》2018年07月02日第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