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說過:“順境中的好運,為人們所希冀;逆境中的好運,則為人所驚奇。”
誠然,一個人的不幸,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入錯了圈,交錯了友,或者是隐藏在暗處的人,就像蚊子一樣,冷不丁冒出來咬你一口。
唐朝末年,才高八鬥的羅隐,和李商隐、溫庭筠,合稱“三才子”,卻遇到了“十次科考不中”的怪事。青春一晃就過去了,人生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為什麼羅隐屢戰屢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有人在暗中搗鬼,讓他的好運敗光了。
以史為鑒,如果你遇到以下五種人,不管是誰,早點遠離,留住自己的好運。
01
看不慣你的人,會踩着你。
大中十三年初,羅隐早早來到長安,從容地走進考場。
當考官把試卷發下來時,他發現題目超級簡單,于是大筆一揮,文章就做好了。
學生們都在埋頭做題時,羅隐已經交卷了。
考官問:“怎麼如此神速?”
羅隐回答:“區區試題,何足費時?”
當羅隐離開考場後,他的試卷被随手丢到水缸裡。考官們認為,這樣的才子,不應該中進士。
一個人再優秀,都不能讓所有的人都欣賞。你的努力,會變成某些人眼裡的“瞎努力、裝腔作勢”。
在社會上,看不慣你的人,隻會說一些貶損你的話,和你擡杠。哪怕你拿出金牌,對方還是會認為“假的”,說一句“你自己做的吧”,讓你百口莫辯。
02
阿谀奉承的人,見不得批評。
經曆了一次失敗後,羅隐開始反思自己,并且在第二次考試中,冥思苦想,洋洋灑灑寫下萬字。
滿意為,看在“态度誠懇”的面子上,也會高中。不料,文章的内容,對苛捐雜稅的問題,單刀直入,引起了考官們的“慌亂”。
想一想,考官們習慣了在皇帝面前歌功頌德,忽然冒出一堆批評的意見,可能會導緻龍顔大怒。因此,羅隐的文章被壓下去了。
在單位上,我們常常遇到喜歡拍馬屁的人。如果你和他交往時,指出了錯誤,他馬上會厭恨你,并且和上司一起來打壓你。
阿谀奉承的根本目标,就是保持一團和氣。有不同的聲音,必須掩蓋下去。善良耿直的你,無疑就是被掩蓋的對象。
03
貪圖美色的人,以貌取人。
羅隐第六次參加科考時,有人傳話給他:“相貌醜陋的人,如果做官,會影響朝廷的威嚴。”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羅隐去拜訪過宰相鄭畋。
鄭畋的女兒,對羅隐非常仰慕,于是悄悄躲在屏風後,看他的樣子。當看到一張醜臉之後,就不再仰慕了。她還把自己的心路曆程,告訴了外人。從而,影響了一部分人的審美觀。
因為外表醜陋,導緻運氣變壞的,還有三國時的龐統。他滿懷期待地找到劉備,希望有用武之地。劉備卻百般挑剔,要不是諸葛亮極力挽留,龐統就難有出頭之日了。
比羅隐幸運的是,龐統治理地方有方法,逐步改變了劉備對他的看法,最後得到了賞識。
農村有句罵人的話:“狗眼看人低。”
臉上有傷疤的人,不代表“兇神惡煞”,也許是一個熱心人,在救人的時候,受過傷;臉上有斑點的人,不是不美,而是斑點被人故意放大;天姿國色的人,不一定很美,也許是“美人計”裡的黑心人。
如果你的樣貌不是特别好,遇到以貌取人的人,應該走遠點,他不可能看好你。
04
隻懂享樂的人,從來不居安思危。
連續多次落榜的羅隐,靜下心來,寫了一本書——《讒書》,主要記錄了當朝的一些弊端,地方的一些現狀。
當他把書稿拿出來,給大家閱讀之後,轟動了京城。
帶着“名氣”去參加考試,應該有勝算。但是他仍舊落榜了,因為京城裡的官員,需要享樂,從來沒有考慮到民間的疾苦。
唐朝在走下坡路,但是官僚們奢靡的生活,一直在上坡。
所有的人,都知道,羅隐是中流砥柱,但是誰都不願意去拉一把。畢竟,随大流,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官僚們的真實态度。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那些享樂的人,在走向消亡,你和他們交往,就是毀掉自己。如果他們拒絕你,反而是幸運的。
05
心胸狹隘的人,見不得别人好。
羅隐第九次參加科考,終于把文章擺在了皇帝的面前。
皇帝眼前一亮,終于看到不同的建言,聽到了不同的呼聲。但是大臣們站出來反對,說:“羅隐雖才,但無父無君,還望三思。”
皇帝問:“為什麼這樣說呢?”
大臣說:“這個羅隐,寫了一句‘争奈楊妃解笑何’,這不是笑話皇上嗎?”
楊貴妃,美若天仙,但是也給唐朝帶來了很多的困擾。也有人把她和安史之亂聯系起來。
當年,李白寫下一句:“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把楊貴妃和趙飛燕相提并論,遭到了楊國舅等人的厭恨。
沒想到,若幹年之後,羅隐敗在同一個問題上。可見,心眼小的人,看啥都是“壞事”,雞蛋裡可以找到骨頭。
06
當然,遇到讓你走厄運的人,不要自怨自艾,放棄人生,要逆向生長。
羅隐放棄科考之後,天下大亂,唐朝敗亡。他遇到了錢镠,受到了重用,人生的後半段,有了舞台。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去靠近有光的人,你才會發現人生的曙光;和尋找光芒的人在一起,你就是遇到了知音;努力幫助人生暗淡的人,你自己會灼灼放光;發現方向錯了,換一條路走,也許就順了。
心理學家大衛·波萊曾說:“在碰到有毒的人時,請速速遠離,越遠越好,不要讓自己陷于絕境。”
願你我,走對路,跟對人,做對事。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