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六一天使兒童醫院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對多動的幼兒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引導和教育:
1. 用愛心交換信任
陶行知先生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愛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開始。我關注着松松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動與他交流,後來我發現他其實是很喜歡老師的,和他交流得多了他也會主動與我講話了,後來我在上課或活動時,發現他開小差亂動時,隻要走到他身旁,或是微笑的與他講,他能夠馬上不亂動了。
2. 用細心發現亮點
我們作為幼兒教師,要善于發現多動症兒童 “閃光點”。在教育、觀察中,我發現松松是個很有禮貌的孩子,每次他需要什麼東西時總是親熱的叫:“老師,我想......”而我們班其他的小朋友幾乎都沒有叫“老師”的習慣,而且每次我給他發水果他都要回答一聲“謝謝!”而許多孩子做不到這一點,我就利用這些教育契機,表揚肯定松松的同時,也教育其他孩子要懂禮貌。
3. 用耐心期待蛻變
多動症孩子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自控能力差,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經常會出現反複動搖現象,因此多動症兒童的轉化工作不是一次兩次教育引導就能奏效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⑴ 與家長加強交流,我把松松的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多溝通,通過家庭和幼兒園雙向對他進行教育。
⑵ 教育目标要切合實際,适度。對多動孩子不應苛求過分安靜,不要制定過多的清規戒律,而是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⑶ 加強自制力的訓練。在一日活動中,利用一切機會訓練其自制力。松松經常把書本和玩具亂丢,不懂得歸位放好,我就帶他撿起來并整理好。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他扔東西的毛病也改善了很多。
⑷ 加強注意力的訓練。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時影響其他同學的正常活動,因此我把他的座位 安排在 老師容易顧及的地方,在各項活動中培養他的注意力,特别是在操作活動(如折紙、系鞋帶)中,督促他集中精力完成任務。逐步培養其耐心、專注的習慣。
很難達到孩子的思想
通過兩個月的家庭、幼兒園的配合教育訓練,松松各方面都有了一些進步:開始去習慣集體生活,上課坐姿有所改善,動作協調性有了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高。當然對一般幼兒來說,這些幾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對他來說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了。由于多動症幼兒的改變是需要一個很長時期的,短短兩個月是不夠的,但我想,隻要繼續配合,針對情況适時調整教育目标,相信松松會成為一個聰明、懂事的孩子。
活躍的小男孩
幼兒多動行為的對策研究
通過對上述案例的分析,我得出了在針對幼兒多動行為的矯正過程中,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正視和分析幼兒的心理特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态及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同時,采取适時、适度、适量的教育措施加以引導。
2.了解、洞悉幼兒發生多動性行為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引導。切不可用訓罵、諷刺等不正确的方式,一味地責罰幼兒。教師、家長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态,以耐心說服、引導教育為主,采取積極正面的教育方式,從而達到矯正幼兒多動性行為的目的。
3.教給幼兒一些表達情緒的方法,幫助幼兒學習控制情緒,培養幼兒的自我調節、自我控制能力。例如:設計專門性的情感教育活動,創設一系列的沖突情境,讓幼兒實際面對這些情境做出恰當反應,對幼兒進行情緒控制的模拟和實際訓練。
4.發現優點,淡化缺點。采用多鼓勵、少批評的賞識教育,可有效避免多動性行為的發生。例如:平日裡要善于觀察,努力發現幼兒身上的閃光點,找出優點,對其優點或進步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利用對其優點的鼓勵來淡化不良行為習慣;
5.提高家長對幼兒多動性行為危害性的認識,力求幼兒園、家庭同步教育。例如:教師與家長應相互溝通,在幫助孩子矯正多動性行為的步伐上保持一緻。父母在家裡也應發揮監督作用,應經常及時反饋孩子在家庭的情況。
改善幼兒的“多動性”行為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有耐心,切不可急于求成。筆者認為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對有“多動性”行為的幼兒,都應強調充滿愛和溫暖的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時培養他們的愛心,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鏟除孩子“多動性”行為産生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