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運動性猝死的三大特點
運動性猝死的三大特點
更新时间:2024-11-10 09:12:37
關鍵的一句話:運動的黑粉越來越多,這真是一件讓人擔憂的事情。

某音上不少博主宣稱:沒有百歲老人是依靠運動長壽的,健康的奧義不在運動,在盡量少消耗,少運動。

也有骨科大夫表示,自己的很多病患都是瑜珈練習者。

最近一項統計,看似也坐實了上邊的觀點。廣東地區統計了在2007~2021年間發生的374例運動相關猝死事件,造成猝死前三位的運動,分别是籃球(34.5%)、跑步(19.5%)和羽毛球(12%),都是人們喜歡的運動項目。

難道運動的背後,隐藏着危害健康的巨大隐患嗎?

想要運動的你,猶豫了嗎?

運動性猝死的三大特點(導緻猝死的運動前三位)1

其實,對于類似的觀點和說法,想要辨明真僞其實很簡單,就是多問幾個“為什麼”。

  • 為什麼這三種運動會成為猝死人數最多的運動?

我想,在你提問的時候 ,其實心中就會有一些答案。

其一、人數多。

籃球、跑步、羽毛球這三項運動的普及率高、參與人多,自然出現運動意外的人數也會升高。

運動性猝死的三大特點(導緻猝死的運動前三位)2

其二、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身體狀況。

平時不運動、久坐,突然進行劇烈的運動,就容易發生意外。每年年底公司組織籃球賽,在場上隻跑了10分鐘,就哇哇嘔吐的人,不在少數。縱然,他們還有一顆少年的心,身體明顯已經跟不上了。

其三、身體已經患病,自己卻不清楚。

如果存在潛在疾病自己并不知道,導緻運動性猝死的概率就會高很多,風險最高的潛在性疾病要屬心髒病。

運動性猝死的三大特點(導緻猝死的運動前三位)3

  • 那麼,為什麼骨科的患者中有很多是瑜珈練習者?

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簡單地說,骨科大夫隻會遇到那些因練習瑜珈不當而受傷的練習者,更多在瑜珈中受益的練習者壓根不會去看骨科。

這兩件事情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大家都能活動,但不代表會運動,很多運動傷病,和對運動的誤解也因此而來。

需要拿捏準确的運動強度。

以有氧運動為例,通常來說,把練習維持在中等強度對健康來說最為合适。

即,有氧運動最佳心率 =( 220 - 年齡 - 靜息心率 )X ( 40%~60% ) 靜息心率

當然這隻是個預估值,如果去醫院,通過心肺運動試驗,可以獲得更準确的結果。

接着運動心率來說運動時間。世界衛生組織是這樣推薦的,每周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鐘。對此,美國心髒學會還有一項綜合研究,研究發現運動每周超過210分鐘的效果,很可能不如150~210min。

而運動心率和運動時長,隻是衆多因素之二,其中的知識與門道都是需要耗費時間、精力與金錢成本的。

運動性猝死的三大特點(導緻猝死的運動前三位)4

被小瞧的運動安全知識。

打籃球研究“拜佛”、長跑研究跑鞋、打羽毛球研究裝備……類似的事情往往是運動的樂趣所在,人們願意在這上面花時間。

而運動前的熱身,運動之後的放松,以及運動安全相關的注意事項,從小學的體育課開始我們就不喜歡學習相關内容,這也造成了大部分人的運動,事實上是運動安全層面的“裸奔”。

那些讓人無語的運動動機。

即便沒有接受過相關訓練,也要報名參加馬拉松,為的是朋友圈中的社交資本;哪怕姿勢與發力全都跑偏,也要模仿瑜珈老師的高難度體式,為的是一個瑜珈達人的高端人設;每天泡在健身房裡三、四個小時,隻為消除心中的健康焦慮……

運動的目标不正,運動的過程大概率就會有問題的,結果自然不會理想,甚至出現運動損傷。

運動性猝死的三大特點(導緻猝死的運動前三位)5

極難避免的運動損傷。

重複的勞動會造成勞損,長時間不運動會造成功能退化,長時間的運動,尤其是強度較大的運動,難免會有損傷,即便是專業的健身教練也很避免。


說一千,道一萬,健身先健腦。

“健身先健腦”,這是一句健身圈的名言。無論是開始運動的動機,運動項目的選擇,運動的方式方法,無一不是如此。

那麼“健腦”的第一步是什麼呢?就是不要輕信那些輕易否定一切的“傳言”,哪怕它很對你的胃口。以上。

#頭條創作挑戰賽#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