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楊飒 光明日報通訊員 韓若萊
“耕讀傳家久,讀書繼世長”,是中國傳統文化對耕讀教育的總結。“耕”指農耕,是百姓生活之源;“讀”指讀書,為士人立命之本。耕讀教育,就是“亦耕亦讀”,是将農業生産與文化教育相結合的一種教育形态,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古有少年“犁鋤負在肩,牛角書一束”,今天,這種既親近書本,又親近土地的“耕讀之風”依然值得提倡。在“雙減”政策深入落實的背景下,耕讀教育為中小學教育提質增效注入了新活力。
1.耕讀老傳統,帶來教育新選擇
“一片片土地,在溫風中沉睡。一顆顆希望,在土壤裡安眠。大地萬物悄無聲息。突然一陣笑聲,打破了這寂靜,一群天真無邪的孩童出現在這裡……”
這是廈門市海滄區進修附屬學校五年級4班學生王嘉豪創作的耕讀詩。學校開辟的“耕讀樂園”,讓他在勞動中收獲了快樂,也獲得了成長。
9月6日,廈門市海滄區進修附屬學校的“耕讀樂園”迎來了新的小主人——新一屆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從上一屆學長們手中接過農具,為一片片苗圃松土、播種、澆水,種下希望的種子。
“‘耕以養身,讀以明道’。我們學校秉承‘教育即影響’的辦學理念,以‘耕讀樂園’為載體,鼓勵學生們親近大自然,參加勞動,全面發展。”學校書記餘定斌在給學生的寄語中說。
耕讀是中國古代的優秀教育傳統。盡管随着農耕時代日漸遠去,依托于鄉土的耕讀文化逐漸式微,但其培養的尊農愛農、熱愛勞動、吃苦耐勞等品質依然彌足珍貴。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今天,耕讀教育在“雙減”的大背景下正煥發出新的光彩,成為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新手段。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白塔鎮第二小學的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學習栽種秧苗。王華斌攝/光明圖片
新時代為什麼要重視并提倡耕讀教育?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教授王德岩認為,耕讀教育自身是一個連續、綜合的教育體系,“耕讀教育引導學生突破單一維度的知識、技能學習,将學習所得體于身,成為獨特的生命體驗;踐于行,成為日常的生活方式;立于品,培養勤勞奮進、知行合一、尚儉戒奢、好讀深思、身心和諧的優秀品質;報于國,培養一種胸懷鄉土、報效家國的價值追求。”
在北京師範大學漢語文化學院教師郭晨光看來,耕讀教育對于糾正以往學校過分重視分數所導緻的學生勞動意識和自理能力的缺失具有重要作用。
郭晨光認為,“耕讀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自食其力、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的作風品質。‘耕讀傳家’的理念對于強化學生孝敬父母、友親睦鄰、勤儉持家,對于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形成優良的家風有着積極意義。耕讀教育依附于土地、自然時序和本地文化,能夠推動對地方文化資源的挖掘、宣傳,增進學生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形成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桑梓情懷。”
“耕讀教育是實現‘五育并舉’、構建良好教育生态的極佳抓手,本身兼具勞動教育與文化教育的屬性,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等綜合性育人功能。學生在耕讀教育中知農事、敬自然、勤四體、明道德、善思維、養雅趣,能夠促進全面發展和成長。”王德岩表示,“在實際勞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直面困難解決困難的能力。在耕讀過程中,學生勤四體食五谷,更能明白自力更生、自強不息、勤儉節約的含義。”
2.避免淺嘗辄止、重“讀”而輕“耕”
今年上半年,陝西榆林市第十小學、明德小學共同體學校以“第三課堂”的形式開展耕讀實踐。學生參觀校内菜園,了解不同作物的生長習性,又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親手播下一棵棵幼苗。
随着城市化、現代化的飛速推進,應如何開展新背景下的耕讀教育?
江蘇省如臯市搬經鎮搬經小學舉行的勞動技能比賽。徐慧攝/光明圖片
郭晨光指出,體驗與感悟是新時代耕讀教育的核心,“新時代的耕讀教育是對‘半耕半讀’模式進行轉化、去粗取精,使其成為一種新型的體驗式學習方式。”
“學校可以與當地農村建立長期合作的實踐基地,将學生從課堂學習引向大自然中學習,以經驗學習為主走向實踐探究式學習,如觀測記錄天氣狀況、認識了解農具農藝、踐行農業勞動、飼養家禽家畜、創作農耕詩詞書畫等。”郭晨光建議,“學生放下手機、遠離屏幕,跟随老師到田間地頭勞動實踐,到農戶家同吃同住,白天勞動,雨天、夜晚讀書,圍爐夜話,組織團建活動,撰寫勞動心得,還可以與農戶溝通交流,了解具象的中國社會和國情。”
體于身,踐于行。但在目前開展的耕讀活動中,常常出現偏向“讀”而忽略“耕”的情況。如何避免耕讀活動淺嘗辄止、隻看不動手?
王德岩表示,這就需要強化知行合一的理念,建立耕讀實踐與課程學習的良性互動。課程内容中有不少與農耕田園有關,通過耕讀活動,學生可以把課堂所學實踐化、立體化。
王德岩舉例說,以部編小學語文課本為例,二年級有《田家四季歌》《青蛙賣泥塘》等,三年級有《大青樹下的小學》《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等,四年級有《牛和鵝》《鄉下人家》《蘆花鞋》等,五年級有《落花生》《祖父的園子》《月是故鄉明》等,六年級有《夏天裡的成長》《三黑和土地》《少年閏土》等,還有很多與耕讀有關的田園詩。通過耕讀活動,平時的學習内容就“活”了起來,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感悟。
耕讀教育,還需要家校形成合力。郭晨光建議開展家庭共育種植活動作為種植課程的補充,鼓勵家長和學生共同勞動、共同研究。
“在家校共育課程中,強調人人參與。還可以創新課程評價機制,制定學校、家庭、學生共同參與的多維度課程評價機制,圍繞耕讀活動、勞動成果、合作交流等幾個方面展開評價,在評價中調動、激發家長、師生的參與熱情和主動性。”郭晨光說。
3.勞動融入文化,引領校園新風尚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第四小學近日迎來了水稻大豐收。學生們在老師指導下收割、拾穗、脫粒,勞動的喜悅洋溢在每個孩子的臉上。
“通過這次體驗活動,我知道了稻谷還要進行脫粒、篩雜、碾米等很多環節,才能被端上餐桌,我們碗中的白米飯來之不易。”經過一天的勞作,五年級(3)班的龍翌哲感慨道,“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
依托當地農業種植優勢,學校于2021年秋開設了勞動示範基地“童心農場”。學生種植豇豆、四季豆、辣椒等作物,收獲後在校内開展義賣。孩子們親自耕種、親自采摘的蔬菜總是大受好評,很快被搶購一空。
因地制宜,将耕讀文化與當地環境結合,是開展耕讀教育的有益嘗試。因校制宜,整合學校辦學條件和各項資源,是推進耕讀教育的有力保障。自2021年9月開始,揚州大學中國鄉土教育研究中心在揚州市塘頭小學建設勞動教育鄉村實驗項目。學校對數字化課程資源包進行“校本化”提煉,從軟硬件條件及周圍郭村鎮的曆史文化、自然環境出發,綜合運用校内課堂和三色籬農場、校外農業基地、網絡平台等資源,組織學生進行育苗、除草、澆水、覆膜等一系列耕種活動。
學校作為中小學教育主陣地,如何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将耕讀教育與校園生态相結合?
湖北省恩施清江外國語學校的小學生在宣恩縣長潭河侗族鄉興隆村體驗黃豆的挑選和儲藏。新華社發
王德岩給出了具體建議:“在校内建立耕讀文化體驗區,根據每個班級的意願種植,學生在這裡切身參與勞作,既可以在勞動中得到鍛煉,又可以培養自身的責任感。可以飼養小雞、小鴨、魚苗等小型動物,進行生命教育,在照料動植物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邀請勞動模範、鄉村工匠、農林科技專家等代表進校園宣講新時代耕讀文化,将耕讀文化融入學習、生活、實踐等人才培養全過程。“将相關非遺文化引進校園,定期舉辦講座和展覽,引導學生了解農史農俗、農事節氣、農耕技術、鄉村文化、鄉村治理、農業現代化等内容。可以根據二十四節氣,結合當地民俗,圍繞學校、家庭、社會,以生産、生活、生命為空間軸,以曆史、當下、未來為時間軸打造‘田園學校’,将傳統耕讀文化滲透到學校的方方面面。”王德岩說。
此外,專家還表示,充分利用勞動節等節日進行耕讀教育,開展主題演講、技能競賽等活動,成立耕讀文化相關社團,都是高效易行的教育方式。
《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04日08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