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甯夏固原市泾源縣泾河6号水壩,河道巡查人員劉建國發現河中一條大魚蠕動,他和工友們以為發現了一條草魚,走近一看,這條魚體形巨大,還長着四隻爪子,劉建國立馬報警。接警後,泾源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民警迅速趕赴現場,拉起警戒帶保護現場。
經野生動物專家認定,這是一條野生中國大鲵,俗稱“娃娃魚”,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是在甯夏六盤山區首次發現野生“娃娃魚”。經過測量,這條“娃娃魚”體長1.35米、體重20多公斤,頭部寬度在20厘米以上的大魚,魚頭大而扁平,背部呈黑棕色,散布有小疣粒,長着短而粗的四肢,年齡在50歲以上,體形如此巨大的“娃娃魚”在國内也比較少見。中華大鲵是兩栖動物,生活在淡水中,是中國特産的一種珍貴野生動物,和3億年前與恐龍同一時代生存并延續至今,被稱為“活化石”。
目前,泾源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民警和林業部門已經把“娃娃魚”放歸山林。
大鲵屬(學名:Cryptobranchus),是隐鰓鲵科大鲵屬動物,《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物種。
大鲵屬分布于中國河北、山東各省及西南和東部各省,日本本州到岐阜西部、四國和九州的局部地區以及美國東部在紐約到密西西比一帶。栖息于溪澗、池塘。大鲵于夜間覓食,以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為食糧,通過頭和身體知覺去偵測水壓改變來捕食獵物。它體形扁長,四肢很短,前肢4指,後肢5趾,趾間有蹼,有一短而側扁的尾巴。水中用鰓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膚呼吸,皮膚隻有黏膜,沒有鱗片覆蓋。
(原标題:甯夏六盤山區首次發現巨大野生“娃娃魚”)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央視新聞 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