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還要從幾天前說起。
那天回家比較晚,冰箱裡隻剩下一碗酸湯肥牛——這是前一天沒吃完的外賣。
本着「既别浪費又要均衡膳食」的原則,我在網上買了些青菜,跟酸湯肥牛一起煮了。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沒煮多久,我就發現青菜的顔色已經變成了暗暗的黃綠色,青菜剛下鍋時那種嬌豔欲滴的綠,竟然完全不見了!雖然味道還是不錯的,但畢竟顔色不好看,賣相變得很差,以至于吃飯的心情大受影響。
這不是我那天的晚飯,但視覺效果差不多
我想起以前也會有這樣的經曆。比如老醋拌個菠菜,飯沒吃完菜葉子先黃了;在酸辣粉裡燙把青菜,不一會兒就變成黃褐色;炒西藍花的火候沒掌握好,結果炒成蔫巴巴的西黃花。
為了确定這一點,我們還特地做了個小實驗:買來菠菜,一半拌醋,一半沒拌。結果,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加了醋的菠菜明顯變黃了。
過了一夜,加了醋的菠菜明顯變黃了
為什麼綠葉蔬菜那麼容易變黃呢?
太長不看版
1)蔬菜之所以變色,是因為葉綠素在酸性條件下或加熱時,轉變成了不綠的“脫鎂葉綠素”。
2)變色現象不影響食品安全,略微影響營養,但不用過分擔心。
3)減少烹饪時間、避免酸性環境,可以避免變色反應。
4)工業上防止蔬菜變色,會額外加入一種綠色的食用色素,葉綠素銅鈉鹽。
不穩定的葉綠素
大家都知道,綠葉蔬菜之所以能夠呈現綠色,是因為裡面含有葉綠素。有了葉綠素,植物才得以進行光合作用,獲得生存必需的能量。
但是,葉綠素作為一種食用色素卻是比較失敗的——因為它實在太不穩定了。隻要有一點酸,或者加一點熱,分分鐘變個色給你看。
葉綠素最核心的部分是一個叫做卟啉環的環狀結構,環的中心有一個鎂離子。但鎂很容易被其他元素替換掉,比如說氫離子,變成脫鎂葉綠素。脫鎂葉綠素是褐色的。當綠葉蔬菜中的大部分葉綠素都轉變為脫鎂葉綠素之後,綠葉蔬菜原本的鮮綠色便會消失,轉變為比較暗的橄榄綠色。
葉綠素的分子模型,綠色代表鎂離子 | Wikimedia Commons
葉綠素在活細胞中有蛋白質的保護,還要相對穩定一些;但一旦植物細胞死亡,葉綠素從蛋白質中釋放出來,就更容易受到影響。
像常吃的酸湯肥牛,它在制作過程中恰好兼具了酸性和加熱兩個特點,這樣的環境非常不友好,對葉綠素來說,簡直是開啟了極限生存模式。
首先,酸湯的制作過程要麼采用發酵生成有機酸,要麼加入了大量的食醋,因此遊離氫離子的濃度很大、pH 值很低,一般低于 4.5。而葉綠素隻要在 pH 低于 6 的環境裡面待上一段時間,就會發生非常明顯的變色反應。
而且,酸湯菜品需要經過相對長時間的煮制,溫度在 100℃ 左右。而葉綠素隻要在 60℃ 以上的環境中,就會發生明顯變色反應。
對于葉綠素來說,酸湯肥牛是極限生存模式
說到底,真的不能怪環境太苛刻,還是葉綠素自己太脆弱了啊!
如何防止變色發生?
家裡想要防止綠葉菜變色,做法很簡單:縮短烹饪時間,減少和酸的接觸。
工業上為了保持熟制蔬菜的綠色,還有另一個思路:把蔬菜做成“标本”。
是的,我是認真的。高中或大學生物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制作植物标本。葉片标本通常會先用醋酸處理,再用硫酸銅(或者醋酸銅)溶液浸泡,這樣葉片的綠色可以保存很久時間。
顯微鏡下,存在于葉綠體中的葉綠素 | Fabelfroh / Wikimedia Commons
這個方法的原理是,先用醋酸使葉片中的葉綠素轉變成脫鎂葉綠素,再放入銅溶液中,讓銅離子進入卟啉環中心,生成葉綠素銅;葉綠素銅比原先的含鎂葉綠素穩定得多,而且顔色也是鮮豔的綠色——這樣,植物标本就可以起到“護綠”的效果。
可是,葉綠素銅不溶于水,很難直接添加到蔬菜中,所以應用還是有很大限制。目前,對于綠葉蔬菜“護綠”處理,通常會額外添加一種叫做“葉綠素銅鈉鹽”的綠色食用色素。它是葉綠素的另一種改造版本,水溶性非常好,所以目前應用得很廣泛,一些罐頭食物、果蔬汁、糕點裡都可能會用到。
一些糕點上可能也會使用葉綠素銅鈉鹽 | Pixabay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種護綠手段,比如将整個食品體系調成堿性——在pH大于7的環境下,葉綠素會變得比較穩定。也有使用鋅鹽和蛋白質緩沖液進行護綠的方法,但目前應用沒有特别廣泛。
但是,在家裡做飯的時候,這些食用色素和食品添加劑不容易買到,把食物調成堿性又會破壞食品風味(還喝不喝酸湯了)。因此,如果想要保住綠色,目前可以做的,隻能是盡量減少烹饪時間,盡量避免酸性環境。
蔬菜變色還能吃嗎?還營養嗎?
有人可能會問,如果蔬菜變成黃褐色了,會不會有食品安全風險?營養價值會有什麼變化嗎?
變色的蔬菜是可以放心吃的,因為它隻是涉及葉綠素的一個反應,并不會産生任何有毒有害的物質。
雖然色澤不佳,但也不會産生有毒物質
而營養的話,說起來有些複雜。
首先,蔬菜變色涉及葉綠素的反應,在這個過程中,鎂從葉綠素中脫除,釋放到了外界環境中。所以,蔬菜中的鎂元素可能會部分轉移到湯裡。如果你把湯都喝完的話,那對你來說,鎂元素沒什麼損失。但湯如果沒喝的話,那可能攝入的鎂元素就稍微少一點了。
其次,導緻綠葉蔬菜顔色變黃的原因有酸性條件和高溫兩項。有一些營養物質不耐酸,比如葉酸在酸性條件下就不是很穩定;高溫也會破壞一些營養物質,比如一部分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在高溫下會分解。
但是,這些營養素的損失隻是一小部分,而且也是烹饪過程中很難避免的。另一方面,我們也很容易通過其它食物來彌補這些損失,所以其實沒有必要過分在意。不然,我們就隻能吃沙拉了。
【往期文章】
麥當勞CEO談辦公室戀愛被解雇,獐子島的扇貝又跑了,北京米其林指南被吐槽 | 11 月大新聞
為什麼我們勸你不要買結晶的蜂蜜(順帶揭露些騙局)
脫因咖啡:我們是怎麼把食物變得沒有靈魂的
微商明星天天提到的「抗糖化」,又一智商稅騙局?
Reference
[1] Schwartz S J , Elbe J H V . Kinetics of Chlorophyll Degradation to Pyropheophytin in Vegetables[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1983, 48(4):1303-1306.
[2] Weemaes C A , Ooms V , Van Loey A M , et al. Kinetics of Chlorophyll Degradation and Color Loss in Heated Broccoli Juic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99, 47(6):2404-2409.
[3] Gunawan M I , Barringer S A . GREEN COLOR DEGRADATION of BLANCHED BROCCOLI (BRASSICA OLERACEA) DUE to ACID and MICROBIAL GROWTH [J].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2000, 24(3):253-263.
[4] Koca N , Karadeniz F , Burdurlu H S . Effect of pH on chlorophyll degradation and colour loss in blanched green peas[J]. Food Chemistry, 2007, 100(2):609-615.
[5] 徐國民. 綠色蔬菜變色反應及護綠方法——兼與王蘭等同志商榷[J]. 食品科學, 16(1):74-75.
[6] 吳傳茂, 姜發堂, 吳周和, et al. pH值,溫度對葉酸穩定性的影響[J]. 糧食與飼料工業, 2000(8):47-47.
[7] 劉振華, 高書岐. 蔬菜加工中變色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 中國果菜, 1997(1).
[8] 焦淩梅, 袁唯. 綠色蔬菜加工中護綠技術的研究及進展[J]. 保鮮與加工, 2004(0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