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時期,可塑造性很強,是學習的最佳時期,所以從兒童期開始學習的話,在以後的道路上會走得更遠,樂器的學習就更是如此,例如琵琶古筝等等,需要系統的樂理學習,需要指法和基本功的訓練,如果不從兒童時期開始學習的話,那幾乎很難學好,很多人成年之後開始學習樂器,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幾乎所有的樂器都是如此,但這裡面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古琴。
熟悉古琴的朋友都知道,大部分學古琴的人,都是成年人,從兒童學琴的也有,但不是主力軍,即便是從兒童開始學琴,也并非是越早越好,基本上要達到12歲左右,方可接觸古琴,因為太小,反而不太适合學琴,這也是古琴的一區别于其他樂器的一大特點。
一方面是古琴本身比較長,有一米二左右,琴弦的有效長度很長,右手基本固定在嶽山到一徽之間,而左手則是從徽外一直到一徽都是可以彈的,這麼長的長度,一個小孩子的雙手,基本上難以掌控的。還有一個,很多樂器,比如琵琶和古筝,彈奏的時候,是有假指甲的,有假指甲就避免了用手指直接觸弦,學過古琴的人都知道,古琴一般是不用假指甲的,直接用手彈琴。剛開始的時候,手指極容易磨出水泡,尤其是左手,吟猱的時候,跪指的時候,那個刻骨銘心的疼痛。所以,一般的孩子,尤其是很小的孩子,是很難堅持的。
除了身體上,還有心理上的。古琴是一門很高雅的藝術,從幾千年之前,就一直處于音樂的制高點,非雅不彈。無論彈琴還是聽琴,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閱曆,這兩點,是孩子所不具備的。古琴求靜,求清,求雅,求平,求幽,而這些特性恰恰是孩子不具備的,孩子一般喜歡熱鬧,喜歡清脆悅耳,如果過早讓孩子學習古琴,反而不好。
從身體到心理就注定了古琴是為成人準備的,是為高雅而出現的,是為内涵和境界出現的。孔子曾經就在天命之年向師襄學琴的,當然,我們達不到孔子的層次和境界,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學習古琴,在琴聲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