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廢話,直接看圖。
牛角說:
這哥們兒投江的姿勢,就還挺飄逸的。而那一臉的凝重,也寫滿了“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孤傲。
對于這種精神狀态不穩定的朋友,還是不要刺激他,萬一他不學屈原改學伍子胥就糟糕了。
當然我也有一個誠懇的建議,就是穿漢服紀念屈原貌似有點兒張冠李戴了。屈原是楚國人,他投江二十多年以後,劉邦才出生,漢朝還沒影兒呢。
所以我建議這哥們兒下次投江之前,先給自己做一套楚國服飾,這事兒就像是古裝劇一樣,服化道不到位,觀衆就容易出戲。
今天是端午節,祝大家節日快樂。
早晨起來看到“海邊的西塞羅”寫的文章說,端午節不應該紀念屈原,應該紀念伍子胥,因為伍子胥才是屍體被困成粽子扔到江裡的那個。
而且江南那邊很多老人也認為,端午節應該紀念伍子胥。為啥後來改紀念屈原了呢?因為皇帝們喜歡屈原。
屈原是啥性格?國君虐我千百遍,我待國君如初戀。整個就是一個逆來順受。回頭楚國亡了,屈原二話不說就投江殉國。
你就想,還有比這個更加讓帝王溫暖的臣子嗎?必須要大力讴歌啊。
可伍子胥是何許人也?父親被殺了,不知道感恩,反倒直接叛國投敵,帶着敵國滅了祖國。還把國君從地裡摳出來鞭屍。
這也太吓人了,誰敢讴歌他,鼓勵造反嗎?
然而我總覺得,中國人的陽剛之氣,可能就在帝王們力捧屈原,遺忘伍子胥的過程中喪失掉的。
在持續歌頌順從、否定抗争中,中國文化的氣質變得越來越陰柔。
作家木心說:中國的文學是月亮文學。意思是不陽剛,陰柔隐忍。在木心眼裡,蘇轼、辛棄疾這種大江東去的豪放,也都是裝出來的。
似乎中國文人所有的興高采烈,全都葬送在了先秦的慷慨悲歌之中。
當然,事到如今,大家對端午節的印象就剩下粽子,這也挺好。我更愛吃肉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