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為什麼保持這麼穩?歡迎捧場照理說事咱們連續做了幾期節目,介紹了上世紀六十到七十年代伊朗發生的白色革命,分析了這場經濟社會變革失敗的原因盡管巴列維國王發動的這場大變革失敗了,最終自己也落了個客死他鄉,但是在巴列維國王時期,伊朗的經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當年的繁榮跟今天的蕭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伊朗為什麼保持這麼穩?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伊朗為什麼保持這麼穩
歡迎捧場照理說事。
咱們連續做了幾期節目,介紹了上世紀六十到七十年代伊朗發生的白色革命,分析了這場經濟社會變革失敗的原因。盡管巴列維國王發動的這場大變革失敗了,最終自己也落了個客死他鄉,但是在巴列維國王時期,伊朗的經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當年的繁榮跟今天的蕭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巴列維時期,伊朗先後推出了多個五年經濟發展計劃。巴列維政府利用從石油天然氣出口中獲得的豐厚收入,大量投資工業建設,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從1959年到1971年這短短的12年,伊朗的國内生産總值從38億美元暴增到107億美元,足足增長了近兩倍,年平均GDP增長率接近10%,這個速度完全不遜色于當年的亞洲四小龍。
我們知道,在1979年發生的伊斯蘭革命趕走了巴列維國王,所以大家經常想當然得認為七十年代的伊朗經濟肯定陷入了困境,甚至瀕臨崩潰。然而事實上,到了七十年代,伊朗GDP的增長速度不降反升,連續創造了世界紀錄。
1972年1973年,GDP的增速達到了20%,1973到1974年更是到了47%,1974年到1975年更是創造了驚人的70%的增速,短短幾年GDP翻了3.7倍。巴列維制定的三個五年發展計劃都圓滿的超額完成。
很多人看到這裡就會說了,伊朗經濟的飛速發展肯定是得益于石油出口,的确,伊朗的工業投資得益于石油出口所賺取的巨額利潤,但是這種對石油出口的依賴同樣讓巴列維十分擔心,他認為石油總會有枯竭的一天,所以一直在努力調整伊朗的産業結構,扶持新興工業。
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伊朗的化工、鋼鐵、汽車、機械等工業發展迅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越來越高。到了七十年代中期,伊朗已經建立起了中東地區最全面的工業體系,這個體系囊括了冶金、汽車、機械、化工等重化工業到紡織、食品、造紙等在内的輕工業部門,不僅如此,伊朗還開始了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的發展,投巨資開始建設核電站。
總之,伊朗的工業發展速度非常驚人,在世界範圍内一緻被認為舉世無雙。在取得了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的同時,伊朗還大力擴充國防,到了七十年代後期,伊朗的軍費已經高達近百億美元,軍費開支占到了政府預算的近三分之一。
用賣石油賺來的大筆美元,伊朗從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拼命進口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不僅坦克導彈大炮要買,一口氣還進口了80架美軍最先進的F14大雄貓戰鬥機,從美國訂購了4艘基德級導彈巡洋艦。
到了巴列維倒台之前,伊朗已經建立起了中東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力量。當然,做為當年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鐵杆兒盟國,美國對伊朗的武器出口幾乎是毫無保留,各種先進裝備甚至美軍還沒有大規模采購,伊朗軍隊就已經裝備上了。
與此同時,伊朗對國防工業的發展也十分重視,我們看到今天伊朗經常能自行研發各種導彈戰車火炮等重型裝備,其實根基還是在巴列維時期打下的軍工基礎。
巴列維深知僅僅買來工業設備還遠遠不夠,支撐伊朗現代化的還必須有現代化的教育體系,從1963年到1977年,伊朗全國的校學生從164萬增加到400萬,中學生從37萬增加到74萬,大學生更是從2.5萬直接翻了五倍到了15.5萬,已經基本建立起了一個覆蓋全國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體系,國民素質大大提高。
不過遺憾的是,巴列維在給伊朗帶來經濟社會巨大建設成就的同時,卻沒有解決好社會變革所引發的深層次社會矛盾,伊朗最終未能成功走向現代化,反而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節目中咱們提到了伊朗昔日的輝煌,我們準備了一些反映當年伊朗社會風貌的照片,感興趣的朋友請到我們的頭條号“照理說事”中私信回複“昔日伊朗”,我們推送給您看看,感受一下那個與今日反差巨大的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