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行體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重要體裁,是初唐時期以漢魏六朝的樂府詩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劉希夷的《代悲白頭吟》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的創作,可視為歌行體正式形成的标志。明代的文學理論家徐師曾在《詩體明辨》中對"歌"、"行"及"歌行"作了這樣的解釋;"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曰歌;步驟馳明代的文學理論家徐師曾在《詩體明辨》中對"歌"、 "行"及"歌行"作了這樣的解釋: "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日歌;步驟馳騁,疏而不滞者日行;兼之者日歌行。"
按照《辭海》的解釋, "行"就是樂曲的意思; "歌"與"行"雖然名稱不同,但實質上并無嚴格的區别,因此後來"歌""行"一體。
歌行體詩歌有如下特點:
一、篇幅可長可短。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共有十八句,而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有二十四句,白居易的歌行體代表作《長恨歌》競長達一百二十句。
二、保留着古樂府的叙事特點,将記人、記事、記言談、發議論、抒感懷融為一體,内容既充實又生動。以杜甫的《兵車行》為例,詩中既有對"行人"出征時景象的描摹、記叙,也有"道旁過者"與"行人"之間的問答,最後生發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的感歎,讀後足以令人肝腸寸斷。
三、聲律、韻腳相對比較自由,不拘平仄,還可以換韻。歌行體在格律、音韻方面不受近體詩的束縛,由于它需要"放情長言",所以篇幅較長,這就很難做到一韻到底、講究平仄了。例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僅二十四句就換了多個韻腳。可以說,歌行體的形式較為自由,是由它豐富的内容決定的。
四、句式比較靈活。歌行體多為七言,也有以七言為主的雜言,其中穿插了三、五甚至九言的句子。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以七言為主,但也夾雜有二言的("嗚呼")和九言的("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句子。
五、在命名上,詩人通常用"歌"行"或"歌行"來命名。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車行》、高适的《燕歌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