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随便上網搜索,你會發現各個體檢機構發布的各種與防癌篩查相關的内容,檢查費用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而且銷量都非常高。
這是因為,癌症近些年進入了高發期,它治療難度大、死亡率高、治療花費大的特點,讓很多人都非常畏懼,所以防癌篩查的市場自然越來越火爆!
所謂的防癌篩查,指的就是針對癌症的專業檢查手段,特别是内髒器官防癌篩查更為多見。結直腸癌是我國第三大高發癌症,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據國家癌症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惡性腫瘤發病排名中,結直腸癌位于第3位,每年新發病例42.92萬,死亡病例28.14萬。
要命的是,結直腸癌在早期沒有任何明顯症狀,而在I期、II期的輕微症狀極易被當成普通的腸道不适而忽視,從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腸癌不同階段5年生存率變化
所以,降低腸癌的死亡率,隻有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那麼,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預防腸癌?腸癌篩查應該去哪做?何時做?怎麼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腸癌篩查的那些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說到腸癌預防,我們首先要了解腸道,腸道分為小腸和大腸,大腸中分為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
腸道是我們身體最大的“加油站”:有99%的營養需要腸道吸收;
腸道同時是身體中最大的“免疫器官”:70%的免疫力來自腸道;
腸道更是最大的“排污廠”:我們身體中80%的毒素靠腸道排出。
90%的結直腸癌是由腸道裡的小息肉演變而來的,這個過程長達5-25年,在這段時間内,我們通過腸鏡檢查就能很容易發現息肉或者早癌,從而避免悲劇的發生。
預防腸癌的關鍵在于有效篩查腸鏡檢查是發現腸息肉、腸癌的金标準。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許多人并沒有及時行腸鏡檢查。
據一份權威調查數據:
在2299名已經确診的三、四期腸癌患者中,隻有3%的人做過腸鏡;
另外的97%的人,唯一的一次腸鏡,是被确診的一次;
無一例外是出現了典型症狀“迫不得已”才做的腸鏡。
為什麼這麼多人會漠視這個救命檢查呢?
原因很多:不了解不知道做什麼來篩查、害怕腸鏡痛苦、檢查過程尴尬、嫌喝瀉藥麻煩、要排隊預約等等。
另外也有一些特殊的患者不适合腸鏡檢查,比如:心髒病、嚴重高血壓、腸道出血或腸粘膜受損、腸管狹窄等。
所以目前我國無症狀人群接受腸鏡檢查的比例低于3%,恐懼檢查是最為主要的原因之一。
其實腸鏡檢查的感受因人而異,有些人沒啥感覺,有的人卻無法耐受,這固然與受檢者的身體狀态和操作者的水平相關。
害怕腸鏡太痛苦,這不是還有無痛腸鏡嗎?
無痛腸鏡即靜脈注射适量的麻醉鎮靜藥物,使患者在數秒内進入睡眠狀态,全身放松後再進行檢查,檢查過程中,患者沒有任何痛苦。
所用藥物起效時間短,代謝速度快,檢查結束後,患者很快清醒,無明顯不适。
正如很多過來人切身的感受:在睡夢中就輕松完成了腸鏡檢查,再也不用擔心普通腸鏡帶來的恐懼和痛苦。
在腸鏡檢查過程中,由于小腸空間小,長度長達5-6米,目前缺乏有效檢查手段。
膠囊内鏡是目前臨床上檢查小腸病變的主要手段。受檢者吞服膠囊後通過腸胃自行蠕動,實時拍攝胃腸影像,解決小腸檢查難題。
什麼人群需要進行腸癌篩查?
對于一般風險人群,應在50歲左右進行腸癌篩查。然而,對于腸癌高危人群(如有腸癌家族史),應盡早篩查。
有症狀人群
▎大便習慣的改變:如腹瀉、便秘或大便變細,持續數天以上;
▎注意腸道功能異常和大便出血:要注意腸道的任何出血或排便習慣的改變,請不要想當然認為是痔瘡。
▎抽筋或腹痛;
▎虛弱和疲勞;
▎不明原因的消瘦
無症狀仍需檢測的人群
▎腸癌家族史人群;
▎生活習慣不良,經常飲酒、吸煙人群;
▎40歲以上沒做過腸鏡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便潛血篩查。
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預防腸癌?防勝于治,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不依賴營養補充劑,健康飲食,多食蔬果,适當運動,是日常生活中預防結直腸癌的常用方法。
結直腸癌篩查是發現早期癌症的最佳途徑。
因此建議一般健康人群,特别是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本人常有腹痛,腹瀉,便血,便秘等症狀或者患有久治不愈炎症性腸病,克羅恩病的患者盡早做一次預防性篩查,以達到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的目的。
圖片來源:互聯網。如有違規,請聯系我們删除。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