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細長的尾巴,有些地方形象地稱其為四腳蛇,其實,俗稱狗婆蛇的它既不是蛇,它也不是泥鳅,它是蜥蜴的一種。其學名叫做石龍子,或是中華石龍子。
這就是俗稱“狗婆蛇”的中華石龍子,國内也有一些地方稱它為“落水狗”,總之,這種滿身漂亮細鱗的蜥蜴,遍布長江流域以南、華南華中等熱帶地區。它常在路邊曬太陽,一見人就跑,狗婆蛇究竟是害蟲還是益蟲?
生活在我國南方的朋友,可能見過這種身子兩側有若幹不等火紅色斑點的蜥蜴,即便是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人們也能見到這種冷血爬行動物的蹤迹。夏季,它常出現在靠近水源附近的路邊或水田邊。它們有着很高的警惕性。
當它得知有人靠近,基本都會快速鑽進草叢,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它不會咬人,并且很喜歡在溫度較高的陽坡面活動,這些小家夥們喜愛溫暖的環境,天氣越熱它們反而越活躍,狗婆在嶽陽方言裡,一般用來形容較為貪玩且不務正業的女性,而豬婆蛇并非你想的那般,雖說在自然界裡,豬婆蛇時常是趴着一動不動,事實上它是在等待一個完美的機會捕食獵物。
豬婆蛇通常以鼠婦、金龜、螞蟻、面包蟲等昆蟲為食,在炎熱的夏季,它們的食物顯得更為廣泛,鼠婦、蝗蟲等也會成為它們獵食的對象,偶爾它們也會攝取植物莖葉作為食物。由于豬婆蛇的食性頗雜,所以它們時常出現在這種低矮的草叢附近,這隻豬婆蛇正在伺機捕捉獵物。
單從它們的食物來源來看,豬婆蛇屬于有益的爬行動物,并且是生态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它們能抑制害蟲的數量,減少蟲害。
在自然界中,很多動物們會用非常醒目的花紋,來警示對手,自己具有毒性。例如,箭毒蛙亮麗的花紋就是在告訴那些想吞食它的家夥,如果吃下我你也得玩完!箭毒蛙的毒性源于它們的食物,主要是蜘蛛或螞蟻。有意思的是,箭蛙能将這些獵物體内的生物堿變為毒液,然後充當保護自己的武器。
你可以理解為,即使是野生個體,在人工飼育下6個月左右後,缺少了這些原生栖地的食物,箭毒蛙的毒性就會莫名消失,相應的,人工培育的個體也會因從未接觸上面提到的這類含毒食物,因此從出生算起就不具有毒性。相比之下,中華石龍子全身上下都有明亮的鱗片和花紋,然而,這隻是狗婆蛇的僞裝。
這樣的僞裝能幫助它們成功騙過其它動物,卻騙不了人類,這些反倒使得它看起來眉清目秀,常見的石龍子外表大多都很鮮豔,因為它們沒有毒牙,于是,小孩子也會捉來玩,在很多年前,狗婆蛇給很多人帶來了歡樂,他們玩得不亦樂乎。
例如,因狗婆蛇的肚子相對一般的昆蟲來說較大,它們的力氣也不小,所以有些孩子會把自己做的玩具車用繩子拴起來,然後将小車拴在狗婆蛇的尾巴上,當“狗婆蛇”向前爬,就能把玩具車拉走,這麼說,你可能會以為石龍子都是短腿小垃圾?
不妨了解一下吃毒蛇的石龍子之王,它叫金氏黑星點刺尾岩蜥,在它面前,即使是野生的有毒植物或是蠍子等毒蟲,也沒什麼威嚴,畢竟金氏黑星點刺尾岩蜥成體就能達到55厘米之多,甚至有發現過60厘米的個體,體重超過250克!
金氏黑星點刺尾岩蜥成年個體更偏向食肉,它們能上樹掏鳥蛋,也能下地吃毒蛇,它全身呈黑色,形态兇狠,成年後還以劇毒的澳洲虎蛇為食,所以說,遇見它還是走遠點好。這霸道的小眼神,顯然,并非所有石龍子都是戰五渣,有些各類還挺兇猛。
這是藍尾石龍子,這種石龍子長大後,幼體存在的“藍尾”和“五線”的特征都會徹底消失。右圖是它成體後的樣子。在國内,它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蘇、安徽、四川、雲南、湖南、台灣、福建、廣東等地,它有多珍貴?
通常來說,石龍子包含了蛋白質、肽類、氨酸,且甘油酯中不飽和脂肪脂酸占總脂肪酸的80%,民間還說,石龍子有小毒,全身都可入藥,或者說,這是一味傳統的藥物,在很多藥典中都有相關記載。在我國兩湖、兩廣、安徽福建等地,均有将中華石龍子用作食材的習慣,在兩廣地區,民間很流行一種以石龍子為餡的餅,福建地區會用石龍子制作湯料或菜肴,據說,用它煮湯,湯色會出現像魚湯般的乳白色。
而今,農村的環境大有不同。以往農村的道路滿是泥土,利于狗婆蛇藏匿。如今,基本不同了,人們也開始發現很少見到狗婆蛇少。這似乎意味着中華石龍子并非不存在生存危機,事實上,這種鄉下來的動物也成了國家保護動物!野生中華石龍子已經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動物。
私自捕捉1條就算違法,捕捉50條以上屬于重大刑事案件。所以說,在野外看到它們千萬不要亂抓。不過,中華石龍子的人工養殖業也算小有規模,還有人專門培育拿它當做寵物,據說,一些好看的狗婆蛇價格在兩千元左右,名貴的一些的種類能達到上萬元,也有一些人批量養殖當做食材。
歡迎評論留言,喜歡本期視頻的朋友别忘了點個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