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課程練習冊
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課程練習冊
更新时间:2024-11-15 07:29:08

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課程練習冊?一、 填空 題:1.按照零部件互換性的程度,互換性可分為 和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課程練習冊?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課程練習冊(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複習資料)1

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課程練習冊

一、 填空 題:

1.按照零部件互換性的程度,互換性可分為 和 。

2.優先數系R10系列中>1~10的區段中包含 個優先數。

3.滾動軸承分為 個公差等級,其中最高等級是 級、最低是 級。

4. 某軸尺寸為Φ 20 0 -0.1 mm ,遵守邊界為 ,邊界尺寸為 mm ,實際尺寸為Φ 20mm 時,允許的形位誤差為 mm 。

5. 齒輪副的側隙可以分為 和 。

6.φ30 0.021 0 mm 的孔與φ30 -0.007 -0.020 mm 的軸配合,屬于 制 配合。

7.測量誤差按其特性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類。

8.光滑極限量規的止規的基本尺寸等于______________。

9. 基本尺寸相同的軸上有幾處配合,當兩端的配合要求緊固而中間的配合要求較松時,宜采用 制配合。

10. 零部件具有互換性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即裝配前 ,裝配時 ,裝配後 。

11. R5系列中10~100的優先數是10、 、 、 、 、100。

12.圓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圓柱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

13.測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______ ____,千分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

14.系統誤差可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方法消除。

15.孔在圖樣上的标注為 φ80Js8,已知IT8=45μm,其基本偏差為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為 mm,最小實體尺寸為 mm。

16.齒輪傳動準确性的評定指标規有 、 、 、 。

17.作用在軸承套圈上的徑向負荷可以分為 、 、 三類 。

18.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輪廓的算術平均偏差Ra為6.3μm,在零件圖上标注為 。

19.按GB10095-2001的規定,圓柱齒輪的精度等級分為 個等級,其中 級是制定标準的基礎級。

20.在實際使用中,量塊按級使用時,量塊的尺寸為标稱尺寸,忽略其_______ ___ _____;按等使用時,量塊的尺寸為實際尺寸,僅忽略了檢定時的______________。

21. 測量 軸用工作量規止規的最小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 通規的最大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 (已知量規制造公差T= 6μm,位置要素Z=9μm) 。

22.當被測要素的形位公差與尺寸公差按最大實體原則相關時,要求其作用尺寸不超出 ,其局部實際尺寸不超出 。

23.孔、軸具有允許的材料量為最多時的狀态稱為 ,它是指孔的 尺寸,軸的 尺寸。

24.一個完整的測量過程應包括: , , ,和 。

二、 判斷題 :

1.公差等級的選用在保證使用要求的條件下,盡量選擇較低的公差等級。 ( )

2. 30JS6與 50JS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3. ∮ 30G 6與∮ 50G 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4.在裝配圖上标注滾動軸承内圈與軸頸的配合時,隻标軸頸的公差代号。 ( )

5.圖樣标注φ 20 0 -0.021 mm 的軸,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

6.R z 參數對某些表面上不允許出現較深的加工痕迹和小零件的表面質量有實用意義。 ( )

7.評定表面輪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長度稱取樣長度,它可以包含幾個評定長度。 ( )

8.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邊界。 ( )

9.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從材料的外面或裡面指向被注表面。 ( )

10.測表面粗糙度時,取樣長度過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實情況,因此越長越好。 ( )

11.螺紋的精度分為精密、中等、粗糙三個級别。 ( )

12. 螺紋的公稱直徑是指螺紋的大徑。 ( )

13. 齒輪副的接觸斑點是評定齒輪副載荷分布均勻性的綜合指标 。 ( )

14. 在過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帶都處于軸的公差帶的下方。 ( )

15.對一被測值進行大量重複測量時其産生的随機誤差完全服從正态分布規律。 ( )

16. 齒向誤差Δ F β 是評定齒輪傳動平穩性的誤差指标。 ( )

17.未注公差尺寸即對該尺寸無公差要求。 ( )

18.端面全跳動公差和平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

19.光滑量規通規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極限尺寸。 ( )

20.規定位置要素Z是為了保證塞規有一定使用壽命。 ( )

21.一般來說,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級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絕對值越小。 ( )

22.光滑極限量規的止規是控制工件的實際尺寸不超過最大實體尺寸。 ( )

23.表面粗糙度 是輪廓最大高度的評定參數。 ( )

24.幾何偏心主要影響齒輪的切向誤差。 ( )

三、 選擇 題:

1 . 鍵槽中心平面對基準軸線的對稱度公差值為 0.06mm ,則允許該中心平面對基準軸線的最大

偏離量為( )mm。 [ ]

A. 0.06 B. 0.12 C .0.0 3 D. 0.24

2 . 評定傳動平穩性的齒輪精度指标為( )

A. B. C. D.

3.公法線平均長度偏差用來評定齒輪的 ( )指标。

A.傳遞運動的準确性 B. 傳動的平穩性 C.載荷分布的均勻性 D. 齒側間隙

4 . 加工 50js6的軸和 30H7的孔,應理解為( )。

A.前者加工困難 B. 兩者加工難易相當 C.後者加工困難 D. 視相配件的公差帶而定

5 . 下列配合為間隙配合的是( )

A.H7/k7 B. H7/u 6 C .H7/g6 D. H7/s6

6 . 已知 ,則 的基本尺寸和極限偏差為( )。

A . B. C. D.

7 . 形位公差帶形狀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圓柱面之間的區域有 [ ]

A . 同軸度 B . 徑向全跳動 C . 任意方向直線度 D . 任意方向垂直度

8 . 某軸Φ10 0 -0.015 mm 則 [ ]

A . 被測要素遵守MMC邊界。

B . 被測要素遵守MMVC邊界。

C . 當被測要素尺寸為Φ 10 mm 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 0 . 015 mm 。

D . 局部實際尺寸應大于等于最大實體尺寸。

9 . 以下各組配合中,配合性質相同的有 [ ]

A . φ30H7/ f6 和φ 30F 7/h6 B . φ30P8/h7和φ30H8/p7

C . φ 30M 8/h7和φ30H8/m7 D . φ30H8/m8和φ 30M 8/h8

10 . 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 [ ]

A . φ30H7/f6 B . φ30H8/h 7 C . φ100H8/g7 D . φ100H7/g6

11 . 平鍵聯接的鍵寬公差帶為h9,在采用一般聯接,用于載荷不大的一般機械傳動的固定聯接時,其軸槽寬與毂槽寬的公差帶分别為 [ ]

A . 軸槽H9,毂槽D10 B . 軸槽N9,毂槽Js9;

C . 軸槽P9,毂槽P9; D . 軸槽H7,毂槽E9。

12 . 下列測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 [ ]

A . 真值為 40mm ,測得值為 40 . 05mm B. 真值為 40mm ,測得值為 40 . 02mm

C . 真值為 100mm ,測得值為 100.03mm D. 真值為 100mm ,測得值為 99.5mm

13 . 花鍵的分度誤差,一般用( )公差來控制。

A . 平行度 B . 位置度 C . 對稱度 D . 同軸度。

14 .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

A .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 用光學比較儀測外徑

C . 用内徑百分表測内徑 D . 用遊标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

15 .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

A .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 用光學比較儀測外徑。

C . 用内徑百分表測内徑 D . 用遊标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

16 . 某滾動軸承配合,如圖樣上标注為Ф60 r 6,則省略的是 [ ]

A . Ф60H7 B . 軸承内圈孔公差帶代号

C . 軸承型号。

17 . 下列孔、軸配合中,不宜選用過渡配合的有 [ ]

A . 既要求對中,又要拆卸方便。

B . 高溫下工作,零件變形大。

C . 保證靜止,傳遞載荷的可拆結合。

D . 要求定心好,載荷由鍵傳遞。

18 . 在平面度誤差值的各種評定方法中, 所得的評定結果是最小的。

A . 三遠點法 B . 最小包容區域法 C . 對角線法 D . 最小二乘法

19 . 徑向全跳動公差帶的形狀與 的公差帶形狀相同。

A . 位置度 B . 圓度 C . 圓柱度 D . 同軸度。

20. 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應使測量過程盡量遵守:

A . 獨立原則 B . 相關原則 C . 阿貝原則 D . 泰勒原則

21 . 某滾動軸承配合,如圖樣上标注為Ф60JS6,則省略的是( )

A . Ф60h5 B . 軸承孔公差帶代号 C . 軸承型号 D . 軸承外徑公差帶代号

22 . 孔的體外作用尺寸是指( )

A .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

B . 該孔的最小實體尺寸

C .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内表面體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直徑或寬度

D .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内表面體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直徑或寬度

23 . 設 某 軸的尺寸為 ,其軸線直線度公差為 φ 0.05 ,則其最小實體實效尺寸 為 _________ 。

A . 25.05mm B . 24.95mm C . 24.90mm D . 24.80mm

24 . 檢驗 量規,其_________。

A . 通規上偏差為 0.0055mm 。 B . 通規下偏差為 0.0055mm 。

C . 通規磨損極限為φ 40mm 。 D . 止規最大極限尺寸為φ 40.0055mm 。

四、标注題:

1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01 mm ,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02 mm 。

(2)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05 mm 。

(3)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03 mm 。

(4)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别為 0.008 mm 和 0.006 mm 。

(5)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8μrn , 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3.2μ rn 。

2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2-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2mm 。

(2)φD軸線對2-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100 : 0.02 mm 。

(3)槽兩側面對φD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 04 mm 。

3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01 mm ,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04 mm 。

(2)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

(3)φ210h7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3mm 。

(4)4-φ20H8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15mm 。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圖上,要求

(1)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d 3 ,R a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d 1 ,要求R a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A,要求R z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4)其餘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R a 允許值均為25μm 。

5 . 試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圖中

(1)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012mm ;

(2)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01mm ;

(3)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008mm ;

(4)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006mm ;

(5)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0 05mm 。

(6)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1.6μrn,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6.3μrn 。

6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0.02 ,并采用包容要求。

(2)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03mrn。

(3)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25土 0 .007mrn,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01mrn,并采用包容要求。

(4)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8μrn,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1.6μrn 。

五、 改錯題:

1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2.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3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4 . 指出下圖中标注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5 .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6 .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六 、 計算題:

1 . 有一 基 軸 制 配合,基本尺寸L= 60 mm ,最大間隙X max = 40μm,孔公差T h =30μm。軸公差T s =2 0 μm。試按标準規定标注孔、軸的尺寸,畫出公差帶圖,說明配合類型。

2 . 如圖所示,要求:

(1)指出被測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則。

(2)求出單一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關聯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3)求被測要素的形狀、位置公差的給定值,最大允許值的大小。

(4)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φ 19 . 97mm ,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 09mm ,判斷其垂直度的合格性,并說明理由。

3 . 下列各組配合,已知表中的數值,解算空格中的數值,并填入表中。

基本尺寸

X max 或Y min

X min 或Y max

T f

ES

EI

T h

es

ei

T s

φ25

0

0 . 052

0.074

0. 104

φ45

0 .025

0

-0. 050

0.041

4 .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5 .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七、 綜合題:

1 . 根據題圖,按表列要求填入表1中 。

a) b) c)

表 1

圖例

采用公差原則

邊界及邊界尺寸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a

b

c

2 . 說出下列圖中所标注的形位公差代号的含義

3 . 指出下列圖 樣 中所标注4 項 形位公差代号的名稱、公差 帶形狀及大小

序号

名 稱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公差大小

(1)

(2)

(3)

(4)

4 . 說明圖中的公差代号的含義,填寫表中有關内容 。

參考 答案

一、判斷題 :

1.√ 2. × 3.√ 4 . √ 5. × 6 . √ 7 . × 8 . × 9 . × 10.×

11. √ 12. √ 13.√ 14.× 15.√ 16.× 17. × 18.√ 19.× 20.×

21. × 22 . × 23. √ 24. ×

二、 填空 題:

1 . 完全互換 不完全互換

2 . 10

3 . 5,2, 0

4 . 最大實體邊界,Φ 20 mm , 0

5 . 法向側隙,圓周側隙

6 . 基孔制,間隙配合

7 . 系統誤差,随機誤差,粗大誤差。

8 . 最小實體尺寸

9 . 基軸制

10 . 不挑選,不調整或修配,滿足使用要求

11 . 16,25,40,63

12 . 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的區域

13 . 相鄰兩刻線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0.01 mm

14 . 修正法, 抵償法

15 . ±22.5μm, 79.9775mm , 80.0225mm 。

16 . 切向綜合誤差 F i ' 、齒距累積誤差 F p 、齒圈徑向跳動 F r 、徑向綜合誤差 F i '' 、公法線長度變動 F w 。

17 . 定向負荷、旋轉負荷、擺動負荷。

18 .

19 . 13 ,5。

20 . 制造誤差;測量誤差。

21 . φ59.981,φ59.994

22 . 實效尺寸,極限尺寸。

23 . 最大實體狀态,最小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

24 . 被測對象、測量單位、測量方法、測量誤差。

三、 選擇 題: ( 将下列題目中正确的論述選擇出來 ) 。

1.C 2.B 3.D 4.B 5.C 6.B 7 .B 8.A 9.C 10.A 11.B 12.C

13.B 14.D 15.D 16. B 17. B 18.B 19. C 20. C 21.D 22.D 23.C 24.A

四、标注 題:

1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01 mm ,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02 mm 。

( 2 )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05 mm 。

( 3 )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03 mm 。

( 4 )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别為 0.008 mm 和 0.006 mm 。

( 5 )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 8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3.2 μ rn 。

2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1 ) 2- 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2mm 。

( 2 )φ D 軸線對 2- 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 100 : 0.02 mm 。

( 3 )槽兩側面對φ D 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 04 mm 。

3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01 mm ,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04 mm 。

( 2 )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

( 3 )φ2 10h7 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3mm 。

( 4 ) 4- φ2 0H8 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15mm 。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圖上,要求:

( 1 )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 d 3 ,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2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 d 1 ,要求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3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 A ,要求 R z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4 )其餘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 R a 允許值均為 25 μm 。

5. 試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圖中。

(1)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012mm ;

(2)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01mm ;

(3)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008mm ;

(4)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006mm ;

(5)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005mm 。

(6)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6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6.3 μ rn 。

6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0.02 ,并采用包容要求。

( 2 )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 03mrn 。

( 3 )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25 土 0 . 007mrn ,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 01mrn ,并采用包容要求。

( 4 )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 8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 . 6 μ rn 。

五、 改錯題:

1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答案:

2 . 答案:

3 . 答案:

4 . 答案:

5 . 答案:

6 . 答案:

六 、 計算題:

1 . 答案:

T f = 0.050mm Y max = -0.010mm

ES= 0.020mm EI= -0.010mm

孔尺寸為 60 0.020 -0.010 mm ,軸尺寸為 60 0   -0. 0 20 mm 。為基軸 制,過渡配合。

2 . 答案:

(1)被測要素遵守最大實體要求。

(2)單一要素的實效尺寸=φ 20.02mm

關聯要素的實效尺寸=φ 20.05mm

(3)直線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02mm ,

垂直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05mm 。

直線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12mm ,

垂直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15mm 。

(4) 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 φ 19.97mm ,則此時垂直度誤差的允許值

為φ0.03 φ0.05=φ0.08,今測得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09mm 超出了允許值,故不合格。

3. 下列各組配合,已知表中的數值,解算空格中的數值,并填入表中。

基本尺寸

X ma 或 Y min

X min 或 Y max

T f

ES

EI

T h

es

e i

T s

φ25

0.052

0

0.052

0.030

-0.022

0 . 052

0.074

-0.030

0. 104

φ45

-0.025

-0.050

0 . 025

0

-0.016

0.016

-0.009

-0.050

0.041

4 .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答案:查表得:IT8=33 μ m ,m8的基本偏差為 8 μ m ,工件極限偏差為:

es= 0.041,ei= 0.008

查表可得 , 工作量規制造公差T=3.4 μ m , 通規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5 μ m ;

5 .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答案:查表得:IT9=62 μ m ,H9的孔,工件極限偏差為:

ES= 0.062,EI=0

查表可得,工作量規制造公差T=5 μ m ,通規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8 μ m ;

七、 綜合題:

1 . 根據題圖,按表列要求填入表中。

a) b) c)

答案 (單位: mm )

圖例

采用公差原則

邊界及邊界尺寸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a

獨立

×

φ0.008

φ0.008

b

包容

MMC 邊界 φ 20

φ0.02

φ0.02

c

最大實體

MMVC 邊界 φ19.995

φ0.005

φ0.026

2 . 答案:

1、φ50孔軸線對底面的平行度公差為φ0.03;

2、φ80孔軸線對底面的垂直度公差為φ0.02;

3、右端面對φ130孔軸線的圓跳動公差為0.03;

4、φ130孔軸線對φ50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 .01;

5、底面的平面度公差為0.012。

3 . 答案:

序号

名 稱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公差大小

( 1 )

圓度

同一正截面上,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同心圓之間的半徑差為 0.004mm

( 2 )

圓跳動

在垂直于基準軸線的任意測量平面内,圓心在基準軸線 A 上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同心圓之間的距離為 0.015mm

( 3 )

平行度

平行于基準面 B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02mm

( 4 )

垂直度

垂直于基準軸線 A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01mm

4 . 答案:

代号

解釋代号含義

公差帶形狀

∮ 30G 7的孔的軸線與∮16H6小孔的同軸度公差為 0.04mm

以 ∮16H6孔的理想軸線為軸線,直徑為∮ 0.04mm 的圓柱面所包含的區域

一、 填空 題:

1.按照零部件互換性的程度,互換性可分為 和 。

2.優先數系R10系列中>1~10的區段中包含 個優先數。

3.滾動軸承分為 個公差等級,其中最高等級是 級、最低是 級。

4. 某軸尺寸為Φ 20 0 -0.1 mm ,遵守邊界為 ,邊界尺寸為 mm ,實際尺寸為Φ 20mm 時,允許的形位誤差為 mm 。

5. 齒輪副的側隙可以分為 和 。

6.φ30 0.021 0 mm 的孔與φ30 -0.007 -0.020 mm 的軸配合,屬于 制 配合。

7.測量誤差按其特性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類。

8.光滑極限量規的止規的基本尺寸等于______________。

9. 基本尺寸相同的軸上有幾處配合,當兩端的配合要求緊固而中間的配合要求較松時,宜采用 制配合。

10. 零部件具有互換性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即裝配前 ,裝配時 ,裝配後 。

11. R5系列中10~100的優先數是10、 、 、 、 、100。

12.圓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圓柱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

13.測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______ ____,千分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

14.系統誤差可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方法消除。

15.孔在圖樣上的标注為 φ80Js8,已知IT8=45μm,其基本偏差為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為 mm,最小實體尺寸為 mm。

16.齒輪傳動準确性的評定指标規有 、 、 、 。

17.作用在軸承套圈上的徑向負荷可以分為 、 、 三類 。

18.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輪廓的算術平均偏差Ra為6.3μm,在零件圖上标注為 。

19.按GB10095-2001的規定,圓柱齒輪的精度等級分為 個等級,其中 級是制定标準的基礎級。

20.在實際使用中,量塊按級使用時,量塊的尺寸為标稱尺寸,忽略其_______ ___ _____;按等使用時,量塊的尺寸為實際尺寸,僅忽略了檢定時的______________。

21. 測量 軸用工作量規止規的最小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 通規的最大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 (已知量規制造公差T= 6μm,位置要素Z=9μm) 。

22.當被測要素的形位公差與尺寸公差按最大實體原則相關時,要求其作用尺寸不超出 ,其局部實際尺寸不超出 。

23.孔、軸具有允許的材料量為最多時的狀态稱為 ,它是指孔的 尺寸,軸的 尺寸。

24.一個完整的測量過程應包括: , , ,和 。

二、 判斷題 :

1.公差等級的選用在保證使用要求的條件下,盡量選擇較低的公差等級。 ( )

2. 30JS6與 50JS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3. ∮ 30G 6與∮ 50G 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4.在裝配圖上标注滾動軸承内圈與軸頸的配合時,隻标軸頸的公差代号。 ( )

5.圖樣标注φ 20 0 -0.021 mm 的軸,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

6.R z 參數對某些表面上不允許出現較深的加工痕迹和小零件的表面質量有實用意義。 ( )

7.評定表面輪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長度稱取樣長度,它可以包含幾個評定長度。 ( )

8.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邊界。 ( )

9.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從材料的外面或裡面指向被注表面。 ( )

10.測表面粗糙度時,取樣長度過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實情況,因此越長越好。 ( )

11.螺紋的精度分為精密、中等、粗糙三個級别。 ( )

12. 螺紋的公稱直徑是指螺紋的大徑。 ( )

13. 齒輪副的接觸斑點是評定齒輪副載荷分布均勻性的綜合指标 。 ( )

14. 在過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帶都處于軸的公差帶的下方。 ( )

15.對一被測值進行大量重複測量時其産生的随機誤差完全服從正态分布規律。 ( )

16. 齒向誤差Δ F β 是評定齒輪傳動平穩性的誤差指标。 ( )

17.未注公差尺寸即對該尺寸無公差要求。 ( )

18.端面全跳動公差和平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

19.光滑量規通規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極限尺寸。 ( )

20.規定位置要素Z是為了保證塞規有一定使用壽命。 ( )

21.一般來說,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級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絕對值越小。 ( )

22.光滑極限量規的止規是控制工件的實際尺寸不超過最大實體尺寸。 ( )

23.表面粗糙度 是輪廓最大高度的評定參數。 ( )

24.幾何偏心主要影響齒輪的切向誤差。 ( )

三、 選擇 題:

1 . 鍵槽中心平面對基準軸線的對稱度公差值為 0.06mm ,則允許該中心平面對基準軸線的最大

偏離量為( )mm。 [ ]

A. 0.06 B. 0.12 C .0.0 3 D. 0.24

2 . 評定傳動平穩性的齒輪精度指标為( )

A. B. C. D.

3.公法線平均長度偏差用來評定齒輪的 ( )指标。

A.傳遞運動的準确性 B. 傳動的平穩性 C.載荷分布的均勻性 D. 齒側間隙

4 . 加工 50js6的軸和 30H7的孔,應理解為( )。

A.前者加工困難 B. 兩者加工難易相當 C.後者加工困難 D. 視相配件的公差帶而定

5 . 下列配合為間隙配合的是( )

A.H7/k7 B. H7/u 6 C .H7/g6 D. H7/s6

6 . 已知 ,則 的基本尺寸和極限偏差為( )。

A . B. C. D.

7 . 形位公差帶形狀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圓柱面之間的區域有 [ ]

A . 同軸度 B . 徑向全跳動 C . 任意方向直線度 D . 任意方向垂直度

8 . 某軸Φ10 0 -0.015 mm 則 [ ]

A . 被測要素遵守MMC邊界。

B . 被測要素遵守MMVC邊界。

C . 當被測要素尺寸為Φ 10 mm 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 0 . 015 mm 。

D . 局部實際尺寸應大于等于最大實體尺寸。

9 . 以下各組配合中,配合性質相同的有 [ ]

A . φ30H7/ f6 和φ 30F 7/h6 B . φ30P8/h7和φ30H8/p7

C . φ 30M 8/h7和φ30H8/m7 D . φ30H8/m8和φ 30M 8/h8

10 . 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 [ ]

A . φ30H7/f6 B . φ30H8/h 7 C . φ100H8/g7 D . φ100H7/g6

11 . 平鍵聯接的鍵寬公差帶為h9,在采用一般聯接,用于載荷不大的一般機械傳動的固定聯接時,其軸槽寬與毂槽寬的公差帶分别為 [ ]

A . 軸槽H9,毂槽D10 B . 軸槽N9,毂槽Js9;

C . 軸槽P9,毂槽P9; D . 軸槽H7,毂槽E9。

12 . 下列測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 [ ]

A . 真值為 40mm ,測得值為 40 . 05mm B. 真值為 40mm ,測得值為 40 . 02mm

C . 真值為 100mm ,測得值為 100.03mm D. 真值為 100mm ,測得值為 99.5mm

13 . 花鍵的分度誤差,一般用( )公差來控制。

A . 平行度 B . 位置度 C . 對稱度 D . 同軸度。

14 .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

A .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 用光學比較儀測外徑

C . 用内徑百分表測内徑 D . 用遊标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

15 .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

A .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 用光學比較儀測外徑。

C . 用内徑百分表測内徑 D . 用遊标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

16 . 某滾動軸承配合,如圖樣上标注為Ф60 r 6,則省略的是 [ ]

A . Ф60H7 B . 軸承内圈孔公差帶代号

C . 軸承型号。

17 . 下列孔、軸配合中,不宜選用過渡配合的有 [ ]

A . 既要求對中,又要拆卸方便。

B . 高溫下工作,零件變形大。

C . 保證靜止,傳遞載荷的可拆結合。

D . 要求定心好,載荷由鍵傳遞。

18 . 在平面度誤差值的各種評定方法中, 所得的評定結果是最小的。

A . 三遠點法 B . 最小包容區域法 C . 對角線法 D . 最小二乘法

19 . 徑向全跳動公差帶的形狀與 的公差帶形狀相同。

A . 位置度 B . 圓度 C . 圓柱度 D . 同軸度。

20. 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應使測量過程盡量遵守:

A . 獨立原則 B . 相關原則 C . 阿貝原則 D . 泰勒原則

21 . 某滾動軸承配合,如圖樣上标注為Ф60JS6,則省略的是( )

A . Ф60h5 B . 軸承孔公差帶代号 C . 軸承型号 D . 軸承外徑公差帶代号

22 . 孔的體外作用尺寸是指( )

A .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

B . 該孔的最小實體尺寸

C .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内表面體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直徑或寬度

D .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内表面體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直徑或寬度

23 . 設 某 軸的尺寸為 ,其軸線直線度公差為 φ 0.05 ,則其最小實體實效尺寸 為 _________ 。

A . 25.05mm B . 24.95mm C . 24.90mm D . 24.80mm

24 . 檢驗 量規,其_________。

A . 通規上偏差為 0.0055mm 。 B . 通規下偏差為 0.0055mm 。

C . 通規磨損極限為φ 40mm 。 D . 止規最大極限尺寸為φ 40.0055mm 。

四、标注題:

1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01 mm ,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02 mm 。

(2)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05 mm 。

(3)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03 mm 。

(4)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别為 0.008 mm 和 0.006 mm 。

(5)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8μrn , 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3.2μ rn 。

2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2-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2mm 。

(2)φD軸線對2-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100 : 0.02 mm 。

(3)槽兩側面對φD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 04 mm 。

3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01 mm ,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04 mm 。

(2)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

(3)φ210h7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3mm 。

(4)4-φ20H8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15mm 。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圖上,要求

(1)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d 3 ,R a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d 1 ,要求R a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A,要求R z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4)其餘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R a 允許值均為25μm 。

5 . 試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圖中

(1)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012mm ;

(2)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01mm ;

(3)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008mm ;

(4)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006mm ;

(5)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0 05mm 。

(6)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1.6μrn,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6.3μrn 。

6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0.02 ,并采用包容要求。

(2)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03mrn。

(3)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25土 0 .007mrn,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01mrn,并采用包容要求。

(4)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8μrn,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1.6μrn 。

五、 改錯題:

1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2.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3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4 . 指出下圖中标注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5 .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6 .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六 、 計算題:

1 . 有一 基 軸 制 配合,基本尺寸L= 60 mm ,最大間隙X max = 40μm,孔公差T h =30μm。軸公差T s =2 0 μm。試按标準規定标注孔、軸的尺寸,畫出公差帶圖,說明配合類型。

2 . 如圖所示,要求:

(1)指出被測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則。

(2)求出單一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關聯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3)求被測要素的形狀、位置公差的給定值,最大允許值的大小。

(4)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φ 19 . 97mm ,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 09mm ,判斷其垂直度的合格性,并說明理由。

3 . 下列各組配合,已知表中的數值,解算空格中的數值,并填入表中。

基本尺寸

X max 或Y min

X min 或Y max

T f

ES

EI

T h

es

ei

T s

φ25

0

0 . 052

0.074

0. 104

φ45

0 .025

0

-0. 050

0.041

4 .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5 .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七、 綜合題:

1 . 根據題圖,按表列要求填入表1中 。

a) b) c)

表 1

圖例

采用公差原則

邊界及邊界尺寸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a

b

c

2 . 說出下列圖中所标注的形位公差代号的含義

3 . 指出下列圖 樣 中所标注4 項 形位公差代号的名稱、公差 帶形狀及大小

序号

名 稱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公差大小

(1)

(2)

(3)

(4)

4 . 說明圖中的公差代号的含義,填寫表中有關内容 。

參考 答案

一、判斷題 :

1.√ 2. × 3.√ 4 . √ 5. × 6 . √ 7 . × 8 . × 9 . × 10.×

11. √ 12. √ 13.√ 14.× 15.√ 16.× 17. × 18.√ 19.× 20.×

21. × 22 . × 23. √ 24. ×

二、 填空 題:

1 . 完全互換 不完全互換

2 . 10

3 . 5,2, 0

4 . 最大實體邊界,Φ 20 mm , 0

5 . 法向側隙,圓周側隙

6 . 基孔制,間隙配合

7 . 系統誤差,随機誤差,粗大誤差。

8 . 最小實體尺寸

9 . 基軸制

10 . 不挑選,不調整或修配,滿足使用要求

11 . 16,25,40,63

12 . 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的區域

13 . 相鄰兩刻線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0.01 mm

14 . 修正法, 抵償法

15 . ±22.5μm, 79.9775mm , 80.0225mm 。

16 . 切向綜合誤差 F i ' 、齒距累積誤差 F p 、齒圈徑向跳動 F r 、徑向綜合誤差 F i '' 、公法線長度變動 F w 。

17 . 定向負荷、旋轉負荷、擺動負荷。

18 .

19 . 13 ,5。

20 . 制造誤差;測量誤差。

21 . φ59.981,φ59.994

22 . 實效尺寸,極限尺寸。

23 . 最大實體狀态,最小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

24 . 被測對象、測量單位、測量方法、測量誤差。

三、 選擇 題: ( 将下列題目中正确的論述選擇出來 ) 。

1.C 2.B 3.D 4.B 5.C 6.B 7 .B 8.A 9.C 10.A 11.B 12.C

13.B 14.D 15.D 16. B 17. B 18.B 19. C 20. C 21.D 22.D 23.C 24.A

四、标注 題:

1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01 mm ,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02 mm 。

( 2 )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05 mm 。

( 3 )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03 mm 。

( 4 )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别為 0.008 mm 和 0.006 mm 。

( 5 )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 8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3.2 μ rn 。

2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1 ) 2- 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2mm 。

( 2 )φ D 軸線對 2- 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 100 : 0.02 mm 。

( 3 )槽兩側面對φ D 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 04 mm 。

3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01 mm ,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04 mm 。

( 2 )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

( 3 )φ2 10h7 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3mm 。

( 4 ) 4- φ2 0H8 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15mm 。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圖上,要求:

( 1 )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 d 3 ,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2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 d 1 ,要求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3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 A ,要求 R z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4 )其餘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 R a 允許值均為 25 μm 。

5. 試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圖中。

(1)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012mm ;

(2)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01mm ;

(3)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008mm ;

(4)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006mm ;

(5)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005mm 。

(6)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6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6.3 μ rn 。

6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0.02 ,并采用包容要求。

( 2 )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 03mrn 。

( 3 )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25 土 0 . 007mrn ,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 01mrn ,并采用包容要求。

( 4 )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 8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 . 6 μ rn 。

五、 改錯題:

1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答案:

2 . 答案:

3 . 答案:

4 . 答案:

5 . 答案:

6 . 答案:

六 、 計算題:

1 . 答案:

T f = 0.050mm Y max = -0.010mm

ES= 0.020mm EI= -0.010mm

孔尺寸為 60 0.020 -0.010 mm ,軸尺寸為 60 0   -0. 0 20 mm 。為基軸 制,過渡配合。

2 . 答案:

(1)被測要素遵守最大實體要求。

(2)單一要素的實效尺寸=φ 20.02mm

關聯要素的實效尺寸=φ 20.05mm

(3)直線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02mm ,

垂直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05mm 。

直線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12mm ,

垂直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15mm 。

(4) 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 φ 19.97mm ,則此時垂直度誤差的允許值

為φ0.03 φ0.05=φ0.08,今測得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09mm 超出了允許值,故不合格。

3. 下列各組配合,已知表中的數值,解算空格中的數值,并填入表中。

基本尺寸

X ma 或 Y min

X min 或 Y max

T f

ES

EI

T h

es

e i

T s

φ25

0.052

0

0.052

0.030

-0.022

0 . 052

0.074

-0.030

0. 104

φ45

-0.025

-0.050

0 . 025

0

-0.016

0.016

-0.009

-0.050

0.041

4 .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答案:查表得:IT8=33 μ m ,m8的基本偏差為 8 μ m ,工件極限偏差為:

es= 0.041,ei= 0.008

查表可得 , 工作量規制造公差T=3.4 μ m , 通規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5 μ m ;

5 .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答案:查表得:IT9=62 μ m ,H9的孔,工件極限偏差為:

ES= 0.062,EI=0

查表可得,工作量規制造公差T=5 μ m ,通規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8 μ m ;

七、 綜合題:

1 . 根據題圖,按表列要求填入表中。

a) b) c)

答案 (單位: mm )

圖例

采用公差原則

邊界及邊界尺寸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a

獨立

×

φ0.008

φ0.008

b

包容

MMC 邊界 φ 20

φ0.02

φ0.02

c

最大實體

MMVC 邊界 φ19.995

φ0.005

φ0.026

2 . 答案:

1、φ50孔軸線對底面的平行度公差為φ0.03;

2、φ80孔軸線對底面的垂直度公差為φ0.02;

3、右端面對φ130孔軸線的圓跳動公差為0.03;

4、φ130孔軸線對φ50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 .01;

5、底面的平面度公差為0.012。

3 . 答案:

序号

名 稱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公差大小

( 1 )

圓度

同一正截面上,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同心圓之間的半徑差為 0.004mm

( 2 )

圓跳動

在垂直于基準軸線的任意測量平面内,圓心在基準軸線 A 上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同心圓之間的距離為 0.015mm

( 3 )

平行度

平行于基準面 B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02mm

( 4 )

垂直度

垂直于基準軸線 A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01mm

4 . 答案:

代号

解釋代号含義

公差帶形狀

∮ 30G 7的孔的軸線與∮16H6小孔的同軸度公差為 0.04mm

以 ∮16H6孔的理想軸線為軸線,直徑為∮ 0.04mm 的圓柱面所包含的區域

外圓錐面相對于基準 軸線B的圓跳動公差為 0.05mm

垂直于被測錐面的理想錐面上距離為 0.05mm 的兩個平行圓之間的區域

左端面 A 相對于基準軸線 B 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距離為 0.02mm ,垂直于 ∮16H6小孔(基準)軸線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4 個 ∮8H9的小孔的軸線相對于第一基準A第二基準B的位置度公差為 0.1mm

直徑為 0.1mm 的圓柱面,其軸線垂直于基準平面 A ,且與基準軸線 B 平行,距離為理論正确尺寸。

一、 填空 題:

1.按照零部件互換性的程度,互換性可分為 和 。

2.優先數系R10系列中>1~10的區段中包含 個優先數。

3.滾動軸承分為 個公差等級,其中最高等級是 級、最低是 級。

4. 某軸尺寸為Φ 20 0 -0.1 mm ,遵守邊界為 ,邊界尺寸為 mm ,實際尺寸為Φ 20mm 時,允許的形位誤差為 mm 。

5. 齒輪副的側隙可以分為 和 。

6.φ30 0.021 0 mm 的孔與φ30 -0.007 -0.020 mm 的軸配合,屬于 制 配合。

7.測量誤差按其特性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類。

8.光滑極限量規的止規的基本尺寸等于______________。

9. 基本尺寸相同的軸上有幾處配合,當兩端的配合要求緊固而中間的配合要求較松時,宜采用 制配合。

10. 零部件具有互換性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即裝配前 ,裝配時 ,裝配後 。

11. R5系列中10~100的優先數是10、 、 、 、 、100。

12.圓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圓柱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

13.測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______ ____,千分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

14.系統誤差可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方法消除。

15.孔在圖樣上的标注為 φ80Js8,已知IT8=45μm,其基本偏差為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為 mm,最小實體尺寸為 mm。

16.齒輪傳動準确性的評定指标規有 、 、 、 。

17.作用在軸承套圈上的徑向負荷可以分為 、 、 三類 。

18.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輪廓的算術平均偏差Ra為6.3μm,在零件圖上标注為 。

19.按GB10095-2001的規定,圓柱齒輪的精度等級分為 個等級,其中 級是制定标準的基礎級。

20.在實際使用中,量塊按級使用時,量塊的尺寸為标稱尺寸,忽略其_______ ___ _____;按等使用時,量塊的尺寸為實際尺寸,僅忽略了檢定時的______________。

21. 測量 軸用工作量規止規的最小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 通規的最大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 (已知量規制造公差T= 6μm,位置要素Z=9μm) 。

22.當被測要素的形位公差與尺寸公差按最大實體原則相關時,要求其作用尺寸不超出 ,其局部實際尺寸不超出 。

23.孔、軸具有允許的材料量為最多時的狀态稱為 ,它是指孔的 尺寸,軸的 尺寸。

24.一個完整的測量過程應包括: , , ,和 。

二、 判斷題 :

1.公差等級的選用在保證使用要求的條件下,盡量選擇較低的公差等級。 ( )

2. 30JS6與 50JS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3. ∮ 30G 6與∮ 50G 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4.在裝配圖上标注滾動軸承内圈與軸頸的配合時,隻标軸頸的公差代号。 ( )

5.圖樣标注φ 20 0 -0.021 mm 的軸,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

6.R z 參數對某些表面上不允許出現較深的加工痕迹和小零件的表面質量有實用意義。 ( )

7.評定表面輪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長度稱取樣長度,它可以包含幾個評定長度。 ( )

8.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邊界。 ( )

9.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從材料的外面或裡面指向被注表面。 ( )

10.測表面粗糙度時,取樣長度過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實情況,因此越長越好。 ( )

11.螺紋的精度分為精密、中等、粗糙三個級别。 ( )

12. 螺紋的公稱直徑是指螺紋的大徑。 ( )

13. 齒輪副的接觸斑點是評定齒輪副載荷分布均勻性的綜合指标 。 ( )

14. 在過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帶都處于軸的公差帶的下方。 ( )

15.對一被測值進行大量重複測量時其産生的随機誤差完全服從正态分布規律。 ( )

16. 齒向誤差Δ F β 是評定齒輪傳動平穩性的誤差指标。 ( )

17.未注公差尺寸即對該尺寸無公差要求。 ( )

18.端面全跳動公差和平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

19.光滑量規通規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極限尺寸。 ( )

20.規定位置要素Z是為了保證塞規有一定使用壽命。 ( )

21.一般來說,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級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絕對值越小。 ( )

22.光滑極限量規的止規是控制工件的實際尺寸不超過最大實體尺寸。 ( )

23.表面粗糙度 是輪廓最大高度的評定參數。 ( )

24.幾何偏心主要影響齒輪的切向誤差。 ( )

三、 選擇 題:

1 . 鍵槽中心平面對基準軸線的對稱度公差值為 0.06mm ,則允許該中心平面對基準軸線的最大

偏離量為( )mm。 [ ]

A. 0.06 B. 0.12 C .0.0 3 D. 0.24

2 . 評定傳動平穩性的齒輪精度指标為( )

A. B. C. D.

3.公法線平均長度偏差用來評定齒輪的 ( )指标。

A.傳遞運動的準确性 B. 傳動的平穩性 C.載荷分布的均勻性 D. 齒側間隙

4 . 加工 50js6的軸和 30H7的孔,應理解為( )。

A.前者加工困難 B. 兩者加工難易相當 C.後者加工困難 D. 視相配件的公差帶而定

5 . 下列配合為間隙配合的是( )

A.H7/k7 B. H7/u 6 C .H7/g6 D. H7/s6

6 . 已知 ,則 的基本尺寸和極限偏差為( )。

A . B. C. D.

7 . 形位公差帶形狀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圓柱面之間的區域有 [ ]

A . 同軸度 B . 徑向全跳動 C . 任意方向直線度 D . 任意方向垂直度

8 . 某軸Φ10 0 -0.015 mm 則 [ ]

A . 被測要素遵守MMC邊界。

B . 被測要素遵守MMVC邊界。

C . 當被測要素尺寸為Φ 10 mm 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 0 . 015 mm 。

D . 局部實際尺寸應大于等于最大實體尺寸。

9 . 以下各組配合中,配合性質相同的有 [ ]

A . φ30H7/ f6 和φ 30F 7/h6 B . φ30P8/h7和φ30H8/p7

C . φ 30M 8/h7和φ30H8/m7 D . φ30H8/m8和φ 30M 8/h8

10 . 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 [ ]

A . φ30H7/f6 B . φ30H8/h 7 C . φ100H8/g7 D . φ100H7/g6

11 . 平鍵聯接的鍵寬公差帶為h9,在采用一般聯接,用于載荷不大的一般機械傳動的固定聯接時,其軸槽寬與毂槽寬的公差帶分别為 [ ]

A . 軸槽H9,毂槽D10 B . 軸槽N9,毂槽Js9;

C . 軸槽P9,毂槽P9; D . 軸槽H7,毂槽E9。

12 . 下列測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 [ ]

A . 真值為 40mm ,測得值為 40 . 05mm B. 真值為 40mm ,測得值為 40 . 02mm

C . 真值為 100mm ,測得值為 100.03mm D. 真值為 100mm ,測得值為 99.5mm

13 . 花鍵的分度誤差,一般用( )公差來控制。

A . 平行度 B . 位置度 C . 對稱度 D . 同軸度。

14 .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

A .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 用光學比較儀測外徑

C . 用内徑百分表測内徑 D . 用遊标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

15 .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

A .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 用光學比較儀測外徑。

C . 用内徑百分表測内徑 D . 用遊标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

16 . 某滾動軸承配合,如圖樣上标注為Ф60 r 6,則省略的是 [ ]

A . Ф60H7 B . 軸承内圈孔公差帶代号

C . 軸承型号。

17 . 下列孔、軸配合中,不宜選用過渡配合的有 [ ]

A . 既要求對中,又要拆卸方便。

B . 高溫下工作,零件變形大。

C . 保證靜止,傳遞載荷的可拆結合。

D . 要求定心好,載荷由鍵傳遞。

18 . 在平面度誤差值的各種評定方法中, 所得的評定結果是最小的。

A . 三遠點法 B . 最小包容區域法 C . 對角線法 D . 最小二乘法

19 . 徑向全跳動公差帶的形狀與 的公差帶形狀相同。

A . 位置度 B . 圓度 C . 圓柱度 D . 同軸度。

20. 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應使測量過程盡量遵守:

A . 獨立原則 B . 相關原則 C . 阿貝原則 D . 泰勒原則

21 . 某滾動軸承配合,如圖樣上标注為Ф60JS6,則省略的是( )

A . Ф60h5 B . 軸承孔公差帶代号 C . 軸承型号 D . 軸承外徑公差帶代号

22 . 孔的體外作用尺寸是指( )

A .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

B . 該孔的最小實體尺寸

C .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内表面體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直徑或寬度

D .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内表面體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直徑或寬度

23 . 設 某 軸的尺寸為 ,其軸線直線度公差為 φ 0.05 ,則其最小實體實效尺寸 為 _________ 。

A . 25.05mm B . 24.95mm C . 24.90mm D . 24.80mm

24 . 檢驗 量規,其_________。

A . 通規上偏差為 0.0055mm 。 B . 通規下偏差為 0.0055mm 。

C . 通規磨損極限為φ 40mm 。 D . 止規最大極限尺寸為φ 40.0055mm 。

四、标注題:

1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01 mm ,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02 mm 。

(2)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05 mm 。

(3)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03 mm 。

(4)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别為 0.008 mm 和 0.006 mm 。

(5)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8μrn , 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3.2μ rn 。

2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2-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2mm 。

(2)φD軸線對2-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100 : 0.02 mm 。

(3)槽兩側面對φD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 04 mm 。

3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01 mm ,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04 mm 。

(2)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

(3)φ210h7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3mm 。

(4)4-φ20H8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15mm 。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圖上,要求

(1)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d 3 ,R a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d 1 ,要求R a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A,要求R z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4)其餘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R a 允許值均為25μm 。

5 . 試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圖中

(1)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012mm ;

(2)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01mm ;

(3)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008mm ;

(4)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006mm ;

(5)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0 05mm 。

(6)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1.6μrn,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6.3μrn 。

6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0.02 ,并采用包容要求。

(2)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03mrn。

(3)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25土 0 .007mrn,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01mrn,并采用包容要求。

(4)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8μrn,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1.6μrn 。

五、 改錯題:

1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2.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3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4 . 指出下圖中标注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5 .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6 .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六 、 計算題:

1 . 有一 基 軸 制 配合,基本尺寸L= 60 mm ,最大間隙X max = 40μm,孔公差T h =30μm。軸公差T s =2 0 μm。試按标準規定标注孔、軸的尺寸,畫出公差帶圖,說明配合類型。

2 . 如圖所示,要求:

(1)指出被測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則。

(2)求出單一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關聯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3)求被測要素的形狀、位置公差的給定值,最大允許值的大小。

(4)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φ 19 . 97mm ,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 09mm ,判斷其垂直度的合格性,并說明理由。

3 . 下列各組配合,已知表中的數值,解算空格中的數值,并填入表中。

基本尺寸

X max 或Y min

X min 或Y max

T f

ES

EI

T h

es

ei

T s

φ25

0

0 . 052

0.074

0. 104

φ45

0 .025

0

-0. 050

0.041

4 .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5 .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七、 綜合題:

1 . 根據題圖,按表列要求填入表1中 。

a) b) c)

表 1

圖例

采用公差原則

邊界及邊界尺寸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a

b

c

2 . 說出下列圖中所标注的形位公差代号的含義

3 . 指出下列圖 樣 中所标注4 項 形位公差代号的名稱、公差 帶形狀及大小

序号

名 稱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公差大小

(1)

(2)

(3)

(4)

4 . 說明圖中的公差代号的含義,填寫表中有關内容 。

參考 答案

一、判斷題 :

1.√ 2. × 3.√ 4 . √ 5. × 6 . √ 7 . × 8 . × 9 . × 10.×

11. √ 12. √ 13.√ 14.× 15.√ 16.× 17. × 18.√ 19.× 20.×

21. × 22 . × 23. √ 24. ×

二、 填空 題:

1 . 完全互換 不完全互換

2 . 10

3 . 5,2, 0

4 . 最大實體邊界,Φ 20 mm , 0

5 . 法向側隙,圓周側隙

6 . 基孔制,間隙配合

7 . 系統誤差,随機誤差,粗大誤差。

8 . 最小實體尺寸

9 . 基軸制

10 . 不挑選,不調整或修配,滿足使用要求

11 . 16,25,40,63

12 . 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的區域

13 . 相鄰兩刻線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0.01 mm

14 . 修正法, 抵償法

15 . ±22.5μm, 79.9775mm , 80.0225mm 。

16 . 切向綜合誤差 F i ' 、齒距累積誤差 F p 、齒圈徑向跳動 F r 、徑向綜合誤差 F i '' 、公法線長度變動 F w 。

17 . 定向負荷、旋轉負荷、擺動負荷。

18 .

19 . 13 ,5。

20 . 制造誤差;測量誤差。

21 . φ59.981,φ59.994

22 . 實效尺寸,極限尺寸。

23 . 最大實體狀态,最小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

24 . 被測對象、測量單位、測量方法、測量誤差。

三、 選擇 題: ( 将下列題目中正确的論述選擇出來 ) 。

1.C 2.B 3.D 4.B 5.C 6.B 7 .B 8.A 9.C 10.A 11.B 12.C

13.B 14.D 15.D 16. B 17. B 18.B 19. C 20. C 21.D 22.D 23.C 24.A

四、标注 題:

1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01 mm ,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02 mm 。

( 2 )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05 mm 。

( 3 )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03 mm 。

( 4 )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别為 0.008 mm 和 0.006 mm 。

( 5 )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 8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3.2 μ rn 。

2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1 ) 2- 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2mm 。

( 2 )φ D 軸線對 2- 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 100 : 0.02 mm 。

( 3 )槽兩側面對φ D 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 04 mm 。

3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01 mm ,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04 mm 。

( 2 )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

( 3 )φ2 10h7 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3mm 。

( 4 ) 4- φ2 0H8 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15mm 。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圖上,要求:

( 1 )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 d 3 ,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2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 d 1 ,要求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3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 A ,要求 R z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4 )其餘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 R a 允許值均為 25 μm 。

5. 試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圖中。

(1)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012mm ;

(2)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01mm ;

(3)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008mm ;

(4)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006mm ;

(5)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005mm 。

(6)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6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6.3 μ rn 。

6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0.02 ,并采用包容要求。

( 2 )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 03mrn 。

( 3 )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25 土 0 . 007mrn ,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 01mrn ,并采用包容要求。

( 4 )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 8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 . 6 μ rn 。

五、 改錯題:

1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答案:

2 . 答案:

3 . 答案:

4 . 答案:

5 . 答案:

6 . 答案:

六 、 計算題:

1 . 答案:

T f = 0.050mm Y max = -0.010mm

ES= 0.020mm EI= -0.010mm

孔尺寸為 60 0.020 -0.010 mm ,軸尺寸為 60 0   -0. 0 20 mm 。為基軸 制,過渡配合。

2 . 答案:

(1)被測要素遵守最大實體要求。

(2)單一要素的實效尺寸=φ 20.02mm

關聯要素的實效尺寸=φ 20.05mm

(3)直線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02mm ,

垂直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05mm 。

直線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12mm ,

垂直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15mm 。

(4) 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 φ 19.97mm ,則此時垂直度誤差的允許值

為φ0.03 φ0.05=φ0.08,今測得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09mm 超出了允許值,故不合格。

3. 下列各組配合,已知表中的數值,解算空格中的數值,并填入表中。

基本尺寸

X ma 或 Y min

X min 或 Y max

T f

ES

EI

T h

es

e i

T s

φ25

0.052

0

0.052

0.030

-0.022

0 . 052

0.074

-0.030

0. 104

φ45

-0.025

-0.050

0 . 025

0

-0.016

0.016

-0.009

-0.050

0.041

4 .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答案:查表得:IT8=33 μ m ,m8的基本偏差為 8 μ m ,工件極限偏差為:

es= 0.041,ei= 0.008

查表可得 , 工作量規制造公差T=3.4 μ m , 通規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5 μ m ;

5 .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答案:查表得:IT9=62 μ m ,H9的孔,工件極限偏差為:

ES= 0.062,EI=0

查表可得,工作量規制造公差T=5 μ m ,通規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8 μ m ;

七、 綜合題:

1 . 根據題圖,按表列要求填入表中。

a) b) c)

答案 (單位: mm )

圖例

采用公差原則

邊界及邊界尺寸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a

獨立

×

φ0.008

φ0.008

b

包容

MMC 邊界 φ 20

φ0.02

φ0.02

c

最大實體

MMVC 邊界 φ19.995

φ0.005

φ0.026

2 . 答案:

1、φ50孔軸線對底面的平行度公差為φ0.03;

2、φ80孔軸線對底面的垂直度公差為φ0.02;

3、右端面對φ130孔軸線的圓跳動公差為0.03;

4、φ130孔軸線對φ50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 .01;

5、底面的平面度公差為0.012。

3 . 答案:

序号

名 稱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公差大小

( 1 )

圓度

同一正截面上,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同心圓之間的半徑差為 0.004mm

( 2 )

圓跳動

在垂直于基準軸線的任意測量平面内,圓心在基準軸線 A 上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同心圓之間的距離為 0.015mm

( 3 )

平行度

平行于基準面 B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02mm

( 4 )

垂直度

垂直于基準軸線 A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01mm

4 . 答案:

代号

解釋代号含義

公差帶形狀

∮ 30G 7的孔的軸線與∮16H6小孔的同軸度公差為 0.04mm

以 ∮16H6孔的理想軸線為軸線,直徑為∮ 0.04mm 的圓柱面所包含的區域

外圓錐面相對于基準 軸線B的圓跳動公差為 0.05mm

垂直于被測錐面的理想錐面上距離為 0.05mm 的兩個平行圓之間的區域

左端面 A 相對于基準軸線 B 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距離為 0.02mm ,垂直于 ∮16H6小孔(基準)軸線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4 個 ∮8H9的小孔的軸線相對于第一基準A第二基準B的位置度公差為 0.1mm

直徑為 0.1mm 的圓柱面,其軸線垂直于基準平面 A ,且與基準軸線 B 平行,距離為理論正确尺寸。

一、 填空 題:

1.按照零部件互換性的程度,互換性可分為 和 。

2.優先數系R10系列中>1~10的區段中包含 個優先數。

3.滾動軸承分為 個公差等級,其中最高等級是 級、最低是 級。

4. 某軸尺寸為Φ 20 0 -0.1 mm ,遵守邊界為 ,邊界尺寸為 mm ,實際尺寸為Φ 20mm 時,允許的形位誤差為 mm 。

5. 齒輪副的側隙可以分為 和 。

6.φ30 0.021 0 mm 的孔與φ30 -0.007 -0.020 mm 的軸配合,屬于 制 配合。

7.測量誤差按其特性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類。

8.光滑極限量規的止規的基本尺寸等于______________。

9. 基本尺寸相同的軸上有幾處配合,當兩端的配合要求緊固而中間的配合要求較松時,宜采用 制配合。

10. 零部件具有互換性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即裝配前 ,裝配時 ,裝配後 。

11. R5系列中10~100的優先數是10、 、 、 、 、100。

12.圓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圓柱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

13.測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______ ____,千分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

14.系統誤差可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方法消除。

15.孔在圖樣上的标注為 φ80Js8,已知IT8=45μm,其基本偏差為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為 mm,最小實體尺寸為 mm。

16.齒輪傳動準确性的評定指标規有 、 、 、 。

17.作用在軸承套圈上的徑向負荷可以分為 、 、 三類 。

18.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輪廓的算術平均偏差Ra為6.3μm,在零件圖上标注為 。

19.按GB10095-2001的規定,圓柱齒輪的精度等級分為 個等級,其中 級是制定标準的基礎級。

20.在實際使用中,量塊按級使用時,量塊的尺寸為标稱尺寸,忽略其_______ ___ _____;按等使用時,量塊的尺寸為實際尺寸,僅忽略了檢定時的______________。

21. 測量 軸用工作量規止規的最小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 通規的最大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 (已知量規制造公差T= 6μm,位置要素Z=9μm) 。

22.當被測要素的形位公差與尺寸公差按最大實體原則相關時,要求其作用尺寸不超出 ,其局部實際尺寸不超出 。

23.孔、軸具有允許的材料量為最多時的狀态稱為 ,它是指孔的 尺寸,軸的 尺寸。

24.一個完整的測量過程應包括: , , ,和 。

二、 判斷題 :

1.公差等級的選用在保證使用要求的條件下,盡量選擇較低的公差等級。 ( )

2. 30JS6與 50JS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3. ∮ 30G 6與∮ 50G 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4.在裝配圖上标注滾動軸承内圈與軸頸的配合時,隻标軸頸的公差代号。 ( )

5.圖樣标注φ 20 0 -0.021 mm 的軸,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

6.R z 參數對某些表面上不允許出現較深的加工痕迹和小零件的表面質量有實用意義。 ( )

7.評定表面輪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長度稱取樣長度,它可以包含幾個評定長度。 ( )

8.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邊界。 ( )

9.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從材料的外面或裡面指向被注表面。 ( )

10.測表面粗糙度時,取樣長度過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實情況,因此越長越好。 ( )

11.螺紋的精度分為精密、中等、粗糙三個級别。 ( )

12. 螺紋的公稱直徑是指螺紋的大徑。 ( )

13. 齒輪副的接觸斑點是評定齒輪副載荷分布均勻性的綜合指标 。 ( )

14. 在過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帶都處于軸的公差帶的下方。 ( )

15.對一被測值進行大量重複測量時其産生的随機誤差完全服從正态分布規律。 ( )

16. 齒向誤差Δ F β 是評定齒輪傳動平穩性的誤差指标。 ( )

17.未注公差尺寸即對該尺寸無公差要求。 ( )

18.端面全跳動公差和平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

19.光滑量規通規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極限尺寸。 ( )

20.規定位置要素Z是為了保證塞規有一定使用壽命。 ( )

21.一般來說,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級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絕對值越小。 ( )

22.光滑極限量規的止規是控制工件的實際尺寸不超過最大實體尺寸。 ( )

23.表面粗糙度 是輪廓最大高度的評定參數。 ( )

24.幾何偏心主要影響齒輪的切向誤差。 ( )

三、 選擇 題:

1 . 鍵槽中心平面對基準軸線的對稱度公差值為 0.06mm ,則允許該中心平面對基準軸線的最大

偏離量為( )mm。 [ ]

A. 0.06 B. 0.12 C .0.0 3 D. 0.24

2 . 評定傳動平穩性的齒輪精度指标為( )

A. B. C. D.

3.公法線平均長度偏差用來評定齒輪的 ( )指标。

A.傳遞運動的準确性 B. 傳動的平穩性 C.載荷分布的均勻性 D. 齒側間隙

4 . 加工 50js6的軸和 30H7的孔,應理解為( )。

A.前者加工困難 B. 兩者加工難易相當 C.後者加工困難 D. 視相配件的公差帶而定

5 . 下列配合為間隙配合的是( )

A.H7/k7 B. H7/u 6 C .H7/g6 D. H7/s6

6 . 已知 ,則 的基本尺寸和極限偏差為( )。

A . B. C. D.

7 . 形位公差帶形狀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圓柱面之間的區域有 [ ]

A . 同軸度 B . 徑向全跳動 C . 任意方向直線度 D . 任意方向垂直度

8 . 某軸Φ10 0 -0.015 mm 則 [ ]

A . 被測要素遵守MMC邊界。

B . 被測要素遵守MMVC邊界。

C . 當被測要素尺寸為Φ 10 mm 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 0 . 015 mm 。

D . 局部實際尺寸應大于等于最大實體尺寸。

9 . 以下各組配合中,配合性質相同的有 [ ]

A . φ30H7/ f6 和φ 30F 7/h6 B . φ30P8/h7和φ30H8/p7

C . φ 30M 8/h7和φ30H8/m7 D . φ30H8/m8和φ 30M 8/h8

10 . 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 [ ]

A . φ30H7/f6 B . φ30H8/h 7 C . φ100H8/g7 D . φ100H7/g6

11 . 平鍵聯接的鍵寬公差帶為h9,在采用一般聯接,用于載荷不大的一般機械傳動的固定聯接時,其軸槽寬與毂槽寬的公差帶分别為 [ ]

A . 軸槽H9,毂槽D10 B . 軸槽N9,毂槽Js9;

C . 軸槽P9,毂槽P9; D . 軸槽H7,毂槽E9。

12 . 下列測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 [ ]

A . 真值為 40mm ,測得值為 40 . 05mm B. 真值為 40mm ,測得值為 40 . 02mm

C . 真值為 100mm ,測得值為 100.03mm D. 真值為 100mm ,測得值為 99.5mm

13 . 花鍵的分度誤差,一般用( )公差來控制。

A . 平行度 B . 位置度 C . 對稱度 D . 同軸度。

14 .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

A .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 用光學比較儀測外徑

C . 用内徑百分表測内徑 D . 用遊标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

15 .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

A .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 用光學比較儀測外徑。

C . 用内徑百分表測内徑 D . 用遊标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

16 . 某滾動軸承配合,如圖樣上标注為Ф60 r 6,則省略的是 [ ]

A . Ф60H7 B . 軸承内圈孔公差帶代号

C . 軸承型号。

17 . 下列孔、軸配合中,不宜選用過渡配合的有 [ ]

A . 既要求對中,又要拆卸方便。

B . 高溫下工作,零件變形大。

C . 保證靜止,傳遞載荷的可拆結合。

D . 要求定心好,載荷由鍵傳遞。

18 . 在平面度誤差值的各種評定方法中, 所得的評定結果是最小的。

A . 三遠點法 B . 最小包容區域法 C . 對角線法 D . 最小二乘法

19 . 徑向全跳動公差帶的形狀與 的公差帶形狀相同。

A . 位置度 B . 圓度 C . 圓柱度 D . 同軸度。

20. 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應使測量過程盡量遵守:

A . 獨立原則 B . 相關原則 C . 阿貝原則 D . 泰勒原則

21 . 某滾動軸承配合,如圖樣上标注為Ф60JS6,則省略的是( )

A . Ф60h5 B . 軸承孔公差帶代号 C . 軸承型号 D . 軸承外徑公差帶代号

22 . 孔的體外作用尺寸是指( )

A .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

B . 該孔的最小實體尺寸

C .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内表面體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直徑或寬度

D .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内表面體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直徑或寬度

23 . 設 某 軸的尺寸為 ,其軸線直線度公差為 φ 0.05 ,則其最小實體實效尺寸 為 _________ 。

A . 25.05mm B . 24.95mm C . 24.90mm D . 24.80mm

24 . 檢驗 量規,其_________。

A . 通規上偏差為 0.0055mm 。 B . 通規下偏差為 0.0055mm 。

C . 通規磨損極限為φ 40mm 。 D . 止規最大極限尺寸為φ 40.0055mm 。

四、标注題:

1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01 mm ,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02 mm 。

(2)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05 mm 。

(3)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03 mm 。

(4)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别為 0.008 mm 和 0.006 mm 。

(5)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8μrn , 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3.2μ rn 。

2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2-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2mm 。

(2)φD軸線對2-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100 : 0.02 mm 。

(3)槽兩側面對φD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 04 mm 。

3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01 mm ,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04 mm 。

(2)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

(3)φ210h7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3mm 。

(4)4-φ20H8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15mm 。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圖上,要求

(1)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d 3 ,R a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d 1 ,要求R a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A,要求R z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4)其餘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R a 允許值均為25μm 。

5 . 試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圖中

(1)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012mm ;

(2)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01mm ;

(3)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008mm ;

(4)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006mm ;

(5)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0 05mm 。

(6)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1.6μrn,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6.3μrn 。

6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0.02 ,并采用包容要求。

(2)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03mrn。

(3)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25土 0 .007mrn,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01mrn,并采用包容要求。

(4)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8μrn,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1.6μrn 。

五、 改錯題:

1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2.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3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4 . 指出下圖中标注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5 .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6 .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六 、 計算題:

1 . 有一 基 軸 制 配合,基本尺寸L= 60 mm ,最大間隙X max = 40μm,孔公差T h =30μm。軸公差T s =2 0 μm。試按标準規定标注孔、軸的尺寸,畫出公差帶圖,說明配合類型。

2 . 如圖所示,要求:

(1)指出被測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則。

(2)求出單一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關聯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3)求被測要素的形狀、位置公差的給定值,最大允許值的大小。

(4)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φ 19 . 97mm ,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 09mm ,判斷其垂直度的合格性,并說明理由。

3 . 下列各組配合,已知表中的數值,解算空格中的數值,并填入表中。

基本尺寸

X max 或Y min

X min 或Y max

T f

ES

EI

T h

es

ei

T s

φ25

0

0 . 052

0.074

0. 104

φ45

0 .025

0

-0. 050

0.041

4 .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5 .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七、 綜合題:

1 . 根據題圖,按表列要求填入表1中 。

a) b) c)

表 1

圖例

采用公差原則

邊界及邊界尺寸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a

b

c

2 . 說出下列圖中所标注的形位公差代号的含義

3 . 指出下列圖 樣 中所标注4 項 形位公差代号的名稱、公差 帶形狀及大小

序号

名 稱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公差大小

(1)

(2)

(3)

(4)

4 . 說明圖中的公差代号的含義,填寫表中有關内容 。

參考 答案

一、判斷題 :

1.√ 2. × 3.√ 4 . √ 5. × 6 . √ 7 . × 8 . × 9 . × 10.×

11. √ 12. √ 13.√ 14.× 15.√ 16.× 17. × 18.√ 19.× 20.×

21. × 22 . × 23. √ 24. ×

二、 填空 題:

1 . 完全互換 不完全互換

2 . 10

3 . 5,2, 0

4 . 最大實體邊界,Φ 20 mm , 0

5 . 法向側隙,圓周側隙

6 . 基孔制,間隙配合

7 . 系統誤差,随機誤差,粗大誤差。

8 . 最小實體尺寸

9 . 基軸制

10 . 不挑選,不調整或修配,滿足使用要求

11 . 16,25,40,63

12 . 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的區域

13 . 相鄰兩刻線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0.01 mm

14 . 修正法, 抵償法

15 . ±22.5μm, 79.9775mm , 80.0225mm 。

16 . 切向綜合誤差 F i ' 、齒距累積誤差 F p 、齒圈徑向跳動 F r 、徑向綜合誤差 F i '' 、公法線長度變動 F w 。

17 . 定向負荷、旋轉負荷、擺動負荷。

18 .

19 . 13 ,5。

20 . 制造誤差;測量誤差。

21 . φ59.981,φ59.994

22 . 實效尺寸,極限尺寸。

23 . 最大實體狀态,最小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

24 . 被測對象、測量單位、測量方法、測量誤差。

三、 選擇 題: ( 将下列題目中正确的論述選擇出來 ) 。

1.C 2.B 3.D 4.B 5.C 6.B 7 .B 8.A 9.C 10.A 11.B 12.C

13.B 14.D 15.D 16. B 17. B 18.B 19. C 20. C 21.D 22.D 23.C 24.A

四、标注 題:

1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01 mm ,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02 mm 。

( 2 )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05 mm 。

( 3 )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03 mm 。

( 4 )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别為 0.008 mm 和 0.006 mm 。

( 5 )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 8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3.2 μ rn 。

2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1 ) 2- 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2mm 。

( 2 )φ D 軸線對 2- 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 100 : 0.02 mm 。

( 3 )槽兩側面對φ D 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 04 mm 。

3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01 mm ,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04 mm 。

( 2 )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

( 3 )φ2 10h7 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3mm 。

( 4 ) 4- φ2 0H8 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15mm 。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圖上,要求:

( 1 )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 d 3 ,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2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 d 1 ,要求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3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 A ,要求 R z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4 )其餘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 R a 允許值均為 25 μm 。

5. 試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圖中。

(1)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012mm ;

(2)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01mm ;

(3)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008mm ;

(4)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006mm ;

(5)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005mm 。

(6)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6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6.3 μ rn 。

6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0.02 ,并采用包容要求。

( 2 )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 03mrn 。

( 3 )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25 土 0 . 007mrn ,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 01mrn ,并采用包容要求。

( 4 )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 8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 . 6 μ rn 。

五、 改錯題:

1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答案:

2 . 答案:

3 . 答案:

4 . 答案:

5 . 答案:

6 . 答案:

六 、 計算題:

1 . 答案:

T f = 0.050mm Y max = -0.010mm

ES= 0.020mm EI= -0.010mm

孔尺寸為 60 0.020 -0.010 mm ,軸尺寸為 60 0   -0. 0 20 mm 。為基軸 制,過渡配合。

2 . 答案:

(1)被測要素遵守最大實體要求。

(2)單一要素的實效尺寸=φ 20.02mm

關聯要素的實效尺寸=φ 20.05mm

(3)直線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02mm ,

垂直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05mm 。

直線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12mm ,

垂直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15mm 。

(4) 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 φ 19.97mm ,則此時垂直度誤差的允許值

為φ0.03 φ0.05=φ0.08,今測得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09mm 超出了允許值,故不合格。

3. 下列各組配合,已知表中的數值,解算空格中的數值,并填入表中。

基本尺寸

X ma 或 Y min

X min 或 Y max

T f

ES

EI

T h

es

e i

T s

φ25

0.052

0

0.052

0.030

-0.022

0 . 052

0.074

-0.030

0. 104

φ45

-0.025

-0.050

0 . 025

0

-0.016

0.016

-0.009

-0.050

0.041

4 .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答案:查表得:IT8=33 μ m ,m8的基本偏差為 8 μ m ,工件極限偏差為:

es= 0.041,ei= 0.008

查表可得 , 工作量規制造公差T=3.4 μ m , 通規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5 μ m ;

5 .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答案:查表得:IT9=62 μ m ,H9的孔,工件極限偏差為:

ES= 0.062,EI=0

查表可得,工作量規制造公差T=5 μ m ,通規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8 μ m ;

七、 綜合題:

1 . 根據題圖,按表列要求填入表中。

a) b) c)

答案 (單位: mm )

圖例

采用公差原則

邊界及邊界尺寸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a

獨立

×

φ0.008

φ0.008

b

包容

MMC 邊界 φ 20

φ0.02

φ0.02

c

最大實體

MMVC 邊界 φ19.995

φ0.005

φ0.026

2 . 答案:

1、φ50孔軸線對底面的平行度公差為φ0.03;

2、φ80孔軸線對底面的垂直度公差為φ0.02;

3、右端面對φ130孔軸線的圓跳動公差為0.03;

4、φ130孔軸線對φ50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 .01;

5、底面的平面度公差為0.012。

3 . 答案:

序号

名 稱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公差大小

( 1 )

圓度

同一正截面上,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同心圓之間的半徑差為 0.004mm

( 2 )

圓跳動

在垂直于基準軸線的任意測量平面内,圓心在基準軸線 A 上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同心圓之間的距離為 0.015mm

( 3 )

平行度

平行于基準面 B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02mm

( 4 )

垂直度

垂直于基準軸線 A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01mm

4 . 答案:

代号

解釋代号含義

公差帶形狀

∮ 30G 7的孔的軸線與∮16H6小孔的同軸度公差為 0.04mm

以 ∮16H6孔的理想軸線為軸線,直徑為∮ 0.04mm 的圓柱面所包含的區域

外圓錐面相對于基準 軸線B的圓跳動公差為 0.05mm

垂直于被測錐面的理想錐面上距離為 0.05mm 的兩個平行圓之間的區域

左端面 A 相對于基準軸線 B 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距離為 0.02mm ,垂直于 ∮16H6小孔(基準)軸線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4 個 ∮8H9的小孔的軸線相對于第一基準A第二基準B的位置度公差為 0.1mm

直徑為 0.1mm 的圓柱面,其軸線垂直于基準平面 A ,且與基準軸線 B 平行,距離為理論正确尺寸。

一、 填空 題:

1.按照零部件互換性的程度,互換性可分為 和 。

2.優先數系R10系列中>1~10的區段中包含 個優先數。

3.滾動軸承分為 個公差等級,其中最高等級是 級、最低是 級。

4. 某軸尺寸為Φ 20 0 -0.1 mm ,遵守邊界為 ,邊界尺寸為 mm ,實際尺寸為Φ 20mm 時,允許的形位誤差為 mm 。

5. 齒輪副的側隙可以分為 和 。

6.φ30 0.021 0 mm 的孔與φ30 -0.007 -0.020 mm 的軸配合,屬于 制 配合。

7.測量誤差按其特性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類。

8.光滑極限量規的止規的基本尺寸等于______________。

9. 基本尺寸相同的軸上有幾處配合,當兩端的配合要求緊固而中間的配合要求較松時,宜采用 制配合。

10. 零部件具有互換性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即裝配前 ,裝配時 ,裝配後 。

11. R5系列中10~100的優先數是10、 、 、 、 、100。

12.圓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圓柱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

13.測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______ ____,千分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

14.系統誤差可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方法消除。

15.孔在圖樣上的标注為 φ80Js8,已知IT8=45μm,其基本偏差為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為 mm,最小實體尺寸為 mm。

16.齒輪傳動準确性的評定指标規有 、 、 、 。

17.作用在軸承套圈上的徑向負荷可以分為 、 、 三類 。

18.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輪廓的算術平均偏差Ra為6.3μm,在零件圖上标注為 。

19.按GB10095-2001的規定,圓柱齒輪的精度等級分為 個等級,其中 級是制定标準的基礎級。

20.在實際使用中,量塊按級使用時,量塊的尺寸為标稱尺寸,忽略其_______ ___ _____;按等使用時,量塊的尺寸為實際尺寸,僅忽略了檢定時的______________。

21. 測量 軸用工作量規止規的最小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 通規的最大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 (已知量規制造公差T= 6μm,位置要素Z=9μm) 。

22.當被測要素的形位公差與尺寸公差按最大實體原則相關時,要求其作用尺寸不超出 ,其局部實際尺寸不超出 。

23.孔、軸具有允許的材料量為最多時的狀态稱為 ,它是指孔的 尺寸,軸的 尺寸。

24.一個完整的測量過程應包括: , , ,和 。

二、 判斷題 :

1.公差等級的選用在保證使用要求的條件下,盡量選擇較低的公差等級。 ( )

2. 30JS6與 50JS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3. ∮ 30G 6與∮ 50G 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4.在裝配圖上标注滾動軸承内圈與軸頸的配合時,隻标軸頸的公差代号。 ( )

5.圖樣标注φ 20 0 -0.021 mm 的軸,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

6.R z 參數對某些表面上不允許出現較深的加工痕迹和小零件的表面質量有實用意義。 ( )

7.評定表面輪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長度稱取樣長度,它可以包含幾個評定長度。 ( )

8.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邊界。 ( )

9.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從材料的外面或裡面指向被注表面。 ( )

10.測表面粗糙度時,取樣長度過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實情況,因此越長越好。 ( )

11.螺紋的精度分為精密、中等、粗糙三個級别。 ( )

12. 螺紋的公稱直徑是指螺紋的大徑。 ( )

13. 齒輪副的接觸斑點是評定齒輪副載荷分布均勻性的綜合指标 。 ( )

14. 在過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帶都處于軸的公差帶的下方。 ( )

15.對一被測值進行大量重複測量時其産生的随機誤差完全服從正态分布規律。 ( )

16. 齒向誤差Δ F β 是評定齒輪傳動平穩性的誤差指标。 ( )

17.未注公差尺寸即對該尺寸無公差要求。 ( )

18.端面全跳動公差和平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

19.光滑量規通規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極限尺寸。 ( )

20.規定位置要素Z是為了保證塞規有一定使用壽命。 ( )

21.一般來說,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級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絕對值越小。 ( )

22.光滑極限量規的止規是控制工件的實際尺寸不超過最大實體尺寸。 ( )

23.表面粗糙度 是輪廓最大高度的評定參數。 ( )

24.幾何偏心主要影響齒輪的切向誤差。 ( )

三、 選擇 題:

1 . 鍵槽中心平面對基準軸線的對稱度公差值為 0.06mm ,則允許該中心平面對基準軸線的最大

偏離量為( )mm。 [ ]

A. 0.06 B. 0.12 C .0.0 3 D. 0.24

2 . 評定傳動平穩性的齒輪精度指标為( )

A. B. C. D.

3.公法線平均長度偏差用來評定齒輪的 ( )指标。

A.傳遞運動的準确性 B. 傳動的平穩性 C.載荷分布的均勻性 D. 齒側間隙

4 . 加工 50js6的軸和 30H7的孔,應理解為( )。

A.前者加工困難 B. 兩者加工難易相當 C.後者加工困難 D. 視相配件的公差帶而定

5 . 下列配合為間隙配合的是( )

A.H7/k7 B. H7/u 6 C .H7/g6 D. H7/s6

6 . 已知 ,則 的基本尺寸和極限偏差為( )。

A . B. C. D.

7 . 形位公差帶形狀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圓柱面之間的區域有 [ ]

A . 同軸度 B . 徑向全跳動 C . 任意方向直線度 D . 任意方向垂直度

8 . 某軸Φ10 0 -0.015 mm 則 [ ]

A . 被測要素遵守MMC邊界。

B . 被測要素遵守MMVC邊界。

C . 當被測要素尺寸為Φ 10 mm 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 0 . 015 mm 。

D . 局部實際尺寸應大于等于最大實體尺寸。

9 . 以下各組配合中,配合性質相同的有 [ ]

A . φ30H7/ f6 和φ 30F 7/h6 B . φ30P8/h7和φ30H8/p7

C . φ 30M 8/h7和φ30H8/m7 D . φ30H8/m8和φ 30M 8/h8

10 . 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 [ ]

A . φ30H7/f6 B . φ30H8/h 7 C . φ100H8/g7 D . φ100H7/g6

11 . 平鍵聯接的鍵寬公差帶為h9,在采用一般聯接,用于載荷不大的一般機械傳動的固定聯接時,其軸槽寬與毂槽寬的公差帶分别為 [ ]

A . 軸槽H9,毂槽D10 B . 軸槽N9,毂槽Js9;

C . 軸槽P9,毂槽P9; D . 軸槽H7,毂槽E9。

12 . 下列測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 [ ]

A . 真值為 40mm ,測得值為 40 . 05mm B. 真值為 40mm ,測得值為 40 . 02mm

C . 真值為 100mm ,測得值為 100.03mm D. 真值為 100mm ,測得值為 99.5mm

13 . 花鍵的分度誤差,一般用( )公差來控制。

A . 平行度 B . 位置度 C . 對稱度 D . 同軸度。

14 .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

A .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 用光學比較儀測外徑

C . 用内徑百分表測内徑 D . 用遊标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

15 .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

A .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 用光學比較儀測外徑。

C . 用内徑百分表測内徑 D . 用遊标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

16 . 某滾動軸承配合,如圖樣上标注為Ф60 r 6,則省略的是 [ ]

A . Ф60H7 B . 軸承内圈孔公差帶代号

C . 軸承型号。

17 . 下列孔、軸配合中,不宜選用過渡配合的有 [ ]

A . 既要求對中,又要拆卸方便。

B . 高溫下工作,零件變形大。

C . 保證靜止,傳遞載荷的可拆結合。

D . 要求定心好,載荷由鍵傳遞。

18 . 在平面度誤差值的各種評定方法中, 所得的評定結果是最小的。

A . 三遠點法 B . 最小包容區域法 C . 對角線法 D . 最小二乘法

19 . 徑向全跳動公差帶的形狀與 的公差帶形狀相同。

A . 位置度 B . 圓度 C . 圓柱度 D . 同軸度。

20. 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應使測量過程盡量遵守:

A . 獨立原則 B . 相關原則 C . 阿貝原則 D . 泰勒原則

21 . 某滾動軸承配合,如圖樣上标注為Ф60JS6,則省略的是( )

A . Ф60h5 B . 軸承孔公差帶代号 C . 軸承型号 D . 軸承外徑公差帶代号

22 . 孔的體外作用尺寸是指( )

A .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

B . 該孔的最小實體尺寸

C .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内表面體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直徑或寬度

D .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内表面體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直徑或寬度

23 . 設 某 軸的尺寸為 ,其軸線直線度公差為 φ 0.05 ,則其最小實體實效尺寸 為 _________ 。

A . 25.05mm B . 24.95mm C . 24.90mm D . 24.80mm

24 . 檢驗 量規,其_________。

A . 通規上偏差為 0.0055mm 。 B . 通規下偏差為 0.0055mm 。

C . 通規磨損極限為φ 40mm 。 D . 止規最大極限尺寸為φ 40.0055mm 。

四、标注題:

1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01 mm ,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02 mm 。

(2)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05 mm 。

(3)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03 mm 。

(4)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别為 0.008 mm 和 0.006 mm 。

(5)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8μrn , 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3.2μ rn 。

2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2-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2mm 。

(2)φD軸線對2-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100 : 0.02 mm 。

(3)槽兩側面對φD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 04 mm 。

3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01 mm ,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04 mm 。

(2)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

(3)φ210h7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3mm 。

(4)4-φ20H8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15mm 。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圖上,要求

(1)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d 3 ,R a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d 1 ,要求R a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A,要求R z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4)其餘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R a 允許值均為25μm 。

5 . 試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圖中

(1)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012mm ;

(2)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01mm ;

(3)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008mm ;

(4)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006mm ;

(5)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0 05mm 。

(6)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1.6μrn,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6.3μrn 。

6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0.02 ,并采用包容要求。

(2)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03mrn。

(3)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25土 0 .007mrn,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01mrn,并采用包容要求。

(4)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8μrn,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1.6μrn 。

五、 改錯題:

1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2.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3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4 . 指出下圖中标注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5 .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6 .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六 、 計算題:

1 . 有一 基 軸 制 配合,基本尺寸L= 60 mm ,最大間隙X max = 40μm,孔公差T h =30μm。軸公差T s =2 0 μm。試按标準規定标注孔、軸的尺寸,畫出公差帶圖,說明配合類型。

2 . 如圖所示,要求:

(1)指出被測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則。

(2)求出單一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關聯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3)求被測要素的形狀、位置公差的給定值,最大允許值的大小。

(4)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φ 19 . 97mm ,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 09mm ,判斷其垂直度的合格性,并說明理由。

3 . 下列各組配合,已知表中的數值,解算空格中的數值,并填入表中。

基本尺寸

X max 或Y min

X min 或Y max

T f

ES

EI

T h

es

ei

T s

φ25

0

0 . 052

0.074

0. 104

φ45

0 .025

0

-0. 050

0.041

4 .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5 .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七、 綜合題:

1 . 根據題圖,按表列要求填入表1中 。

a) b) c)

表 1

圖例

采用公差原則

邊界及邊界尺寸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a

b

c

2 . 說出下列圖中所标注的形位公差代号的含義

3 . 指出下列圖 樣 中所标注4 項 形位公差代号的名稱、公差 帶形狀及大小

序号

名 稱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公差大小

(1)

(2)

(3)

(4)

4 . 說明圖中的公差代号的含義,填寫表中有關内容 。

參考 答案

一、判斷題 :

1.√ 2. × 3.√ 4 . √ 5. × 6 . √ 7 . × 8 . × 9 . × 10.×

11. √ 12. √ 13.√ 14.× 15.√ 16.× 17. × 18.√ 19.× 20.×

21. × 22 . × 23. √ 24. ×

二、 填空 題:

1 . 完全互換 不完全互換

2 . 10

3 . 5,2, 0

4 . 最大實體邊界,Φ 20 mm , 0

5 . 法向側隙,圓周側隙

6 . 基孔制,間隙配合

7 . 系統誤差,随機誤差,粗大誤差。

8 . 最小實體尺寸

9 . 基軸制

10 . 不挑選,不調整或修配,滿足使用要求

11 . 16,25,40,63

12 . 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的區域

13 . 相鄰兩刻線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0.01 mm

14 . 修正法, 抵償法

15 . ±22.5μm, 79.9775mm , 80.0225mm 。

16 . 切向綜合誤差 F i ' 、齒距累積誤差 F p 、齒圈徑向跳動 F r 、徑向綜合誤差 F i '' 、公法線長度變動 F w 。

17 . 定向負荷、旋轉負荷、擺動負荷。

18 .

19 . 13 ,5。

20 . 制造誤差;測量誤差。

21 . φ59.981,φ59.994

22 . 實效尺寸,極限尺寸。

23 . 最大實體狀态,最小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

24 . 被測對象、測量單位、測量方法、測量誤差。

三、 選擇 題: ( 将下列題目中正确的論述選擇出來 ) 。

1.C 2.B 3.D 4.B 5.C 6.B 7 .B 8.A 9.C 10.A 11.B 12.C

13.B 14.D 15.D 16. B 17. B 18.B 19. C 20. C 21.D 22.D 23.C 24.A

四、标注 題:

1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01 mm ,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02 mm 。

( 2 )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05 mm 。

( 3 )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03 mm 。

( 4 )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别為 0.008 mm 和 0.006 mm 。

( 5 )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 8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3.2 μ rn 。

2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1 ) 2- 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2mm 。

( 2 )φ D 軸線對 2- 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 100 : 0.02 mm 。

( 3 )槽兩側面對φ D 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 04 mm 。

3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01 mm ,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04 mm 。

( 2 )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

( 3 )φ2 10h7 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3mm 。

( 4 ) 4- φ2 0H8 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15mm 。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圖上,要求:

( 1 )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 d 3 ,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2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 d 1 ,要求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3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 A ,要求 R z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4 )其餘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 R a 允許值均為 25 μm 。

5. 試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圖中。

(1)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012mm ;

(2)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01mm ;

(3)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008mm ;

(4)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006mm ;

(5)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005mm 。

(6)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6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6.3 μ rn 。

6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0.02 ,并采用包容要求。

( 2 )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 03mrn 。

( 3 )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25 土 0 . 007mrn ,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 01mrn ,并采用包容要求。

( 4 )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 8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 . 6 μ rn 。

五、 改錯題:

1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答案:

2 . 答案:

3 . 答案:

4 . 答案:

5 . 答案:

6 . 答案:

六 、 計算題:

1 . 答案:

T f = 0.050mm Y max = -0.010mm

ES= 0.020mm EI= -0.010mm

孔尺寸為 60 0.020 -0.010 mm ,軸尺寸為 60 0   -0. 0 20 mm 。為基軸 制,過渡配合。

2 . 答案:

(1)被測要素遵守最大實體要求。

(2)單一要素的實效尺寸=φ 20.02mm

關聯要素的實效尺寸=φ 20.05mm

(3)直線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02mm ,

垂直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05mm 。

直線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12mm ,

垂直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15mm 。

(4) 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 φ 19.97mm ,則此時垂直度誤差的允許值

為φ0.03 φ0.05=φ0.08,今測得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09mm 超出了允許值,故不合格。

3. 下列各組配合,已知表中的數值,解算空格中的數值,并填入表中。

基本尺寸

X ma 或 Y min

X min 或 Y max

T f

ES

EI

T h

es

e i

T s

φ25

0.052

0

0.052

0.030

-0.022

0 . 052

0.074

-0.030

0. 104

φ45

-0.025

-0.050

0 . 025

0

-0.016

0.016

-0.009

-0.050

0.041

4 .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答案:查表得:IT8=33 μ m ,m8的基本偏差為 8 μ m ,工件極限偏差為:

es= 0.041,ei= 0.008

查表可得 , 工作量規制造公差T=3.4 μ m , 通規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5 μ m ;

5 .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答案:查表得:IT9=62 μ m ,H9的孔,工件極限偏差為:

ES= 0.062,EI=0

查表可得,工作量規制造公差T=5 μ m ,通規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8 μ m ;

七、 綜合題:

1 . 根據題圖,按表列要求填入表中。

a) b) c)

答案 (單位: mm )

圖例

采用公差原則

邊界及邊界尺寸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a

獨立

×

φ0.008

φ0.008

b

包容

MMC 邊界 φ 20

φ0.02

φ0.02

c

最大實體

MMVC 邊界 φ19.995

φ0.005

φ0.026

2 . 答案:

1、φ50孔軸線對底面的平行度公差為φ0.03;

2、φ80孔軸線對底面的垂直度公差為φ0.02;

3、右端面對φ130孔軸線的圓跳動公差為0.03;

4、φ130孔軸線對φ50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 .01;

5、底面的平面度公差為0.012。

3 . 答案:

序号

名 稱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公差大小

( 1 )

圓度

同一正截面上,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同心圓之間的半徑差為 0.004mm

( 2 )

圓跳動

在垂直于基準軸線的任意測量平面内,圓心在基準軸線 A 上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同心圓之間的距離為 0.015mm

( 3 )

平行度

平行于基準面 B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02mm

( 4 )

垂直度

垂直于基準軸線 A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01mm

4 . 答案:

代号

解釋代号含義

公差帶形狀

∮ 30G 7的孔的軸線與∮16H6小孔的同軸度公差為 0.04mm

以 ∮16H6孔的理想軸線為軸線,直徑為∮ 0.04mm 的圓柱面所包含的區域

外圓錐面相對于基準 軸線B的圓跳動公差為 0.05mm

垂直于被測錐面的理想錐面上距離為 0.05mm 的兩個平行圓之間的區域

左端面 A 相對于基準軸線 B 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距離為 0.02mm ,垂直于 ∮16H6小孔(基準)軸線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4 個 ∮8H9的小孔的軸線相對于第一基準A第二基準B的位置度公差為 0.1mm

直徑為 0.1mm 的圓柱面,其軸線垂直于基準平面 A ,且與基準軸線 B 平行,距離為理論正确尺寸。

一、 填空 題:

1.按照零部件互換性的程度,互換性可分為 和 。

2.優先數系R10系列中>1~10的區段中包含 個優先數。

3.滾動軸承分為 個公差等級,其中最高等級是 級、最低是 級。

4. 某軸尺寸為Φ 20 0 -0.1 mm ,遵守邊界為 ,邊界尺寸為 mm ,實際尺寸為Φ 20mm 時,允許的形位誤差為 mm 。

5. 齒輪副的側隙可以分為 和 。

6.φ30 0.021 0 mm 的孔與φ30 -0.007 -0.020 mm 的軸配合,屬于 制 配合。

7.測量誤差按其特性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類。

8.光滑極限量規的止規的基本尺寸等于______________。

9. 基本尺寸相同的軸上有幾處配合,當兩端的配合要求緊固而中間的配合要求較松時,宜采用 制配合。

10. 零部件具有互換性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即裝配前 ,裝配時 ,裝配後 。

11. R5系列中10~100的優先數是10、 、 、 、 、100。

12.圓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圓柱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

13.測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______ ____,千分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

14.系統誤差可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方法消除。

15.孔在圖樣上的标注為 φ80Js8,已知IT8=45μm,其基本偏差為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為 mm,最小實體尺寸為 mm。

16.齒輪傳動準确性的評定指标規有 、 、 、 。

17.作用在軸承套圈上的徑向負荷可以分為 、 、 三類 。

18.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輪廓的算術平均偏差Ra為6.3μm,在零件圖上标注為 。

19.按GB10095-2001的規定,圓柱齒輪的精度等級分為 個等級,其中 級是制定标準的基礎級。

20.在實際使用中,量塊按級使用時,量塊的尺寸為标稱尺寸,忽略其_______ ___ _____;按等使用時,量塊的尺寸為實際尺寸,僅忽略了檢定時的______________。

21. 測量 軸用工作量規止規的最小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 通規的最大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 (已知量規制造公差T= 6μm,位置要素Z=9μm) 。

22.當被測要素的形位公差與尺寸公差按最大實體原則相關時,要求其作用尺寸不超出 ,其局部實際尺寸不超出 。

23.孔、軸具有允許的材料量為最多時的狀态稱為 ,它是指孔的 尺寸,軸的 尺寸。

24.一個完整的測量過程應包括: , , ,和 。

二、 判斷題 :

1.公差等級的選用在保證使用要求的條件下,盡量選擇較低的公差等級。 ( )

2. 30JS6與 50JS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3. ∮ 30G 6與∮ 50G 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4.在裝配圖上标注滾動軸承内圈與軸頸的配合時,隻标軸頸的公差代号。 ( )

5.圖樣标注φ 20 0 -0.021 mm 的軸,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

6.R z 參數對某些表面上不允許出現較深的加工痕迹和小零件的表面質量有實用意義。 ( )

7.評定表面輪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長度稱取樣長度,它可以包含幾個評定長度。 ( )

8.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邊界。 ( )

9.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從材料的外面或裡面指向被注表面。 ( )

10.測表面粗糙度時,取樣長度過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實情況,因此越長越好。 ( )

11.螺紋的精度分為精密、中等、粗糙三個級别。 ( )

12. 螺紋的公稱直徑是指螺紋的大徑。 ( )

13. 齒輪副的接觸斑點是評定齒輪副載荷分布均勻性的綜合指标 。 ( )

14. 在過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帶都處于軸的公差帶的下方。 ( )

15.對一被測值進行大量重複測量時其産生的随機誤差完全服從正态分布規律。 ( )

16. 齒向誤差Δ F β 是評定齒輪傳動平穩性的誤差指标。 ( )

17.未注公差尺寸即對該尺寸無公差要求。 ( )

18.端面全跳動公差和平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

19.光滑量規通規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極限尺寸。 ( )

20.規定位置要素Z是為了保證塞規有一定使用壽命。 ( )

21.一般來說,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級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絕對值越小。 ( )

22.光滑極限量規的止規是控制工件的實際尺寸不超過最大實體尺寸。 ( )

23.表面粗糙度 是輪廓最大高度的評定參數。 ( )

24.幾何偏心主要影響齒輪的切向誤差。 ( )

三、 選擇 題:

1 . 鍵槽中心平面對基準軸線的對稱度公差值為 0.06mm ,則允許該中心平面對基準軸線的最大

偏離量為( )mm。 [ ]

A. 0.06 B. 0.12 C .0.0 3 D. 0.24

2 . 評定傳動平穩性的齒輪精度指标為( )

A. B. C. D.

3.公法線平均長度偏差用來評定齒輪的 ( )指标。

A.傳遞運動的準确性 B. 傳動的平穩性 C.載荷分布的均勻性 D. 齒側間隙

4 . 加工 50js6的軸和 30H7的孔,應理解為( )。

A.前者加工困難 B. 兩者加工難易相當 C.後者加工困難 D. 視相配件的公差帶而定

5 . 下列配合為間隙配合的是( )

A.H7/k7 B. H7/u 6 C .H7/g6 D. H7/s6

6 . 已知 ,則 的基本尺寸和極限偏差為( )。

A . B. C. D.

7 . 形位公差帶形狀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圓柱面之間的區域有 [ ]

A . 同軸度 B . 徑向全跳動 C . 任意方向直線度 D . 任意方向垂直度

8 . 某軸Φ10 0 -0.015 mm 則 [ ]

A . 被測要素遵守MMC邊界。

B . 被測要素遵守MMVC邊界。

C . 當被測要素尺寸為Φ 10 mm 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 0 . 015 mm 。

D . 局部實際尺寸應大于等于最大實體尺寸。

9 . 以下各組配合中,配合性質相同的有 [ ]

A . φ30H7/ f6 和φ 30F 7/h6 B . φ30P8/h7和φ30H8/p7

C . φ 30M 8/h7和φ30H8/m7 D . φ30H8/m8和φ 30M 8/h8

10 . 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 [ ]

A . φ30H7/f6 B . φ30H8/h 7 C . φ100H8/g7 D . φ100H7/g6

11 . 平鍵聯接的鍵寬公差帶為h9,在采用一般聯接,用于載荷不大的一般機械傳動的固定聯接時,其軸槽寬與毂槽寬的公差帶分别為 [ ]

A . 軸槽H9,毂槽D10 B . 軸槽N9,毂槽Js9;

C . 軸槽P9,毂槽P9; D . 軸槽H7,毂槽E9。

12 . 下列測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 [ ]

A . 真值為 40mm ,測得值為 40 . 05mm B. 真值為 40mm ,測得值為 40 . 02mm

C . 真值為 100mm ,測得值為 100.03mm D. 真值為 100mm ,測得值為 99.5mm

13 . 花鍵的分度誤差,一般用( )公差來控制。

A . 平行度 B . 位置度 C . 對稱度 D . 同軸度。

14 .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

A .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 用光學比較儀測外徑

C . 用内徑百分表測内徑 D . 用遊标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

15 .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

A .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 用光學比較儀測外徑。

C . 用内徑百分表測内徑 D . 用遊标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

16 . 某滾動軸承配合,如圖樣上标注為Ф60 r 6,則省略的是 [ ]

A . Ф60H7 B . 軸承内圈孔公差帶代号

C . 軸承型号。

17 . 下列孔、軸配合中,不宜選用過渡配合的有 [ ]

A . 既要求對中,又要拆卸方便。

B . 高溫下工作,零件變形大。

C . 保證靜止,傳遞載荷的可拆結合。

D . 要求定心好,載荷由鍵傳遞。

18 . 在平面度誤差值的各種評定方法中, 所得的評定結果是最小的。

A . 三遠點法 B . 最小包容區域法 C . 對角線法 D . 最小二乘法

19 . 徑向全跳動公差帶的形狀與 的公差帶形狀相同。

A . 位置度 B . 圓度 C . 圓柱度 D . 同軸度。

20. 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應使測量過程盡量遵守:

A . 獨立原則 B . 相關原則 C . 阿貝原則 D . 泰勒原則

21 . 某滾動軸承配合,如圖樣上标注為Ф60JS6,則省略的是( )

A . Ф60h5 B . 軸承孔公差帶代号 C . 軸承型号 D . 軸承外徑公差帶代号

22 . 孔的體外作用尺寸是指( )

A .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

B . 該孔的最小實體尺寸

C .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内表面體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直徑或寬度

D .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内表面體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直徑或寬度

23 . 設 某 軸的尺寸為 ,其軸線直線度公差為 φ 0.05 ,則其最小實體實效尺寸 為 _________ 。

A . 25.05mm B . 24.95mm C . 24.90mm D . 24.80mm

24 . 檢驗 量規,其_________。

A . 通規上偏差為 0.0055mm 。 B . 通規下偏差為 0.0055mm 。

C . 通規磨損極限為φ 40mm 。 D . 止規最大極限尺寸為φ 40.0055mm 。

四、标注題:

1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01 mm ,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02 mm 。

(2)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05 mm 。

(3)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03 mm 。

(4)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别為 0.008 mm 和 0.006 mm 。

(5)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8μrn , 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3.2μ rn 。

2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2-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2mm 。

(2)φD軸線對2-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100 : 0.02 mm 。

(3)槽兩側面對φD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 04 mm 。

3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01 mm ,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04 mm 。

(2)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

(3)φ210h7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3mm 。

(4)4-φ20H8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15mm 。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圖上,要求

(1)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d 3 ,R a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d 1 ,要求R a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A,要求R z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4)其餘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R a 允許值均為25μm 。

5 . 試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圖中

(1)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012mm ;

(2)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01mm ;

(3)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008mm ;

(4)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006mm ;

(5)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0 05mm 。

(6)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1.6μrn,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6.3μrn 。

6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0.02 ,并采用包容要求。

(2)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03mrn。

(3)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25土 0 .007mrn,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01mrn,并采用包容要求。

(4)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8μrn,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1.6μrn 。

五、 改錯題:

1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2.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3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4 . 指出下圖中标注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5 .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6 .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六 、 計算題:

1 . 有一 基 軸 制 配合,基本尺寸L= 60 mm ,最大間隙X max = 40μm,孔公差T h =30μm。軸公差T s =2 0 μm。試按标準規定标注孔、軸的尺寸,畫出公差帶圖,說明配合類型。

2 . 如圖所示,要求:

(1)指出被測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則。

(2)求出單一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關聯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3)求被測要素的形狀、位置公差的給定值,最大允許值的大小。

(4)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φ 19 . 97mm ,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 09mm ,判斷其垂直度的合格性,并說明理由。

3 . 下列各組配合,已知表中的數值,解算空格中的數值,并填入表中。

基本尺寸

X max 或Y min

X min 或Y max

T f

ES

EI

T h

es

ei

T s

φ25

0

0 . 052

0.074

0. 104

φ45

0 .025

0

-0. 050

0.041

4 .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5 .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七、 綜合題:

1 . 根據題圖,按表列要求填入表1中 。

a) b) c)

表 1

圖例

采用公差原則

邊界及邊界尺寸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a

b

c

2 . 說出下列圖中所标注的形位公差代号的含義

3 . 指出下列圖 樣 中所标注4 項 形位公差代号的名稱、公差 帶形狀及大小

序号

名 稱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公差大小

(1)

(2)

(3)

(4)

4 . 說明圖中的公差代号的含義,填寫表中有關内容 。

參考 答案

一、判斷題 :

1.√ 2. × 3.√ 4 . √ 5. × 6 . √ 7 . × 8 . × 9 . × 10.×

11. √ 12. √ 13.√ 14.× 15.√ 16.× 17. × 18.√ 19.× 20.×

21. × 22 . × 23. √ 24. ×

二、 填空 題:

1 . 完全互換 不完全互換

2 . 10

3 . 5,2, 0

4 . 最大實體邊界,Φ 20 mm , 0

5 . 法向側隙,圓周側隙

6 . 基孔制,間隙配合

7 . 系統誤差,随機誤差,粗大誤差。

8 . 最小實體尺寸

9 . 基軸制

10 . 不挑選,不調整或修配,滿足使用要求

11 . 16,25,40,63

12 . 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的區域

13 . 相鄰兩刻線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0.01 mm

14 . 修正法, 抵償法

15 . ±22.5μm, 79.9775mm , 80.0225mm 。

16 . 切向綜合誤差 F i ' 、齒距累積誤差 F p 、齒圈徑向跳動 F r 、徑向綜合誤差 F i '' 、公法線長度變動 F w 。

17 . 定向負荷、旋轉負荷、擺動負荷。

18 .

19 . 13 ,5。

20 . 制造誤差;測量誤差。

21 . φ59.981,φ59.994

22 . 實效尺寸,極限尺寸。

23 . 最大實體狀态,最小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

24 . 被測對象、測量單位、測量方法、測量誤差。

三、 選擇 題: ( 将下列題目中正确的論述選擇出來 ) 。

1.C 2.B 3.D 4.B 5.C 6.B 7 .B 8.A 9.C 10.A 11.B 12.C

13.B 14.D 15.D 16. B 17. B 18.B 19. C 20. C 21.D 22.D 23.C 24.A

四、标注 題:

1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01 mm ,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02 mm 。

( 2 )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05 mm 。

( 3 )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03 mm 。

( 4 )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别為 0.008 mm 和 0.006 mm 。

( 5 )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 8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3.2 μ rn 。

2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1 ) 2- 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2mm 。

( 2 )φ D 軸線對 2- 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 100 : 0.02 mm 。

( 3 )槽兩側面對φ D 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 04 mm 。

3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01 mm ,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04 mm 。

( 2 )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

( 3 )φ2 10h7 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3mm 。

( 4 ) 4- φ2 0H8 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15mm 。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圖上,要求:

( 1 )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 d 3 ,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2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 d 1 ,要求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3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 A ,要求 R z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4 )其餘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 R a 允許值均為 25 μm 。

5. 試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圖中。

(1)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012mm ;

(2)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01mm ;

(3)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008mm ;

(4)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006mm ;

(5)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005mm 。

(6)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6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6.3 μ rn 。

6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0.02 ,并采用包容要求。

( 2 )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 03mrn 。

( 3 )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25 土 0 . 007mrn ,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 01mrn ,并采用包容要求。

( 4 )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 8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 . 6 μ rn 。

五、 改錯題:

1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答案:

2 . 答案:

3 . 答案:

4 . 答案:

5 . 答案:

6 . 答案:

六 、 計算題:

1 . 答案:

T f = 0.050mm Y max = -0.010mm

ES= 0.020mm EI= -0.010mm

孔尺寸為 60 0.020 -0.010 mm ,軸尺寸為 60 0   -0. 0 20 mm 。為基軸 制,過渡配合。

2 . 答案:

(1)被測要素遵守最大實體要求。

(2)單一要素的實效尺寸=φ 20.02mm

關聯要素的實效尺寸=φ 20.05mm

(3)直線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02mm ,

垂直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05mm 。

直線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12mm ,

垂直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15mm 。

(4) 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 φ 19.97mm ,則此時垂直度誤差的允許值

為φ0.03 φ0.05=φ0.08,今測得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09mm 超出了允許值,故不合格。

3. 下列各組配合,已知表中的數值,解算空格中的數值,并填入表中。

基本尺寸

X ma 或 Y min

X min 或 Y max

T f

ES

EI

T h

es

e i

T s

φ25

0.052

0

0.052

0.030

-0.022

0 . 052

0.074

-0.030

0. 104

φ45

-0.025

-0.050

0 . 025

0

-0.016

0.016

-0.009

-0.050

0.041

4 .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答案:查表得:IT8=33 μ m ,m8的基本偏差為 8 μ m ,工件極限偏差為:

es= 0.041,ei= 0.008

查表可得 , 工作量規制造公差T=3.4 μ m , 通規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5 μ m ;

5 .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答案:查表得:IT9=62 μ m ,H9的孔,工件極限偏差為:

ES= 0.062,EI=0

查表可得,工作量規制造公差T=5 μ m ,通規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8 μ m ;

七、 綜合題:

1 . 根據題圖,按表列要求填入表中。

a) b) c)

答案 (單位: mm )

圖例

采用公差原則

邊界及邊界尺寸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a

獨立

×

φ0.008

φ0.008

b

包容

MMC 邊界 φ 20

φ0.02

φ0.02

c

最大實體

MMVC 邊界 φ19.995

φ0.005

φ0.026

2 . 答案:

1、φ50孔軸線對底面的平行度公差為φ0.03;

2、φ80孔軸線對底面的垂直度公差為φ0.02;

3、右端面對φ130孔軸線的圓跳動公差為0.03;

4、φ130孔軸線對φ50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 .01;

5、底面的平面度公差為0.012。

3 . 答案:

序号

名 稱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公差大小

( 1 )

圓度

同一正截面上,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同心圓之間的半徑差為 0.004mm

( 2 )

圓跳動

在垂直于基準軸線的任意測量平面内,圓心在基準軸線 A 上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同心圓之間的距離為 0.015mm

( 3 )

平行度

平行于基準面 B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02mm

( 4 )

垂直度

垂直于基準軸線 A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01mm

4 . 答案:

代号

解釋代号含義

公差帶形狀

∮ 30G 7的孔的軸線與∮16H6小孔的同軸度公差為 0.04mm

以 ∮16H6孔的理想軸線為軸線,直徑為∮ 0.04mm 的圓柱面所包含的區域

外圓錐面相對于基準 軸線B的圓跳動公差為 0.05mm

垂直于被測錐面的理想錐面上距離為 0.05mm 的兩個平行圓之間的區域

左端面 A 相對于基準軸線 B 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距離為 0.02mm ,垂直于 ∮16H6小孔(基準)軸線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4 個 ∮8H9的小孔的軸線相對于第一基準A第二基準B的位置度公差為 0.1mm

直徑為 0.1mm 的圓柱面,其軸線垂直于基準平面 A ,且與基準軸線 B 平行,距離為理論正确尺寸。

一、 填空 題:

1.按照零部件互換性的程度,互換性可分為 和 。

2.優先數系R10系列中>1~10的區段中包含 個優先數。

3.滾動軸承分為 個公差等級,其中最高等級是 級、最低是 級。

4. 某軸尺寸為Φ 20 0 -0.1 mm ,遵守邊界為 ,邊界尺寸為 mm ,實際尺寸為Φ 20mm 時,允許的形位誤差為 mm 。

5. 齒輪副的側隙可以分為 和 。

6.φ30 0.021 0 mm 的孔與φ30 -0.007 -0.020 mm 的軸配合,屬于 制 配合。

7.測量誤差按其特性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類。

8.光滑極限量規的止規的基本尺寸等于______________。

9. 基本尺寸相同的軸上有幾處配合,當兩端的配合要求緊固而中間的配合要求較松時,宜采用 制配合。

10. 零部件具有互換性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即裝配前 ,裝配時 ,裝配後 。

11. R5系列中10~100的優先數是10、 、 、 、 、100。

12.圓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圓柱度的公差帶形狀是 。

13.測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______ ____,千分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

14.系統誤差可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方法消除。

15.孔在圖樣上的标注為 φ80Js8,已知IT8=45μm,其基本偏差為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為 mm,最小實體尺寸為 mm。

16.齒輪傳動準确性的評定指标規有 、 、 、 。

17.作用在軸承套圈上的徑向負荷可以分為 、 、 三類 。

18.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輪廓的算術平均偏差Ra為6.3μm,在零件圖上标注為 。

19.按GB10095-2001的規定,圓柱齒輪的精度等級分為 個等級,其中 級是制定标準的基礎級。

20.在實際使用中,量塊按級使用時,量塊的尺寸為标稱尺寸,忽略其_______ ___ _____;按等使用時,量塊的尺寸為實際尺寸,僅忽略了檢定時的______________。

21. 測量 軸用工作量規止規的最小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 通規的最大極限尺寸為____________ mm。 (已知量規制造公差T= 6μm,位置要素Z=9μm) 。

22.當被測要素的形位公差與尺寸公差按最大實體原則相關時,要求其作用尺寸不超出 ,其局部實際尺寸不超出 。

23.孔、軸具有允許的材料量為最多時的狀态稱為 ,它是指孔的 尺寸,軸的 尺寸。

24.一個完整的測量過程應包括: , , ,和 。

二、 判斷題 :

1.公差等級的選用在保證使用要求的條件下,盡量選擇較低的公差等級。 ( )

2. 30JS6與 50JS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3. ∮ 30G 6與∮ 50G 7 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

4.在裝配圖上标注滾動軸承内圈與軸頸的配合時,隻标軸頸的公差代号。 ( )

5.圖樣标注φ 20 0 -0.021 mm 的軸,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

6.R z 參數對某些表面上不允許出現較深的加工痕迹和小零件的表面質量有實用意義。 ( )

7.評定表面輪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長度稱取樣長度,它可以包含幾個評定長度。 ( )

8.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邊界。 ( )

9.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從材料的外面或裡面指向被注表面。 ( )

10.測表面粗糙度時,取樣長度過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實情況,因此越長越好。 ( )

11.螺紋的精度分為精密、中等、粗糙三個級别。 ( )

12. 螺紋的公稱直徑是指螺紋的大徑。 ( )

13. 齒輪副的接觸斑點是評定齒輪副載荷分布均勻性的綜合指标 。 ( )

14. 在過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帶都處于軸的公差帶的下方。 ( )

15.對一被測值進行大量重複測量時其産生的随機誤差完全服從正态分布規律。 ( )

16. 齒向誤差Δ F β 是評定齒輪傳動平穩性的誤差指标。 ( )

17.未注公差尺寸即對該尺寸無公差要求。 ( )

18.端面全跳動公差和平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

19.光滑量規通規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極限尺寸。 ( )

20.規定位置要素Z是為了保證塞規有一定使用壽命。 ( )

21.一般來說,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級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絕對值越小。 ( )

22.光滑極限量規的止規是控制工件的實際尺寸不超過最大實體尺寸。 ( )

23.表面粗糙度 是輪廓最大高度的評定參數。 ( )

24.幾何偏心主要影響齒輪的切向誤差。 ( )

三、 選擇 題:

1 . 鍵槽中心平面對基準軸線的對稱度公差值為 0.06mm ,則允許該中心平面對基準軸線的最大

偏離量為( )mm。 [ ]

A. 0.06 B. 0.12 C .0.0 3 D. 0.24

2 . 評定傳動平穩性的齒輪精度指标為( )

A. B. C. D.

3.公法線平均長度偏差用來評定齒輪的 ( )指标。

A.傳遞運動的準确性 B. 傳動的平穩性 C.載荷分布的均勻性 D. 齒側間隙

4 . 加工 50js6的軸和 30H7的孔,應理解為( )。

A.前者加工困難 B. 兩者加工難易相當 C.後者加工困難 D. 視相配件的公差帶而定

5 . 下列配合為間隙配合的是( )

A.H7/k7 B. H7/u 6 C .H7/g6 D. H7/s6

6 . 已知 ,則 的基本尺寸和極限偏差為( )。

A . B. C. D.

7 . 形位公差帶形狀是半徑差為公差值t的兩圓柱面之間的區域有 [ ]

A . 同軸度 B . 徑向全跳動 C . 任意方向直線度 D . 任意方向垂直度

8 . 某軸Φ10 0 -0.015 mm 則 [ ]

A . 被測要素遵守MMC邊界。

B . 被測要素遵守MMVC邊界。

C . 當被測要素尺寸為Φ 10 mm 時,允許形狀誤差最大可達 0 . 015 mm 。

D . 局部實際尺寸應大于等于最大實體尺寸。

9 . 以下各組配合中,配合性質相同的有 [ ]

A . φ30H7/ f6 和φ 30F 7/h6 B . φ30P8/h7和φ30H8/p7

C . φ 30M 8/h7和φ30H8/m7 D . φ30H8/m8和φ 30M 8/h8

10 . 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 [ ]

A . φ30H7/f6 B . φ30H8/h 7 C . φ100H8/g7 D . φ100H7/g6

11 . 平鍵聯接的鍵寬公差帶為h9,在采用一般聯接,用于載荷不大的一般機械傳動的固定聯接時,其軸槽寬與毂槽寬的公差帶分别為 [ ]

A . 軸槽H9,毂槽D10 B . 軸槽N9,毂槽Js9;

C . 軸槽P9,毂槽P9; D . 軸槽H7,毂槽E9。

12 . 下列測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 [ ]

A . 真值為 40mm ,測得值為 40 . 05mm B. 真值為 40mm ,測得值為 40 . 02mm

C . 真值為 100mm ,測得值為 100.03mm D. 真值為 100mm ,測得值為 99.5mm

13 . 花鍵的分度誤差,一般用( )公差來控制。

A . 平行度 B . 位置度 C . 對稱度 D . 同軸度。

14 .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

A .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 用光學比較儀測外徑

C . 用内徑百分表測内徑 D . 用遊标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

15 . 下列測量中屬于間接測量的有_____________

A . 用千分尺測外徑 B . 用光學比較儀測外徑。

C . 用内徑百分表測内徑 D . 用遊标卡尺測量兩孔中心距。

16 . 某滾動軸承配合,如圖樣上标注為Ф60 r 6,則省略的是 [ ]

A . Ф60H7 B . 軸承内圈孔公差帶代号

C . 軸承型号。

17 . 下列孔、軸配合中,不宜選用過渡配合的有 [ ]

A . 既要求對中,又要拆卸方便。

B . 高溫下工作,零件變形大。

C . 保證靜止,傳遞載荷的可拆結合。

D . 要求定心好,載荷由鍵傳遞。

18 . 在平面度誤差值的各種評定方法中, 所得的評定結果是最小的。

A . 三遠點法 B . 最小包容區域法 C . 對角線法 D . 最小二乘法

19 . 徑向全跳動公差帶的形狀與 的公差帶形狀相同。

A . 位置度 B . 圓度 C . 圓柱度 D . 同軸度。

20. 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應使測量過程盡量遵守:

A . 獨立原則 B . 相關原則 C . 阿貝原則 D . 泰勒原則

21 . 某滾動軸承配合,如圖樣上标注為Ф60JS6,則省略的是( )

A . Ф60h5 B . 軸承孔公差帶代号 C . 軸承型号 D . 軸承外徑公差帶代号

22 . 孔的體外作用尺寸是指( )

A . 該孔的最大實體尺寸

B . 該孔的最小實體尺寸

C .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内表面體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直徑或寬度

D . 在該孔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内表面體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直徑或寬度

23 . 設 某 軸的尺寸為 ,其軸線直線度公差為 φ 0.05 ,則其最小實體實效尺寸 為 _________ 。

A . 25.05mm B . 24.95mm C . 24.90mm D . 24.80mm

24 . 檢驗 量規,其_________。

A . 通規上偏差為 0.0055mm 。 B . 通規下偏差為 0.0055mm 。

C . 通規磨損極限為φ 40mm 。 D . 止規最大極限尺寸為φ 40.0055mm 。

四、标注題:

1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01 mm ,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02 mm 。

(2)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05 mm 。

(3)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03 mm 。

(4)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别為 0.008 mm 和 0.006 mm 。

(5)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8μrn , 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3.2μ rn 。

2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2-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2mm 。

(2)φD軸線對2-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100 : 0.02 mm 。

(3)槽兩側面對φD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 04 mm 。

3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01 mm ,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04 mm 。

(2)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

(3)φ210h7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3mm 。

(4)4-φ20H8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15mm 。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圖上,要求

(1)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d 3 ,R a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d 1 ,要求R a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A,要求R z 最大允許值為3 . 2μm。

(4)其餘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R a 允許值均為25μm 。

5 . 試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圖中

(1)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012mm ;

(2)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01mm ;

(3)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008mm ;

(4)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006mm ;

(5)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0 05mm 。

(6)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1.6μrn,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6.3μrn 。

6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1)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0.02 ,并采用包容要求。

(2)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03mrn。

(3)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25土 0 .007mrn,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01mrn,并采用包容要求。

(4)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8μrn,其餘表面R a 值不允許大于1.6μrn 。

五、 改錯題:

1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2.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3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4 . 指出下圖中标注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5 .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6 . 改正下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六 、 計算題:

1 . 有一 基 軸 制 配合,基本尺寸L= 60 mm ,最大間隙X max = 40μm,孔公差T h =30μm。軸公差T s =2 0 μm。試按标準規定标注孔、軸的尺寸,畫出公差帶圖,說明配合類型。

2 . 如圖所示,要求:

(1)指出被測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則。

(2)求出單一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關聯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3)求被測要素的形狀、位置公差的給定值,最大允許值的大小。

(4)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φ 19 . 97mm ,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 09mm ,判斷其垂直度的合格性,并說明理由。

3 . 下列各組配合,已知表中的數值,解算空格中的數值,并填入表中。

基本尺寸

X max 或Y min

X min 或Y max

T f

ES

EI

T h

es

ei

T s

φ25

0

0 . 052

0.074

0. 104

φ45

0 .025

0

-0. 050

0.041

4 .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5 .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七、 綜合題:

1 . 根據題圖,按表列要求填入表1中 。

a) b) c)

表 1

圖例

采用公差原則

邊界及邊界尺寸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a

b

c

2 . 說出下列圖中所标注的形位公差代号的含義

3 . 指出下列圖 樣 中所标注4 項 形位公差代号的名稱、公差 帶形狀及大小

序号

名 稱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公差大小

(1)

(2)

(3)

(4)

4 . 說明圖中的公差代号的含義,填寫表中有關内容 。

參考 答案

一、判斷題 :

1.√ 2. × 3.√ 4 . √ 5. × 6 . √ 7 . × 8 . × 9 . × 10.×

11. √ 12. √ 13.√ 14.× 15.√ 16.× 17. × 18.√ 19.× 20.×

21. × 22 . × 23. √ 24. ×

二、 填空 題:

1 . 完全互換 不完全互換

2 . 10

3 . 5,2, 0

4 . 最大實體邊界,Φ 20 mm , 0

5 . 法向側隙,圓周側隙

6 . 基孔制,間隙配合

7 . 系統誤差,随機誤差,粗大誤差。

8 . 最小實體尺寸

9 . 基軸制

10 . 不挑選,不調整或修配,滿足使用要求

11 . 16,25,40,63

12 . 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半徑差為公差值 t 的兩同軸圓柱面之間的區域

13 . 相鄰兩刻線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0.01 mm

14 . 修正法, 抵償法

15 . ±22.5μm, 79.9775mm , 80.0225mm 。

16 . 切向綜合誤差 F i ' 、齒距累積誤差 F p 、齒圈徑向跳動 F r 、徑向綜合誤差 F i '' 、公法線長度變動 F w 。

17 . 定向負荷、旋轉負荷、擺動負荷。

18 .

19 . 13 ,5。

20 . 制造誤差;測量誤差。

21 . φ59.981,φ59.994

22 . 實效尺寸,極限尺寸。

23 . 最大實體狀态,最小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

24 . 被測對象、測量單位、測量方法、測量誤差。

三、 選擇 題: ( 将下列題目中正确的論述選擇出來 ) 。

1.C 2.B 3.D 4.B 5.C 6.B 7 .B 8.A 9.C 10.A 11.B 12.C

13.B 14.D 15.D 16. B 17. B 18.B 19. C 20. C 21.D 22.D 23.C 24.A

四、标注 題:

1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圓錐面的圓度公差為 0.01 mm ,圓錐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02 mm 。

( 2 )圓錐軸線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同軸度為 0.05 mm 。

( 3 )端面Ⅰ對φd 1 和φd 2 兩圓柱面公共軸線的端面圓跳動公差為 0.03 mm 。

( 4 )φd 1 和φd 2 圓柱面的圓柱度公差分别為 0.008 mm 和 0.006 mm 。

( 5 )φd 1 和φd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 8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3.2 μ rn 。

2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1 ) 2- φd軸線對其公共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2mm 。

( 2 )φ D 軸線對 2- φd公共軸線的垂直度公差為 100 : 0.02 mm 。

( 3 )槽兩側面對φ D 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 0 . 04 mm 。

3 . 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為 0.01 mm ,右端面對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為 0.04 mm 。

( 2 )φ70H7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

( 3 )φ2 10h7 軸線對φ70H7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03mm 。

( 4 ) 4- φ2 0H8 孔的軸線對左端面(第一基準)和φ70H7孔軸線的位置度公差為φ 0.15mm 。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圖上,要求:

( 1 )用任何方法加工圓柱面φ d 3 ,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2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孔φ d 1 ,要求 R a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3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 A ,要求 R z 最大允許值為 3.2 μm。

( 4 )其餘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 R a 允許值均為 25 μm 。

5. 試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圖中。

(1)Φd 圓 柱面的 圓 柱度公差 為 0.012mm ;

(2)右端面 對 Φ d 軸線 的 圓 跳 動 公差 為 0.01mm ;

(3)Φd 軸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Φ 0.008mm ;

(4)圓錐 面 A的 圓 度公差 為 0.006mm ;

(5)圓錐 面 A素 線 的直 線 度公差 為 0.005mm 。

(6)Φd 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6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6.3 μ rn 。

6 . 試将下列技術要求标注在圖上 。

( 1 )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45 0 -0.02 ,并采用包容要求。

( 2 )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 0 . 03mrn 。

( 3 )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φ 25 土 0 . 007mrn ,素線直線度公差為 0 . 01mrn ,并采用包容要求。

( 4 )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 R a 值不允許大于 0 . 8 μ rn ,其餘表面 R a 值不允許大于 1 . 6 μ rn 。

五、 改錯題:

1 . 改正圖中各項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錯誤(不得改變形位公差項目)。

答案:

2 . 答案:

3 . 答案:

4 . 答案:

5 . 答案:

6 . 答案:

六 、 計算題:

1 . 答案:

T f = 0.050mm Y max = -0.010mm

ES= 0.020mm EI= -0.010mm

孔尺寸為 60 0.020 -0.010 mm ,軸尺寸為 60 0   -0. 0 20 mm 。為基軸 制,過渡配合。

2 . 答案:

(1)被測要素遵守最大實體要求。

(2)單一要素的實效尺寸=φ 20.02mm

關聯要素的實效尺寸=φ 20.05mm

(3)直線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02mm ,

垂直度公差的給定值為φ 0.05mm 。

直線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12mm ,

垂直度誤差的最大允許值為φ 0.15mm 。

(4) 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 φ 19.97mm ,則此時垂直度誤差的允許值

為φ0.03 φ0.05=φ0.08,今測得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為φ 0.09mm 超出了允許值,故不合格。

3. 下列各組配合,已知表中的數值,解算空格中的數值,并填入表中。

基本尺寸

X ma 或 Y min

X min 或 Y max

T f

ES

EI

T h

es

e i

T s

φ25

0.052

0

0.052

0.030

-0.022

0 . 052

0.074

-0.030

0. 104

φ45

-0.025

-0.050

0 . 025

0

-0.016

0.016

-0.009

-0.050

0.041

4 . 計算檢驗 軸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答案:查表得:IT8=33 μ m ,m8的基本偏差為 8 μ m ,工件極限偏差為:

es= 0.041,ei= 0.008

查表可得 , 工作量規制造公差T=3.4 μ m , 通規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5 μ m ;

5 . 計算檢驗 孔用工作量規的工作尺寸,并畫出量規的公差帶圖。

答案:查表得:IT9=62 μ m ,H9的孔,工件極限偏差為:

ES= 0.062,EI=0

查表可得,工作量規制造公差T=5 μ m ,通規制造公差帶中心到工件最大實體尺寸距離Z=8 μ m ;

七、 綜合題:

1 . 根據題圖,按表列要求填入表中。

a) b) c)

答案 (單位: mm )

圖例

采用公差原則

邊界及邊界尺寸

給定的形位公差值

可能允許的最大形位誤差值

a

獨立

×

φ0.008

φ0.008

b

包容

MMC 邊界 φ 20

φ0.02

φ0.02

c

最大實體

MMVC 邊界 φ19.995

φ0.005

φ0.026

2 . 答案:

1、φ50孔軸線對底面的平行度公差為φ0.03;

2、φ80孔軸線對底面的垂直度公差為φ0.02;

3、右端面對φ130孔軸線的圓跳動公差為0.03;

4、φ130孔軸線對φ50孔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φ 0 .01;

5、底面的平面度公差為0.012。

3 . 答案:

序号

名 稱

公差帶形狀及含義

公差大小

( 1 )

圓度

同一正截面上,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同心圓之間的半徑差為 0.004mm

( 2 )

圓跳動

在垂直于基準軸線的任意測量平面内,圓心在基準軸線 A 上的兩同心圓之間的區域

同心圓之間的距離為 0.015mm

( 3 )

平行度

平行于基準面 B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02mm

( 4 )

垂直度

垂直于基準軸線 A 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 0.01mm

4 . 答案:

代号

解釋代号含義

公差帶形狀

∮ 30G 7的孔的軸線與∮16H6小孔的同軸度公差為 0.04mm

以 ∮16H6孔的理想軸線為軸線,直徑為∮ 0.04mm 的圓柱面所包含的區域

外圓錐面相對于基準 軸線B的圓跳動公差為 0.05mm

垂直于被測錐面的理想錐面上距離為 0.05mm 的兩個平行圓之間的區域

左端面 A 相對于基準軸線 B 的垂直度公差為 0.02mm

距離為 0.02mm ,垂直于 ∮16H6小孔(基準)軸線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4 個 ∮8H9的小孔的軸線相對于第一基準A第二基準B的位置度公差為 0.1mm

直徑為 0.1mm 的圓柱面,其軸線垂直于基準平面 A ,且與基準軸線 B 平行,距離為理論正确尺寸。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麥當勞早餐持續至什麼時間
麥當勞早餐持續至什麼時間
早餐市場無疑是個大金礦,吸引着衆多投資者的目光。早餐作為我們每日的第一餐,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巨大的市場份額也備受餐飲人的關注快餐早餐戰升溫麥當勞正在推出新的菜單項目權威消息公布,麥當勞将于今年2月份首次推出甜甜圈棒,油炸的面團塗有肉桂糖...
2024-11-15
好久不見楊子姗簡曆
好久不見楊子姗簡曆
近日,楊子姗攜手鄭恺主演的電視劇《好久不見》開放媒體探班。主創楊子姗、鄭恺、張國立、江珊等出席。當天楊子姗身穿背帶褲,鄰家小女孩的形象十分俏皮可愛,在被媒體問道婚禮日期時,她難掩甜蜜之情,希望自己的婚禮在明年夏天舉行,年底開始籌備。采訪中,...
2024-11-15
牧野詭事天官之死
牧野詭事天官之死
牧野詭事冰輪自從離開胡天隊伍後增加了一個張天官,那慢吞吞的口氣讓不少網友大有意見,或許是網友的呼聲,更多的是編劇安排,冰輪總算出現在了觀衆面前。冰輪抱着昏迷的胡天在懷裡(真想代替此時的胡天能躺在女神懷裡),胡天為什麼會昏迷,很明顯也就是之前...
2024-11-15
大什麼小什麼的成語
大什麼小什麼的成語
大什麼小什麼的成語?大材小用、大同小異、大街小巷、大呼小叫、大驚小怪、大題小做、大題小作、大頭小尾、大醇小疵、大法小廉、大家小戶、大呼小喝、大吆小喝、大計小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大什麼小什麼的成語?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大什麼小什麼的...
2024-11-15
戰國basara4如何獲得最終武器
戰國basara4如何獲得最終武器
今天,卡普空正式開始發售旗下《戰國BASARA》系列十周年紀念版《戰國BASARA4皇》的超級實惠版,售價僅為2990日元(加稅)。這個版本不僅超級實惠,還有全新系統“合戰大輪盤”加入。包括本作中新登場的角色足利義輝,千利休,京極瑪利亞三人...
2024-11-15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