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怎樣改變一些經常性的錯誤
怎樣改變一些經常性的錯誤
更新时间:2025-04-18 13:37:47

編者按:

知己主義(微信公衆号 zhijizy)出品

全文共字2800,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你可能聽到過這樣的話:

咦,怎麼又按錯鍵了。

又沒起來,睡過頭了,不好,又要遲到了。

怎麼又交到此類渣男男友?!

我有拖延症。

我說話總不經大腦,說出傷人的話後,立馬就後悔,我也不想這樣呀。

Ta怎麼總那麼馬虎,做事一點都不認真仔細,說多少次都改不了。

......

反複犯錯也有理

———

1. System 1當道。

生活中偶爾會犯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錯誤,對自己和他人都沒造成什麼大影響,别人不計較,自己也不在意,覺得下次注意點就好了,然而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身體已經自動化地按照之前的錯誤方式行動了,等做完了,才反應過來。

這種情況讓我想起《思考,快與慢》的作者丹尼爾·卡尼曼的著名理論,他認為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決策的方式。常用的無意識的“System 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它見聞廣博,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但系統1也很容易上當,做出錯誤的選擇。有意識的“System 2”: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并作出決策,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采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所以很多時候對于讓我們不舒服,但沒那麼痛的小錯誤,我們的大腦就會偷懶,聽從System 1 的記憶,繼續不自覺就又犯同樣的錯了,直到代價大了,不得不麻煩系統2,才真的有可能把它改掉。

怎樣改變一些經常性的錯誤(反複犯錯死性不改)1

2. “孩童大腦”來接管

在壓力狀态下,我們會回到孩童時期形成的情緒管理習慣。壓力狀态下,以及前額皮質(成年人腦)由于身體或精神上損耗過重時,就會采取習慣性應對。

孩童大腦(Toddler brain)是由感受控制的而不是事實分析。孩童大腦内的習慣形成就是被感受激發的,尤其是那些像警告似的消極感受,而不是那些對過往錯誤情況及後果的分析。當我們再次有那種感覺時,不知不覺地,過去行為沖動更加強烈,增加我們重複之前錯誤的可能性。

孩童有什麼感受時,他們無法想象能換換感受或者覺得将來的感受會有所不同。在他們看來,這種感受是永久不變的。我們反複犯錯誤就是來自孩童大腦,将暫時的挫折看成是長久的損失,暫時的痛苦當做長期的痛苦了。(Steven Stosny, 2014)

3. 好了傷疤忘了疼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人類的大腦有一個自我保護功能——遺忘痛苦。如果想了解一下你自己的大腦有沒有這個功能,很好辦:拿出紙筆來,羅列一下那些昨天曾使你覺得痛苦的事情;前天曾使你覺得痛苦的事情;上周曾使你覺得痛苦的事情;上個月曾使你覺得痛苦的事情;去年曾使你覺得痛苦的事情……你會發現,你能列出來的越來越少。如果不努力回憶的話,十年前的痛苦你是幾乎想不起來的,最好玩的是,就算你想起來,弄不好自己都會覺得不好意思——因為你現在想不明白當初怎麼就那麼件小事就能痛苦到那個地步?

其實,我們的大腦需要遺忘痛苦,如果你的大腦不具備這個功能,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的生活将會多麼凄慘!

你現在知道你為什麼總那麼沒記性了吧?因為在你遇到挫折或者面對那些你曾經的錯誤決定最終帶來的懲罰的時候,你太痛苦了。而這樣的痛苦,必然被你的大腦自動列入遺忘的序列,終究在你大腦裡徹底消失。并且,要知道,大腦的這種自我保護功能在每個人身上強度不同,而強度高的人有個很明顯的特征:輕易原諒自己的錯誤。(李笑來,2009)

怎樣改變一些經常性的錯誤(反複犯錯死性不改)2

4. 潛意識與意識之戰

有人意識層面渴望成功,也馬上就要成功了,卻經常自己親手讓一切功虧一篑。看似矛盾,其實不過是潛意識在保護他免受之前所受過的痛苦,如果失敗是自己造成的,這種痛苦是自己熟悉的,至少還在可控範圍。

人們經常說他們是由于懶惰才拖延,實際很多時候不過是害怕。潛意識推遲做任務是因為害怕自己不夠好,無法勝任,或者擔心自己即使做了,内心還是覺得空虛,不去做的話,至少對未來還抱有希望。

有人反複重複過去,總找像父親那樣冷漠,拒人千裡的男人約會,其實潛意識裡是希望可以征服痛苦,寫出新的結局。如果能赢得 Mr. Wrong青睐,會讓自己覺得有價值,有力量,被認可。

意識裡覺得是個錯誤,或者說外界聲音說這是個錯誤,但是其實潛意識并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不對或者有其他願景。或者意識裡覺得自己是對的,其實潛意識認為自己是錯的。這樣就好像内部有一場戰要打,如果大腦意識時刻在崗監控,就會随着意識走,否則大部分情況會被潛意識牽引,所以這個所謂的錯誤會反複,這種情況的人通常一開始并不知道理由,一旦明白自己為什麼這樣,基本也就知道該怎麼辦了。

怎樣改變一些經常性的錯誤(反複犯錯死性不改)3

如何面對錯誤才是問題

———

如果你說:錯誤不是問題,解決就好了,還能從錯誤中得到智慧。那麼恭喜你,已經知道如何應對了。但如果你反複犯錯誤,這對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感覺很痛苦卻無能為力,很可能你是對“錯誤”這個詞本身理解有誤了。

在他們的觀念裡“錯誤”是個極度消極的詞彙,出現了就是不好的,必須全盤否定掉,對待它如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

這個觀念是什麼時候、從哪裡來的,可能早已忘記,也許是第一次或者某一次我們犯錯時失去了什麼,被罵了一頓被打了一頓,或者隻是一個斥責的眼神,讓小小的單純脆弱的我們很受傷,我們意識到原來犯錯是不好的,不應該的,是會痛的,是會失去的,以後可要躲得遠遠的。同時小小的我們也無法分辨到底是犯錯的這個行為不好,還是犯錯的我們本身不好,而一旦犯錯與自己不好這點被聯系在一起,危害更會是毀滅性的。這個觀念從此種在了腦裡,一點一點生根發芽,開枝散葉,彌漫在你世界的角角落落,體現在行為的方方面面。

本來誰都會犯錯,沒什麼大不了,隻要直面、反省、領悟基本就不會構成問題。但在他們那裡卻難如登天。因為不曾有人教過他們正确應對錯誤的方法,甚至還有了錯誤的認知,覺得承認了錯誤就是在承認自己不好,怕得隻想逃跑,遺忘。然而福禍相依,不去面對禍便也發現不了福。如果你每一次犯的錯都隻是單純的折磨,根本得不到智慧的升華,下次再遇到還是原來那個你,所以還是會一敗塗地。而多次犯同樣的錯誤也會降低他們的自我價值感,覺得是自己不行才會那樣,壓力重重,漸漸便不相信自己能改變了。

怎樣改變一些經常性的錯誤(反複犯錯死性不改)4

錯誤是生活給的禮物

———

Karina Schumann 和 Carol Dweck在2014年發表的論文中的研究表明:一個人對改變的信念會影響其是否對自身行為負責任的傾向。當你相信行為可以改變時,可能會更願意承擔責任。能承認錯誤的一個重大原因是:你意識到一旦承認自己做錯了,就可以通過行為讓情況有所好轉,這樣就不會被承認錯誤吓倒。

其實根據我的經驗,隻要轉換換一下觀念就會有神奇效果哦。錯誤并不可怕,他不過是生活給的禮物,目的是讓我們有所領悟,有所看清,遇到時,迎上前去,虔誠收下就好,你不但不會受傷,還會收獲良多。

為大家提供一個簡單卻又非常有效的辦法:記錄錯誤

每天找個固定的時間回憶自己當天犯的錯誤,盡量以心平氣和的态度客觀地把你所犯的錯誤記錄下來并把領悟寫出來,最好可以把每次的都統一記在一起。

記錄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這樣你就有時間去分析思考自己的錯誤,背後是什麼原因,以後怎麼做才能避免此類錯誤。它會提醒你,這是你曾經遇到過的錯誤。如果不記下來,極有可能會忘的。

然後還要養成一個習慣,定期回顧一下。這個習慣往往會使你很有成就感的,因為你已經開始勇敢面對錯誤了,你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已經有進步了,那個本子裡記錄過的很多錯誤你是不可能再犯了。

知己主義觀點

———

生命中的許多冒險和創造,是需要我們允許自己犯錯的。

你是不是也跟某個不死的“錯誤”抗争多年未果呢?别孤軍奮戰,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知己主義”群和大家交流吧!

參考資料:

Eric Sherman. (2011). Stop Making the Same Mistakes.

Steven Stosny.(2014). How We Make the Same Mistakes Over and Over.

Art Markman. (2014). How to Keep From Repeating Your Mistakes.

Art Markman.(2014). What Makes Some of Us Own Our Mistakes, But Not Others.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沈仲章生平(自成一類沈仲章)
沈仲章生平(自成一類沈仲章)
     從右到左:吳曉鈴,沈仲章,崔明奇,金克木   當年讀金克木的《談外語課本》,對他提到的一個朋友非常感興趣。“我有個朋友學過不止一種外語,而且學得不錯。他常對我說,自己腦筋不靈了,學不好什麼學問了,隻好學點外語,因為學外語不費腦筋。”對費盡心思而學不好外語的人來說,會覺得這話有顯而易見的凡爾賽成分,進而想追問,“誰敢誇這海口?是說胡話還是打啞謎?”這...
2025-04-18
與生活相關的關于茶的故事(與茶有關的故事)
與生活相關的關于茶的故事(與茶有關的故事)
  茶,是人面對自然态度,也是面内心的态度。但歸根究底,喝茶隻是一種生活方式。與友對坐,除了欣喜何以為繼?寒夜獨處,除了孤獨以何為伴?塵世之間,除了匆忙何以安心?……隻說一句:來,喝茶吧,喝茶吧…   專門記錄茶的好電影很少,想來茶天生本就是一個好的配角吧,隻以靜默作陪。且讓我們遇見她,在這最美的時刻…   ① 尋訪千利休“您心裡,有沒有念念不忘的人”   ...
2025-04-18
驚蟄劉芬芳扮演者(驚蟄中的劉芬芳)
驚蟄劉芬芳扮演者(驚蟄中的劉芬芳)
  《驚蟄》中的劉芬芳,《完美關系》中的崔英俊,他一人千面受關注。   文/岩姐 原創内容,抄襲必究!   有些人,不要顔值靠實力,一旦發現他的優秀,就會被他圈粉。      董可飛就是這樣一位演員,年輕時候也是小鮮肉一枚,從出道至今參演作品很多,除了電影、電視劇,還曾經登上過很多聯歡晚會,出演小品也是一絕。   說董可飛是一人千面一點也不過分,從他15歲參...
2025-04-18
佳能g1x系列相機(媲美單反的便攜相機)
佳能g1x系列相機(媲美單反的便攜相機)
  随着科技的不斷進步,便攜相機如今也有着媲美大型單反的畫質表現和性能配置。佳能G1X III就是這樣一款産品,它搭載了一枚2400萬像素的APS-C畫幅圖像傳感器,配置了全像素雙核對焦技術,因此無論是畫質還是對焦,這款可以放在大衣口袋裡的相機,都有着媲美單反的性能表現。目前在京東商城上,佳能G1X III的價格是6999元。      佳能G1X III ...
2025-04-18
龜仙人老頭跳廣場舞卡點(隐秘角落老陳也死了)
龜仙人老頭跳廣場舞卡點(隐秘角落老陳也死了)
  《隐秘的角落》真的是網劇中的良心之作,網上對于該劇都是一緻的好評,就連國際巨星章子怡都親自誇贊,稱起可以與歐美劇相抗衡了。能夠讓該劇有目前這樣成就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演員們的精湛演技,秦昊王景春,張頌文以及三位小演員都是實力演技派,尤其要稱贊三位小演員的演技,真的可以給如今隻追求流量的小鮮肉們演得好太多了;第二個方面就是劇本的選取和改編非常成功,...
2025-04-1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