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生活中很常見,是菜市場最便宜的一種魚。但在天津的餐桌上,這條魚卻賣出貴族的價來,為什麼?在吃貨們看來,這道菜必點,因為它是一道功夫菜,即需要有功力的廚師來做,又需要在制作過程中精心烹制,對火候、對技術要求甚高。
罾(音zeng)蹦鯉魚
天津地方傳統名肴。以帶鱗活鯉魚 炸溜而成。因其成菜後魚形如同在罾網中掙紮蹦躍,故名。特點是鱗骨酥脆,肉質鮮嫩,大酸大甜。尤其是上桌後趁熱澆以滾燙的鹵汁時,熱氣蒸騰,香味四溢,熱魚吸熱汁,吱吱聲不絕,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俱佳,格外增添食趣。
菜品特色“罾蹦魚”系一味傳統名肴,以帶鱗活鯉魚炸溜而成。因其成菜後魚形如同在罾網中掙紮蹦躍,故名。其特點是鱗骨酥脆,肉質鮮嫩,大酸大甜。尤其是上桌後趁熱澆以滾燙的鹵汁時,熱氣蒸騰,香味四溢,熱魚吸熱汁,“吱吱”聲不絕,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俱佳,格外增添食趣。
整條鯉魚裹着醬汁卧于盤中,仔細一看才發現,竟然帶着魚鱗食用。用筷子輕輕一夾,感受到魚肉輕微的抵抗力。魚鱗、魚皮和魚肉同時在口中發出清脆的聲響,就連魚骨都很酥脆,但依然保持了魚肉的鮮美,酸中帶甜的口味使人食欲大開。
本菜做法由來自天津的注冊廚師長張國雁提供
做法步驟1
鯉魚一條去内髒(黒膜一定去除),魚腮去除,魚鱗一定保留。
步驟 2
鯉魚從内部改刀!把脊骨截斷,在魚身雙面都要切三刀,但不能切透,否則不成形。完事在刀口位置抹上幹澱粉,此步驟是為了便于把鯉魚做成罾蹦形。
步驟 3
鍋内大量熱油,盡量多些,待油熱了之後,将大漏勺上擺好鯉魚,鯉魚盡量擺成扭曲的形狀,扭曲越大越好。這時候就往鯉魚身上澆熱油,反複的澆,漏勺可以放油鍋内,這樣魚身底部也會均勻受熱。
步驟 4
待魚身定形後,再反複炸,炸的時間要長一些,那樣會更好吃。炸完擺在盤中。
步驟 5
将料酒、醬油、糖、米醋、鹽、清水、水澱粉混合調勻備用。
步驟 6
鍋底油,蔥姜蒜爆香後将備用的料汁倒入鍋内,熬粘稠後加入半勺油,淋在鯉魚身上即可。
注意事項!
魚身上的花刀别切透,魚鱗不要去除,一定大油。
獨特技法:
這道獨具代表性的津菜可不是随便做的。首先是溫油炸制,炸制後還要保持原有的魚形,并且魚形要保持很長時間不塌軟,醬汁澆在魚身上的瞬間會發出清脆的聲響。
食療:此菜因帶鱗帶骨,所以除有大量的蛋白質外,還有鈣質和動物膠,富有營養。 鯉魚還可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号嗽下氣,對各種 水腫 、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益。對孕婦胎動不安、妊娠性消腫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典故
相傳此菜出于〔清〕光緒末年的“天一坊”飯莊。據陸辛農《食事雜詩輯》載: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天津,縱兵行搶。流氓地痞趁火打劫後,來至“天一坊”大吃大喝。叫茶時,誤将“青蝦炸蹦兩吃”呼為“罾蹦魚”。侍者為之糾正,叫菜人惱羞成怒,欲要鬧事。照應人(主持飯莊服務的“堂頭”)勸告說有此菜,“說此侍者新來不識,責其入告竈上。人正驚訝,照應人急入,使擇大活鯉,宰殺去髒留鱗,沸油速炸,撈出盛盤澆汁,全尾乍鱗,脆嫩香美,從此乃有此菜至今。”
陸氏有詩雲:“北箔南罡百世漁,東西澱說海神居,名傳第一白洋鯉,烹做津沽罾蹦魚”,以紀其事。
中國食文化傳播使者張國雁社群分享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