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傳播學,不知道參加考研的同學是否想起了這個噩夢呢?我就記得自己曾經想過考研,選的專業就需要考傳播學。當時還買了書,看了一些傳播學的考點,後來放棄考研,就徹底把這事給忘了。當時隻記着考研要考傳播學......傳播學是什麼?完全沒搞清楚。
最近偶然看到《傳播學原來很有趣:16位大師的精華課》這本書,本是被有趣兩個字吸引的,看着看着才想起當年想考研的時候要考的傳播學。原來傳播學很有趣嗎?到底怎麼有趣呢?我不考研傳播學跟我也有關系嗎?原來傳播學也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嘛(隻要不是要考試)。還可以學學16位大師的精華課,讓我看看它都說了什麼。
翻開之後才發現,這本書的确很有趣。他跟平時看到的書不太一樣。這本書一共有16章每一章都是一位大師的課程,會在這章裡面講解一個傳播學的知識。
它的特别之處在于每一章都是以大師的第一人稱視角,像在課堂上上課的形式,跟同學們面對面問答的方式來對傳播學的知識進行講解。通過同學的每一次提問,對每一個問題的解答,像剝洋蔥一樣把問題一層層剝開。而同學們提問的過程中,就好像老師不斷地引導大家去思考,讓大家像身臨其境一樣,讓讀者順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問題,嘗試回答問題并且從書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書裡對傳播學知識的講解,不僅僅是搬理論說明,還有很多貼合生活實際的例子加以說明,讓傳播學知識更通俗易懂。想想如果以前想考傳播學之前,先讀讀這本書,可能會更有助于知識的吸收?
如果傳播學必須掌握一兩個知識,那推薦大家了解一下一個公式和五個W。
01 一個公式如果問你想成為可以寫出10W 爆文的作家,那要如何才能讓大家點擊查看你的文章呢?有什麼決定性的因素會影響大家選擇去查看你的文章呢?這個可以通過一個公式來進行說明:
選擇的或然率=報償的保證/費力的程度。
什麼意思呢?或然率其實就是概率,就是說用戶會點擊你的文章的概率取決于報償的保證和費力的程度。報償的保證就是說傳播的内容可以滿足讀者的需要的程度,滿足讀者需求,解決讀者問題。費力的程度就是做這個事情容不容易。可見,如果越能夠滿足讀者的需求,又越不費力,那麼就能夠約吸引大家點擊你的文章。
就像大家刷抖音、微博的時候,隻要不斷刷就不斷有新的有趣的或者吸引你的内容出現,滿足你娛樂或者打發時間的需求。刷手機又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你就會原因不斷地去做。但是像學習呢?學習完全不滿足你的需求,所以無論是下至3歲還是上至80歲,一般都不太願意學習。
你的文章或者想分享的内容越容易送到大家手上,例如在推薦位啊,或者大家一打開手機就看到,大家點擊查看的可能性就更高了。就像刷抖音刷完一個自動就有下一個,多不費力啊。
所以,這個公式有給你一點啟發,對傳播學有了一些認識了嗎?
02 五個W美國社會科學大師拉斯韋爾在研究大衆傳播時,發現了一個比較有趣的傳播模式,這種傳播模式對于我們從整體上了解大衆傳播具有重要意義。這個就是“五W模式”。
“五W模式”主要包括“誰(who)——說什麼(says what)——通過什麼渠道(in which channer)——給誰(to whom)——取得什麼效果(with what effect)”五個環節。
誰(who)就是傳播者,他在傳播活動中非常重要,傳播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組織。就像我們看到一個廣告,傳播者就是廣告主,我們看到的公衆号文章,傳播者就是文章的作者,就像我們常常說的自媒體人。
說什麼(says what)就是傳播内容,隻要通過大衆傳播媒體傳播給受衆的信息都是傳播内容。例如我們看廣告時的廣告内容、看公衆号的文章内容、視頻号的視頻内容等等。
通過什麼渠道(in which channer)就是傳播媒介,它是一個物質實體。就像我們看的同一個廣告内容,可能在電視、報刊、網絡等等去到都可以看到。我們同一篇自媒體文章,可以在不同平台上發布,這些平台都是一個媒介。
給誰(to whom)就是受衆,信息的接收者。受衆不僅僅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時也是在加工信息的傳播者、傳播活動的反饋者。例如廣告是給不同目标人群看的,也可能是給某些組織看的。我們自己寫文章時也會有自己的讀者人群,例如職場人、家長、學生等等不同受衆。當我們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會評論轉發,看到有意思的内容可能還會模仿再創作之後分享出去等等的行為,就讓我們同時也是傳播者。
取得什麼效果(with what effect)就是傳播效果,傳遞給受衆的信息是否引起受衆思想、情感和行為等發生變化。例如賣了一個關于口紅的廣告,是否增加了口紅的銷售量?我們寫了一篇關于某本書的書評,是否吸引了更多人買這本書或者通過讀這篇文章學會了新的知識等等。
可見通過這個“五W模式”,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一個大衆傳播活動的整個過程。大家下次遇到某個傳播活動,都可以試試自己去分析它的五個W是什麼。
03 寫在最後傳播學涉及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上面講到的隻是一點點的容易理解并且快速掌握的隻是。
在《傳播學原來很有趣:16位大師的精華課》這本書還提到很多的經典傳播學内容,都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如果你也對傳播學感興趣或者想深入了解一下傳播學經典,甚至要考試覺得看課本做題有點枯燥,也非常推薦你看看這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