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尼莫媽媽日記,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
都說養兒防老,其實說來說去都是在強調兒子養老的重要性。
人到晚年,身不由己的事情變多,有傳宗接代的孩子,日子自然會幸福得多,不用事事操勞。
年輕時可能覺得有兒子和沒兒子沒什麼區别,但是老了以後,才漸漸感受到這種差異。那麼人到晚年,有兒子和沒兒子的區别是什麼呢?3位過來人說出了實話。
"兩個兒子的我,卻隻剩下妻子陪伴"
王阿伯今年已經89歲高齡了,可是每天早上街坊們都能看到他孤零零地拿着小闆凳在集市上面一個人坐着,孤獨的深神情常常在他深邃的眼眸中顯現出。
王阿伯和老伴一共育有兩個兒子,其實對于很多家庭來說,有兩個兒子的家庭一定是大多數人羨慕的對象,畢竟在重男輕女的農村家庭,很多人都渴望這樣的存在。
但是王阿伯到了晚年卻沒有享受到有兒子的快樂。孩子們出生時,夫妻兩在一個偏僻的農村裡,日子很是貧苦,因此也沒能給到兩個孩子很好的生活。
因為家庭的貧苦,兩個兒子不得不草草結束學業就去分擔家裡的負擔,還好窮苦人家的孩子早懂事,兩個兒子外出打拼賺錢分擔家用,打拼時間長了,拿回家的錢也變得越來越多,一家四口的生活也因為兩個兒子的努力而變得富足。
孩子們長大後,都各自成家去了很遠的地方,每年除了春節和節假日放假的時候,兒子們才會帶着孫兒孫女回來探望王阿伯。
王阿伯和老伴孤零零地在農村生活,雖然養了兩個很棒的兒子,但是到了晚年,卻無從享受兒孫滿堂的快樂,和兒子陪在身邊的幸福。
每當别人說羨慕他有兩個兒子的時候,他卻說"兩個兒子的我,如今隻剩下妻子陪伴。"
"有兒子和沒兒子,其實都一樣"那天和朋友去吃飯,正好聽見兩個老人在讨論自己的孩子。
一個老人說,自己有兩個兒子,如今到了晚年也不用擔心什麼,有兒子會養自己,可以享受很多的快樂。另外一個老人卻說,雖然自己沒有養到兒子,但是兩個女兒出嫁以後,女婿對自己也很是不錯。
兩個老人都在炫耀自己的晚年和有孩子的幸福。
但是朋友卻悄悄說,其實這兩個老人都很慘。他們說的并不與現實相符合。有兒子的那個老人,因為從小恃寵若嬌,如今依舊在啃老,一無是處,什麼也不會幹,長大了仍然賴在家裡不成人樣,根本談不上能養老。
另外一個有兩個女兒的老人呢,年輕時因為妻子生了兩個女兒,生不出兒子而埋怨妻子,導緻妻子患上了産後抑郁症,最後離去,兩個女兒也因此恨他都來不及,還怎麼談的上養老呢?
說到這裡,朋友隻是深深地地歎了一口氣,然後就感歎,其實有兒子跟沒兒子并無都多大區别,更多時候,不過是看,當事人真實的生活罷了。
"幸福這回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李阿姨一生育有一兒一女,到了晚年,其實孩子并不是決定幸福的唯一要素。由于年輕時選錯了人,所以和丈夫感情一直很差,雖然第一胎生的是兒子,但并未給她的婚姻和人生帶去多大快樂。
兒子随了父親的品性,讓李阿姨很是傷心,後來女兒來到這個世界,給了李阿姨家一般的溫暖,雖然女兒沒有成為丈夫家看重的孩子,但是李阿姨很是疼自己的女兒。
因為女兒貼心的陪伴,讓李阿姨覺得,其實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兒子與女兒之分,隻有真正好的孩子,才能讓父母感到幸福和溫馨。
到了晚年以後,李阿姨和兒子的聯系也漸漸變得淡薄,反而和女兒的關系一直很融洽和親密,雖然一生沒有選擇正确,但是她對于女兒的存在感到十分欣慰和幸福。
所謂有無兒子,其實并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幸福的關鍵因素。
兒子也分好壞,也分懂事與不懂事,隻有和父母相處融洽,能夠滿足個人晚年需求的孩子,才是真正能夠溫暖人心的存在。
到了晚年,男女都一樣,能夠享受兒孫滿堂的快樂,才是晚年最大的需求,至于是否兒子女兒,并不是最重要的。
幸福這件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每個老人都應該在歲月的長河中思考自己的角色以及與孩子們的關系,隻有這樣,才能擁有一個更幸福的晚年。
-END-
本文配圖:來源網絡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