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新炎為了論證漢語中文無法表達新概念的觀點,除了強行認定漢語隻有單字詞外,還認定漢語隻有500個左右的音詞(語音):
他的結論依據是是西方語言學的那套概念體系。他認為漢字聲母韻母是西方語言學中的所謂聲素。23個聲母與24個韻母組合出500個左右的單音節,也即漢語隻有500個左右單音節記音符号。并認為漢字就等于罂文Word,且漢字沒有詞沒有雙字詞更沒有多字詞。由此得出結論表達語言文字,中文因為隻有單字詞音節少會被一音多意壓得喘不過氣來。
就語言語音本身而言,表達傳遞信息不是聲母和韻母兩兩組合這種方式,還要加入聲調。不同聲調可以代表或傳遞不同的信息。現代漢語普通話,僅從聲調上概括,至少就有四種聲調,平聲上聲入聲去聲,如果加上輕聲那就是五種。這還隻是北方音調,粵語中有9個聲調呢。
音節與聲調的各類排列組合,構成了語言文字的基本聲音單元,也可以稱廣義音節,或者叫聲調音節。漢語中文到底有多少個聲調音節呢?我們拿《現代漢語詞典》,在音節表處親自數一下結果,就會發現普通話漢語的帶聲調的音節總計為1339個。也許,這個數目,也會令西方語言學大師們驚愕,按照他們的概念定義,漢語的這種基本音節數目恐怕是罂文的3倍以上。
其實,從漢語漢字總體使用頻率而言,這個音域範圍足夠大了。2007年教育部聯合國家語委發布的《2007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指出,常用漢字2394個,這些常用漢字覆蓋了99%的工作生活應用場景。如果再加上字詞組合并結合上下文背景,我們表達時并不會受到一音多意,一詞多義的影響。呂大師給漢語安上的罪名是不成立的。
所以,我們年輕人不要一看這自封大師頭銜就仰視,一聽到什麼西方語言學就磕頭。
漢字是人類語言文字學的一個偉大創造,也是智慧漢語本身的源泉。漢字這個層次結構不大不小,顆粒大小正合适,構詞非常方便。
其實漢字也有表音功能,但表意是漢字核心。表音表形隻能作為輔助,作為表意的兩翼。由于有了表意特色、顆粒大小又合适的基礎漢字,故漢語構詞效率高,即使是新出現的詞也比較容易搞懂,如“陽康”“清肺排毒湯”等新詞理解起來就很容易。字書學在我國到漢朝時期已經發展成熟,後來還發展出了書法學、訓诂學。再往後進一步發展到了修辭辭章學、詩詞學這個層次。漢字這麼悠久的曆史,漢語傳承發展這麼多年,漢字漢語發展出這麼多分支,如果漢字漢語果真的像呂新炎說的那麼多缺點,那麼不堪,漢字漢語早就被曆史淘汰了,根本也等不到如今被呂新炎這麼胡亂評判的時候了。
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