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促進群衆就業?人民網北京9月9日電 (記者許維娜)促進更多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增收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手段,也讓以工代赈方式在新時期煥發出新生命力,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以工代赈促進群衆就業?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以工代赈促進群衆就業
人民網北京9月9日電 (記者許維娜)促進更多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增收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手段,也讓以工代赈方式在新時期煥發出新生命力。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目前,各地在交通水利、農業農村、文化旅遊、林草等領域謀劃實施了一大批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實施的項目,預計今年可帶動100餘萬農村低收入群衆就地就近就業,計劃發放勞務報酬30餘億元。
以工代赈是通過組織農村群衆參與工程建設獲取勞務報酬以取代直接赈濟的一項幫扶政策。有專家表示,以工代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可以讓農民在增收的同時掌握更多勞動技能,出去務工也會更有競争力。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全國“十四五”以工代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為“十四五”時期各地開展以工代赈工作提供指導和遵循。
當前,各地正積極推廣以工代赈方式,取得了新進展。記者了解到,天津、廣東、雲南、甘肅等26個省份發展改革部門聯合交通、水利、農業農村、文化旅遊、林草等部門細化了具體實施意見或工作方案;河南、陝西、新疆等25個省份建立了由發展改革部門牽頭的推廣以工代赈方式部門溝通協調機制(或聯席會議制度);河北、黑龍江、四川等18個省份組織召開了推廣以工代赈工作部署會議;福建、重慶、貴州、甘肅等19個省份分别形成了在農村生産生活、農村交通、水利、文化旅遊和林業草原基礎設施領域推廣以工代赈方式的項目庫或項目清單;吉林、江西、青海等18個省份建立了推廣以工代赈方式激勵表彰機制。
推廣以工代赈,資金是重點。各地充分發揮部門合力,迅速擴大了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實施的項目數量和資金投入,各類财政資金“赈”的作用進一步強化。
如天津市印發《天津市以工代赈重點項目清單》,在涉農領域投資9億元、拟實施35個推廣以工代赈方式項目;甘肅省結合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建立了推廣以工代赈方式項目清單,實行動态管理,儲備了一批采用以工代赈方式項目;福建省明确“十四五”期間每年在發改、農業農村、交通、水利、文旅、林業等部門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相關領域推廣以工代赈方式;廣東省在林業領域選取4個營造林項目,全部采用以工代赈方式組織實施。
發揮以工代赈“赈濟”作用,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記者了解到,如,四川省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實施項目400餘個,帶動低收入群衆就業2.52萬人,計劃發放勞務報酬1.3億元。安徽省采取推廣以工代赈方式實施的項目帶動低收入群衆就業1.1萬餘人,計劃向群衆發放勞務報酬近6000萬元。重慶市将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作為以工代赈的重點方向,2021年将統籌建設10個鄉村振興以工代赈綜合示範工程。其中,5個專門針對易地扶貧安置區實施配套設施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各地在實施推廣以工代赈方式項目時,統籌各類培訓資源,結合農村勞動力就業意願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用工需求,通過委托項目實施單位采取“培訓 上崗”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訓和以工代訓。
如,甘肅省在項目建設中,采取“邊培訓、邊上崗”的方式,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實施項目以工代訓、實訓等就業技能培訓8578人次,有效激發了低收入人口的内生動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實施的項目中,目前已累計開工98個,開展以工代訓7704人次,有效提升了當地群衆務工技能和文化水平。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下一步将督促指導地方細化工作舉措、壓實工作責任、抓好貫徹落實,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發揮以工代赈“赈”的作用,推動相關地區改善生産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促進更多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增收,進一步激發脫貧人口增收緻富内生動力,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 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