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水木然說過一句話:“人與人的差距,有時候比人和狗都大。”處在相同環境、同一起點的人,結局往往天差地别。究其原因,是什麼造成了人和人之間這麼大的區别呢?
《教父》裡說:“在一秒鐘内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這個世界是有認知層次的,處在下一個認知層次的人往往看不到上一個認知層次的風景。所謂認知,通俗地說,就是我們看待人和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斷與選擇。久而久之,認知不同、選擇不同,人生境遇自然不同。
以上境遇,我們可以通過NLP邏輯層次模型一探究景,這個模型把人的思維和覺知分為六個層次,可以看作是一個正向的三角形,自下而上分别是:環境、行為、能力、信念和價值觀、自我意識、使命。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此時,對待這些問題的态度就很關鍵,因為從中可以看出我們的成就等級,而NLP邏輯層次模型就可以作為衡量成長等級的标尺。
第一層:環境
外界的條件和障礙,環境層的成長者——歸因他人,一切的問題都是其他人的錯,都是環境的錯!比如感歎自己運氣不好、經濟不景氣、出生不好起點差……遇到問題第一個想法就是找一個歸因的對象,從不從自身找問題。
第二層:行為
思維處在行為層的人,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歸因于自己,歸因為自己不夠努力、不夠上進!“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必定不會成功”,把努力當成救命稻草之後,很容易忽略其他因素,隻用努力的形式來欺騙自己。“用戰術的勤奮來掩蓋戰略的懶惰”。
第三層:能力
思維處在能力層的人開始主動跳出努力這個舒适區,積極尋找方法,自己不會,沒關系,去學。“方法總比困難多”,有了科學正确的方法,就能事半功倍。久而久之,唯方法論,永遠走在尋找最佳方法的路上,最終成了“道理都懂,卻過好一生。”
第四層:信念和價值觀
信念,你相信什麼是對的?你相信這個世界應該是怎樣的?往大了說就是你的世界觀;價值觀,你認為A和B哪個重要?人生的不同是因為一次次選擇的不同,依靠什麼來做選擇的呢?就是價值觀。
人世間沒有對錯之分,隻有角度、位置、境界之分,自己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個概念都會有一定的價值衡量。參照物不同,價值就會有高低,每個人衡量的标準也不一樣,最終形成内心的價值排序,這就是人的價值觀。
做正确的事遠比把事情做正确重要,信念和價值觀存在的意義就是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做出選擇,不用每次糾結和權衡利弊。“方向大于所有行動總和”。
第五層: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就是“自我定位”,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對自己有明确的身份定位,對自己的人生有着長遠的規劃。明确自己内心最本質的需求是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實現什麼理想?在這個視角之下,所有的選擇、方法、努力都會主動圍繞自我身份的建設而自動轉換為合适的狀态。
第六層:使命
使命是精神需求,通常理解為“人生的意義何在”,是人類最高級别的生命追求,也就是說,人活着的最高意義就是創造、利他、積極地影響他人。喬布斯遊說百事可樂總裁史考利加入蘋果時說:“你是想賣糖水度過餘生,還是想嘗試改變世界。”
我們的身體處在物質的世界,思維卻囚在認知層次的牢籠裡。沒有認知層次的指引,我們可能永遠意識不到自己還有更好的選擇,有了這把标尺,我們才能夠覺知自己當前的狀态。清楚了全局框架,從上至下總覽全局,從高維度看問題時,低維度的問題自然就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