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8月22日,在暑氣将退,涼意漸漸襲來的日子裡,中元節,民間俗稱為“七月半”就悄無聲息地到來了。
說到中元節,不少人可能要倒吸一口冷氣。一句俗語“七月半、鬼亂蹿”,給這個節日鍍上了一層陰森可怕的底色。但其實,在曆史的長河中,中元節也曾是個熱鬧遊玩的節日,古時人們夜遊出行、放河燈、祈豐收……這個節日,不僅是中國傳統祭祖的日子之一,其文化核心更是敬祖盡孝。
放河燈(圖源網絡)
在這一天,追思逝去的先人,适逢小秋農作物收獲,人們就把豐收的喜悅一同與祖先分享。舊時民間還相信,祖先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這個節日能延綿至今,也是因為緬懷先人、追念前賢的情感。
秋嘗祭祖 “敬祖盡孝”的文化内核
據悉,中元節源于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其産生的原因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從曆史文獻記載來看,秋嘗祭祖的活動,先秦時代已有之,指古代天子與諸侯于秋季舉行的宗廟之祭。《周禮·春官·司尊彜》有載:“秋嘗冬烝,祼用斝彜黃彜。”
而在漢代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四祭》中,也能看到相關記載:“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從文獻來看,秋嘗祭祖逐漸發展到民間,不再是天子諸侯之事。而“七月半”恰逢農曆孟秋七月,此時作物成熟,古人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并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同時,古代民間也相信,祖先會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孫,所以需要祭祖。而“七月半”時節農作物收獲,也正好把豐收的喜悅與祖先分享。《東京夢華錄》有載:“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從中能夠看到,“七月半”闡揚的是懷念祖先的孝道。
《東京夢華錄》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七月半”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于道教的說法。“秋嘗”祭祖的時間并不一定是在七月十五,後來由于佛教和道教的介入,才固定在這一天。随着時間的演變,這個節日融合了民間世俗、道教、佛教三種文化,并逐漸興盛。
放河燈、賞月景……古代中元節熱鬧非凡
“西湖七月半……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在晚明文人張岱所著的散文《西湖七月半》中,能夠看到當時節慶的盛況。七月半遊湖之人千千萬萬,月圓之際人們賞月觀景,好不熱鬧。
中元節還有放河燈的習俗,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在古代中元之夜,放河燈的盛況更是空前。明代古籍《帝京景物略·春場》有載:“七月十五日,諸寺建盂蘭盆會,夜於水次放燈,曰放河燈。”清代潘榮陛所著的《帝京歲時紀勝·中元》也寫道:“每歲中元建盂蘭道場,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燈,使小内監持荷葉燃燭其中,羅列兩岸,以數千計。又用琉璃作荷花燈數千盞,随波上下。”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兒競把清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在清人龐垲所著的一詩中,也能看到在中元之日,兒童持荷葉燈結伴遊樂的情景。
雖經過歲月變遷,當下的中元節已不如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一般為衆人所知,但在這一天,人們追思前賢、緬懷祖先,仍能看到“敬祖盡孝”的文化内核,在當代延綿不絕。
元 顔庚 《鐘馗嫁妹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