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于《中國青年》雜志2020年第13期
文/本刊記者 劉博文
《中國青年》雜志第13期封面
陽光下微微搖晃的小野花,坐在路邊的貓咪專心洗臉,快遞小哥等在十字路口,誰的父親拉着買菜小車笑着走過。或快或慢的鏡頭,記錄每一天的日常。鋪設的旋律緩緩流淌,像一雙治愈的手,撫平了很多年輕人匆忙生活裡磕碰粗粝的傷。在兩年的時間裡,短視頻博主“燃燒的陀螺儀”成為了很多人平凡生活裡那個溫暖向上的“念想”。
@燃燒的陀螺儀
從2018年至今,“燃燒的陀螺儀”所創建的#幸福生活中的儀式感#系列短視頻話題播放量達89億,抖音短視頻平台粉絲1042萬,他的粉絲團“陀螺村”越來越壯大,粉絲叫他“老儀”“大花”“村長”“大哥”,他叫粉絲“村裡的小夥伴”。
做視頻他至今不露臉,鮮少接受媒體采訪。在流量的風口浪尖,他推掉想幾百萬年薪簽他的公司、想包裝他的團隊,一個人從拍攝到剪輯兩年更新不斷。為雲南某所希望小學捐款50萬元,疫情期間為抗疫前線捐款20萬元,在微博發起愛心募捐,籌款近50萬元為各地醫院購買防護物資——“燃燒的陀螺儀”這一ID下,他是誰?
@燃燒的陀螺儀
“燃燒的陀螺儀”本名宋金澤,1989年出生,是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飛行員。2020年4月29日,宋金澤被共青團中央授予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号。
“不要過于關注我,要關心自己的生活。”他在直播裡說。
飛雲踏海
他的飛行事業,從來都排在愛好之前。
小時候作為小區的“孩子王”,調皮搗蛋上蹿下跳,卻會在看見飛機模型時忽然安靜下來。為了研究電視裡飛碟的驅動問題,他摔過盤子摔過碗,看了動畫片《舒克和貝塔》,他覺得開飛機的舒克是世界上最酷的小老鼠。如今拿起自己幼年與波音737的合影,他和家人總會感慨萬千。
“小時候的夢想實現了,有努力也有幸運。”他說。
作者:新浪微博用戶@shan珊姓唐
玩鬧的時光像夏天一樣熱鬧短暫,倏爾少年就要邁入大學校園。
彼時南航在他的家鄉大慶招飛行員,整個黑龍江省幾十萬考生,通過體檢的隻有68人。公費招飛收20人,他考了第18名。
成長的路上一溜小跑沖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迎面而來的軍事化管理和嚴格軍訓又虐他個痛快。看着跑圈結束因為過于辛苦選擇放棄學業的新生同學,他第一次在心裡有了模糊的疑問:人為了喜歡的東西,能做到什麼程度?
也是從那時起,他在心裡長大成人,換了一種角度去看待辛苦與痛苦。他從此有了“包袱”,他怕在乎他的人失望。
作者:新浪微博用戶@CopacapanaGoGoGo
在澳洲學飛時,為了給自己受同行排擠的教練争一口氣,他拿了個“超高标準”評價。工作和生活裡遇到高挑戰的事情,他“感到窒息”10分鐘,然後專注完成。家人和粉絲的每一點期待和囑托,他都小心翼翼地盛在心裡,像揣着小小的火種。
飛行對他來說,是從小的夢想,更是自己要一生去為之負責的理想,哪怕這個理想的一些重要節點比同批同學展開得略晚一點。
北上廣深的飛行員副駕駛,會經曆改飛重型機這一過程。駕駛的機型由320轉到330,意味着訓練進度要延期三五年,也意味着要比同批的人晚放三五年機長。
作者:新浪微博用戶@嘎一gy
“都是有上進心的人,不可能完全不在乎。但是這5年飛330對我來說的确是挺寶貴的一段經曆,我有了曆練,開闊了眼界,人生展開了很多全新的内容。所有事情發生了,好事也好壞事也罷,它就是發生了,心态很重要。再着急,能改變啥現狀嗎?每天奮筆疾書、刻苦學習,就算把飛行員手冊倒着背下來,還是得一個起落一個起落地飛,經曆慢慢地長。你可能今天碰見這麼個雷雨,明天碰見那麼個雷暴,今天碰到大風,後天碰見大霧,經驗是積累起來的,不是一蹴而就。任何事都是這樣,要一步一個腳印。”
如今他被調回駕駛320機型,大概再攢半年的飛行起落時間就可以“追求進步”,他和家人都期待了許久。
作者:新浪微博用戶@_Charling_
從一座閑适的北方城市走出,2014年也曾因公司安排回到哈爾濱工作一年,在那一年裡,他知道自己不要那種“一眼就看到頭”的日子。于是申請調回北京,一頭紮進火熱跳躍的生活。到現在說起自己第一次執行局勢不穩定地區的飛行任務、第一次過水門、遇複雜天氣等飛行經曆,他的語氣仍充滿激動。
2018年以來,他有了大流量、多資源,身邊也多了許多人。不乏有人勸他:“當飛行員能賺多少錢?你現在這麼‘火’,你得變現啊,何必要這個主業。”聽到這些,他笑呵呵回答:“那咱們不聊了,你不明白哈。”
怎樣的生活是“好”的,怎樣的自己是“好”的,就像他在飛行時常常注視的雲海那樣,有其平靜,有其多變,但喜歡了,就熱愛到底。選擇了,就負責到底。
山脊之後
很多人對此抱有疑問:視頻中的“陀螺儀”是人設還是真實?站在“80後”的尾巴上,他就沒有一點愁事,整天樂呵呵?他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這樣滿滿當當,主業要做好,愛好也要做好,圖什麼?
2018年4月26日,#幸福生活中的儀式感#系列短視頻初上線,在此之前的兩個月,他的短視頻個人賬号裡更新的多是生活中的碎碎念。在雪地裡亂跑,在家裡亂跑,走到哪錄到哪,學會了新的視頻剪輯方法就馬上使用,發出來看看,像個得到新玩具的小孩。雖不算精美,但帶着一股熱烈。
作者:新浪微博用戶@Patpat_Poon
研究短視頻相關技術對那時的他來說,是喜歡,也是将養病的時間合理安排,給自己點亮一個新技能。“我喜歡做事,待着害怕。”他說。
2018年的冬天,他因病請了長假回家休養,在充滿力氣的年紀忽然停下腳步,他憋得渾身難受,于是拿起了相機,學着拍,學着剪。在更早之前,他研究過自行車,後來研究汽車,還辦過全國的車友會,是個研究什麼都要研究透的性子。
他的進步是迅速的。像在大學裡打遊戲都要鑽研出名堂一樣,當年幾乎全校聞名的“鋼槍小王子”用幾個月時間找到了自己的視頻風格,定準了賽道,一路朝着“技術流”精進而去。待養好耳朵回到工作崗位,一同帶回的還有已經啟程的“燃燒的陀螺儀”、#幸福生活中的儀式感#短視頻系列。
他拍攝日常起落的每一個瞬間、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機場的地勤、進行機艙保潔的阿姨、擺渡車的司機、行色匆匆的旅客;也拍攝自己走過的那些國家,這條街上有漂亮的落日,那家店門口有孩子和老人,吃一個冰激淩,轉角遇到了一堵陌生但有趣的牆壁。
作者:新浪微博用戶@錢硬币
鏡頭是他的眼睛,他挑着、揀選着,那些平日裡被匆匆掠過的尋常,在他的手裡和心裡被一幀一幀放慢。它們有自己的溫度。這個30度,那個45度,他像一名淘金者,在漫長的日常瑣碎中區分煩惱與溫暖,留下那些被人們遺忘的人間煙火、那些被奔忙擠壓的清風明月,歸攏到一起,再還給這個大千世界。
向陽而生,本就動人。粉絲量和播放量一路飙升,“燃燒的陀螺儀”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認可。他變成了一種風格的代名詞,乘着這幾年短視頻平台發展的東風,一路扶搖。于是各大短視頻平台陸續出現了運鏡、剪輯風格與他類似的作品,有的來自粉絲,有的來自偷學的路人。
“我做内容,不是想要炫技。”技術是冰冷的,但人是活生生的。他最想做的,是通過内容把生活态度分享給大家。如果可以,一路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越過高山,将人生的經曆變成期待,懷抱熱忱和善良。
作者:新浪微博用戶@71是藍色的七幺
個體遇到的順境與逆境都不相同,他希望自己能成為一種力量。
“正确的三觀、積極的生活态度、認真嚴謹的處事方式、熱愛分享,可以給身邊的人帶來力量,自己就是一道光。這樣的人是與我志同道合的人。”
跟随他的人越來越多,他的粉絲群裡卻少有浮躁戾氣,能教人沉下心來。以燃燒之名,他仿佛不知疲倦的能量點燃了更多的人在自己的世界裡發光發熱。分享成了習慣,愛好成為平台,讓更多想要發光的人,在這裡找到支撐彼此的理由。
光與光連接,世界就會亮起來
在他最近的一條短視頻裡,他說:“開始,是因為喜歡。後來,一生二,二生三,帶你低空飛行,帶你上班下班,看祖國山河,異域斑斓。用心記錄和感受,這份熱愛逐漸成了習慣。工作之餘自學運鏡、調色、剪輯,曾因為十幾斤的攝影設備腿疼腰酸,也與上千條的視頻素材日夜為伴,可以笑着說值得,隻因心底熱愛。哪怕生活在重複,也要為每天嶄新的太陽而戰。或許這個階段的你,有着難言的境遇,再堅持一下,用心走過的時間,終有溫暖的答案。每個人都在各自領域發着光,當光與光連接,世界就會亮起來。”
這條作品下,點贊數最多的評論是“你真的影響了一大批人”。也有人說:“這條拿給我女兒看,向她炫耀低谷時期的我關注的人多優秀。世界如此美好,熱愛,讓我們每一個人變得更好。”
作者:新浪微博用戶@嘎一gy
在他的微博和短視頻作品下,每天都會有人評論打卡。
“大哥大哥,我六級過了!”
“村長,我考研‘上岸’了!”
“頹喪了兩個月,看了你的視頻,我要改變了!陀螺村,我來晚了。”
“大哥,我今天有點累,求安慰。”
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他會一條一條地看,一條一條地回,最常說的是“支棱(撐住)!”“一起努力啊!”盡量去記住經常留言的ID,他解釋說,這些人對他來說不僅是粉絲,更是彼此陪伴走過很遠的朋友。
作者:新浪微博用戶@柚子吖哩哩
朋友們不僅在國内,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國籍的他們在取得成績、找到工作之後也會第一個跑回“村裡”通知,迎接他們的是夥伴們列隊的恭喜和鼓勵。大家一同分享人生中的小小喜悅與憂愁,開心時有人鼓掌,難過時有人安慰,有“網瘾少年”在這裡戒掉了遊戲,開始像他一樣每日記錄生活中的美好,有抑郁症患者在這裡讓自己的情緒得到緩解,已逐漸停藥。
@燃燒的陀螺儀
2019年12月15日,“陀螺儀”帶着“全村”的希望和50萬元,來到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為雲南芒市的一所希望小學捐建一座教學樓。那所希望小學的情況特殊,孩子們上課空間不夠,建新樓和配設施又差着幾十萬,政府多次招标都沒能成功。這筆錢一到,建教學樓的工程很快開工,差不多2020年的年底就可以交付。
這件事,自此成了陀螺村每個人心裡的惦念。有“村民”自發前去,想看看工程進展到哪裡了、孩子們如何了。沒辦法前往的,則時時在微博上關注。有一位粉絲說:“以後當我對生活感到疲憊,我就去看看咱們的教學樓,看看孩子們,想想自己的初心。”
得知他做了這件事,“陀螺儀”的一位短視頻博主朋友“浪胃仙”也拿出15萬元,用來為這裡的孩子們購買桌椅、教學設施。“陀螺儀”的好友,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與他約好,等一切投入使用,陶醫生會去給當地的學生捐贈文具和衣物,并為孩子們上眼健康科普課、為當地學生和附近村民進行免費的眼科普查。
作者:新浪微博用戶@是修修哇ya
“以後,我們也會多關注公益,能多出力就多出力。”他說。
後來,疫情來勢洶洶,他拿出20萬元為抗疫一線助力,然後在微博發起愛心募捐,籌集近50萬元送到抗疫前線。他說,這是面對時艱的青年擔當,于情于理他都要這麼做,同時,他也想帶着“陀螺村”裡的小夥伴去溫暖他人、學着心裡有别人。
“流量不能浪費,一定得做點實事。我想為國家做點實事,這樣才不辜負所有人對我的關注。心要向善,心要寬,懷着感恩的心去面對這個世界。我害怕大富大貴,我也承受不來,我的錢,做了幫助别人的事,我舒服。”
作者:新浪微博用戶@沐子醬xi
即使再忙,他每周都會開幾次直播,像一位苦口婆心的“大家長”,勸解的話說一遍不夠就說兩遍,哪怕被笑“雞湯能手”也絕不收手。
“不要表白我,表白幸福的生活。”
“不要以我為中心,我隻是搭建了一個平台,讓大家認識了志同道合的人。”
“咱們得努力得奮鬥,年紀輕輕不能提前養老。你現在不去做的事,五六年之後更沒精力做。咱們得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給身邊的人能量,像小太陽一樣。”
底下是一排排的“好的大哥”“好的老儀”。
作者:新浪微博用戶@品梵軒
他的一位粉絲說:“入村不長,尤為讓我感動的,是身邊多了些人陪我長大。我慶幸在這個年紀遇到了大哥,遇到了他們,能讓我在岔路口及時拐彎,讓我在低谷時不失勇氣,在迷茫時不失方向,在嘲笑中得到肯定……若你也因大哥的光而相信煙火人間的美好,也因陀螺村的存在而找到心靈歸宿,那我希望這份愛能永存,能常駐,能讓我們永遠相信人間值得。”
“不要失去自由”
這句話,他從小到大在父親那裡聽到了太多次。要行好事、做好人、無愧天地,這樣什麼事都無法将你心裡的自由奪走。
母親則一直懂他。每次發現他的煩惱,就舉重若輕地處理,通常在每日早晨給他的“早安晨讀”裡填些句子,點撥的話融在看似無意的勸慰中,于是他的微博有了專門的欄目——“美媽晨讀”。
全家幾乎都是教育行業,他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與親人合力,将自己修剪成了一株向陽生長的植物。
卻不是天生勇敢頑強、能戰勝一切。
@燃燒的陀螺儀
大學軍訓最累的時候,有位師兄偷偷為他留了一罐冰可樂,半夜悄悄給他,他握着那罐冰涼,先哭了一場。一個人在北京待了許多年,就在今年,在連續幾天熬夜拍攝的又一個深夜,走過漆黑安靜的小區,獨自開門進屋,靠着門闆還是沮喪了好幾分鐘,難受得恨不得坐在地上。
不是沒有不高興的時候,隻是負面情緒來快如風,比安慰别人更厲害的,是他能很快地勸好自己。
也不願隐藏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世間正道就那寬寬的一條,黑是黑,白是白,所以一旦跟人“剛”起來,就帶着一股少年意氣,顧不得“圓滑老成”。為此,也得罪過人。
作者:新浪微博用戶@一吱菜菜c
做短視頻之後一路走來,他曾為了行業形象,“怒怼”人品不行的同行;曾被人“人肉搜索”,父母電話和家庭住址都被翻出來公之于衆;也曾被惡意舉報到公司,威脅要“毀掉他”。他盡量不讓這些影響到自己的狀态,但也會在某個清晨突然醒來,之後怎麼都睡不着。
“我是做了什麼壞事嗎?”他想。
走過那些,如今回頭看,他坦言:“我不為惡意而活。但要為夢想而活,為責任而活,為熱愛而活。”
作者:新浪微博用戶@Q萌琪琪Q
“前段時間,我拍了一個功勳飛行員兼老機長的退休視頻。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拿到功勳飛行員的獎章。飛行是我喜歡的事業,拍攝是我的愛好,把喜歡的事做好,希望以後能影響更多人一同向上向善。”
站在榮譽的燈光下,他也時常對自己說:“小陀螺,不要因為獲得一些成績沾沾自喜,又找不着北了,你得不忘初心。堅持做你想做的事情,不要輕易放棄。好多孩子現在看着你,你得打好樣,一定要成為越來越好的人。”
監制:皮鈞
終審:蔺玉紅
審校:陳敏 劉曉
責編:小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