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振武是中國人口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獲得過中國人口學界的最高成就獎——中華人口獎。作為中國最“頂尖”的人口學專家,翟振武旗幟鮮明地反對全面放開二孩。
2014年3月,著名人口學家翟振武在權威期刊《人口研究》上發表論文稱:如果全面放開二孩,中國每年出生人口峰值将達到4995萬,總和生育率将達到4.5。
2014年7月,國家衛計委官員楊文莊在新聞發布會上也采納了翟振武的建議,認為如果全面放開二孩,将會累計多生出9000餘萬人,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将會造成很大影響。
可就在2017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狠狠地打臉了。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僅為1723萬人,遠低于衛計委此前預測的2100萬(中值),更不用說象牙塔裡翟教授預測的4995萬了。
原本以為全面放開二孩的頭幾年,被計劃生育壓制多年的需求将會釋放,中國的新生人口會出現一波大爆發,然而2017年的新生人口甚至比2016年還少了63萬人。
這不太正常。
2017年二孩數量比2016年增加162萬,比重達到了51.2%,這就意味着一孩的數量比上一年減少了225萬。
年輕一代的生育意願正在顯著下降。
更為嚴重的可怕事實:未來十年,育齡高峰期女性數量将減少約40%。
在數量下降和意願下降的雙重影響下,真的很有可能會如梁建章預測的那樣:
中國的出生人口将從2018年開始,以每年減少30萬到100萬的速度進入雪崩狀态。
中國的人口危機并不是沒有預兆
2000年,國家統計局的人口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當年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22。
所謂的總和生育率,是指一個國家(地區)的女性,在育齡期間(國際傳統上一般以15歲至44歲或49歲為準)生育子女的平均數量。
一個國家想要完成正常的世代更替,總和生育率一般不能低于2.1。
1.22這個數字不僅低于歐洲發達國家,甚至比“少子化”現象嚴重的日本還要低。
然而,計劃生育部門以存在大量黑戶(漏報瞞報人口)為由,強行将總和生育率上調到1.8。
但随着2017年出生人口數據出爐,衛計委再一次被打臉。
比新生人口數量下降更讓人擔憂的是中國的人口結構正在飛速進入老齡化
根據國際通行慣例,當一個國家(地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時,即意味着這個國家(地區)處于老齡化社會。
《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
2015年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人有2.2億,占總人口比例16.1%;65歲及以上人口數1.43億人,占比10.5%。
中國的老齡化程度已達到國際标準的1.5倍,更可怕的是老齡化程度還在不斷加速。
2005年,IMF推演了中國1950-2050年的人口結構變化。
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資料來源:IMF
根據IMF這一預測,到2050年時,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占比将超過1/3,而這一預測是基于1.8的總和生育率進行推演的。
2013年,美國人口普查局也對中國的人口結構進行了分析,老齡化程度比IMF的預測更加讓人觸目驚心。
再過二三十年,滿大街都将是老年人,年輕的面孔越來越少,社會活力不斷下降。
而一個更嚴峻的問題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養老會不會出大問題?
當我在公衆号發起“老齡化”和“少子化”的意見征集時,有一位讀者給我留言說:
作為一名在政府規劃部門上班的,我們領導對養老這塊很是看好。如果國家政策或者配套進一步完善,養老院是一個不錯點。
但問題在于,政府自己是不創造價值的,政府能做的是政策的制定和财富的再分配。
如果沒有足夠的年輕勞動力,政策怎麼落地?
如果沒有足夠的年輕勞動力,養老金的缺口誰來填?
根據2016年社保報告,全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撫養比為2.75:1,其中廣東最高為9:1,黑龍江最低僅為1.3:1。
也就是說,廣東是9個年輕人在供養1個老人,而黑龍江平均1.3人供養1個老人,對于黑龍江來說,養老的壓力已極其嚴峻,入不敷出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而這個結果比預料的要來得更快。
就在2017年12月,人社部最新的社保報告顯示,2016年黑龍江養老保險收不抵支320億,扣除2015年結餘的88億,總欠賬也達到了232億元,成為全國首個養老金結餘被花光的省份。
除了黑龍江之外,遼甯、河北、吉林、内蒙古、湖北、青海都出現了當期養老金收不抵支的情況。
在全國養老保險可支付月數情況表中,很多省份的血槽已經快見底了。
政府現在的做法是通過财政預算進行轉移支付,說白了就是讓有錢的省份補貼那些血槽見底的省份。
但這條路能走多遠?
一邊是轉移支付的金額大幅增長,一邊是全國性的老年人撫養比不斷下降。
如果中國不能解決少子化的問題,到了2050年的時候,全國的養老撫養比可能都将變成黑龍江現在的樣子,到時候每個省都将入不敷出,那又該怎麼辦?
難道還指望國際援助?
或許你覺得2050年還很遙遠,但這個時間點正好是我們這一代人差不多到退休年齡的時候,所以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将面對的問題。
當然,政府肯定會想對策。
但如果你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你會發現我們不過是有幸生在了最文明的時代。
在經濟高速發展,資源富足的時候,人性會表現出文明友善的一面。
但當一個社會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短缺到一定程度時,人性就會露出醜惡和自私的那一面。
這是刻在人類基因裡的求生本能。
而中國和日本不同的是,日本在進入老齡化社會之前,已經晉升為富裕國家了,而我們要面臨的是未富先老這樣更為殘酷的事實。
如果僅僅是延遲退休就可以避免倫理危機的話,已經算是很好的結果了。
而退休年齡會不會進一步延遲,這就很難說了。
德國已經在讨論把退休年齡延遲到70歲了,而我們還處于發展中國家的階段,退休年齡比德國更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政府的第二個對策是提高生育率。
2017年,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提出,到2020年要把總和生育率提高到1.8。
然而縱觀全世界範圍内,至今沒有哪個國家在生育率大幅降低後還能漲回來,更何況中國沒有出台任何配套性的激勵政策。
随着房價的上漲,教育成本的不斷提高,以及“多子多福”傳統思想的逐漸沒落,女性生育率能夠不再進一步降低已經是非常理想的情況了。
如果預測的沒錯的話,2020年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将再一次經計生委的“科學測算”依然會是1.8。
随着“劉易斯拐點(人口學中的一個概念,簡單來說即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的到來,未來的人工成本将會越來越高昂。
有些人會說,人工智能的發展,這些都不是問題。
但如果你了解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術,你就會知道,人工智能擅長的是運算和處理數據。比如像圍棋這樣規則确定的項目,阿爾法狗可以輕松戰勝所有的人類選手。人工智能是冷冰冰的數據庫以及數據處理的鐵盒子。
在未來的幾十年内,人工智能會取代的隻是初級白領的職位,養老護理主要還是要靠人工。
那麼孤獨終老者會怎樣?
如果你有很多很多錢,當然不是問題。但對于絕大多數并不富裕的人來說,孤獨終老的代價可能就是極其悲慘的晚年。
2010年,日本NHK拍攝了一部名為《無緣社會》的紀錄片。
之所以拍這個題材,是因為日本出現了大量警察都查不出姓名的不明屍體。
他們把無人收屍的死法稱為“無緣死” 。
NHK對全國共1783家公共團體進行了調查,直到那些由地方公共團體自行火化與埋葬的數字被統計出來。
而統計的結果,叫人觸目驚心。
僅僅是一年時間,日本有三萬兩千人“無緣”死去,他們大多是單身者。
一位40多歲的單身大叔,過去和父親一起生活,可當他的父親去世之後,前所未有的孤獨讓他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一位30歲的女性,每次吃飯時就會開直播,然後對着空空的桌椅,說一句“我開動了”,以排解寂寞。
還有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奶奶,一個人獨自生活多年了,但她說不知道自己死後會經過多少天才會被人發現。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當你和社會紐帶斷裂時,孤獨感會讓你品嘗搭配絕望的滋味。
一位名叫@喵不吱 豆瓣網友,她的留言讓我印象深刻:
人口問題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的政治和經濟,還有社會會如何對待老人的倫理問題,以及我們每個人都将面對的晚年生活。
法國社會學家孔德曾說,人口是一個國家的命運。老齡化和少子化已經是一個事關民族存亡的問題。
然而你會看到一些政府機構和專家,他們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一次又一次做出錯誤的預測,卻還敢信誓旦旦地說未來一百年中國都不缺人口。
可偏偏,樂觀的高位專家還掌握着話語權。老齡化和少子化明明影響着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但面對那些本該讓人觸目驚心的數據,專家心态極好。
偏偏類似于《是誰殺死了二十二歲的中國女人》這樣的文章卻刷爆了朋友圈。
當一些女性号把女人戀愛、結婚、生孩子可能遇到的極端事件(戀愛遇渣男、婚姻遇出軌、婆婆強逼生二孩等等)都拼湊在一起時,就會誕生一篇篇爆文,然後下面最高贊的留言是年輕女孩各種不敢結婚不敢生孩子。
有一句名言: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從來不是免費品)
任何一個看似自由的選擇,都意味着你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後果。
無論你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你都可以避免一部分的麻煩,但也都會帶來另一部分新的麻煩。
這篇文章并不是勸你違背自己的意願随便找一個人共度餘生,結婚生子。
隻是看到了太多關于不要戀愛,不要結婚,不要生孩子,不然會很慘的言論,并且這種言論還是當下的潮流。
一位女性公衆号的作者說,自己公衆号閱讀量高的文章基本都是這三類。
所以在這想告訴你,如果你真的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孩子,未來可能會遇到怎樣的問題,而選擇權永遠在你手上。
但正如NHK在《無緣社會》這部記錄的最後,以旁白的形式說了這樣一段話:
人正是處在各種聯系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使命,才能生存下去的。要有需要自己的人,有需要自己的位置。
任何潮流都隻能流行一段時間,反婚姻的風氣也逃不過這種定律。如果推測的沒錯的話,三十年後社會的主流聲音又将是号召戀愛、結婚、生孩子。
和三十年後号召結婚生孩子的爆款文相比。我們可以重讀當下情感爆款文,作為粉絲,那時候會不會覺得很諷刺?會不會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因為人類就是這樣的物種:
絕大多數人都對理性的分析和抽象的數據視而不見,隻有當戰争、災難和各種各樣的苦難真的降臨時,公衆才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然後用一代人的不幸,去換取下一代人的覺醒。
最後,如果你做好了要孤獨終老的準備,那給你的最後一個建議是:
多賺點錢,不然你會死的很慘,當然,是指你的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