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和各種喜劇節目的出現,中國的喜劇藝術不斷發展,湧現了很多觀衆喜愛的東北笑星,像老一輩的如趙本山、黃宏、範偉、鞏漢林、潘長江、高秀敏等,年輕一代的如小沈陽、沈騰、宋小寶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東北人占了中國喜劇的半壁江山,小編之前也發過一個圖集,列舉了東北籍的十大喜劇明星,有很多網友評論中提問為什麼東北會出這麼多喜劇明星?那麼,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小編特總結歸納如下:
一、東北人的幽默是在曆史發展中逐漸形成的。
闖關東時期,大批關内百姓移民東北。當時主要是山東,河南為主,山東最多。大量人口外來經曆過諸多生死,能夠存活下來,并且是在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的地盤,等人們經曆了生死,存活下來的自然是樂觀的态度。大家都是外來人,需要互相幫助,在相互交往的時候這也決定了人們更願意開開玩笑,說說鬧鬧。慢慢的在東北形成了不計其數卻口口相傳的俏皮話,比如傻老婆等孽漢子破草帽子沒沿曬臉,旗杆上插雞毛,好大的膽子(雞毛撣子,東北的生活用具,此處用諧音)等等。這種俏皮話基本不亂男女老少都會高頻使用。這也慢慢地增加了語言的喜感。外來人随着與當地人(主要是滿足等少數民族和明朝前定居的漢族)慢慢融合,形成了東北的獨有口音并借用了大量滿語等民族語詞彙,比如,勃利蓋,河楞,嘎勒哈,卡布檔,整,等諸多動詞和名詞。一個因素是地方的二人轉一向以插科打诨逗大家樂為主,這種地方劇也對笑星培養起了重要的作用,年紀大的東北人基本都會整幾段二人轉,東北的笑星也大部分是二人轉演員出身。綜上有着這樣的背景,這裡的人在勞動生活中出現的口齒好,會戲谑的人會突出出來,在勞動之餘會為大家表演一段。
二、東北人的幽默是當地的氣候因素決定的。
東北近現代一直都是農業大區,闖關東之後,東北人開始開墾中國土地,成為中國糧食産量第一區。但東北在當時屬于蠻荒之地,外人不來,除了闖關東陸續來的人。冬季漫長,供暖期占到全年一半,就意味着無法耕作,東北話叫貓冬,東北人也無聊,閑下來有的是時間人們就願意串門聊(lao)天(ke),談天說地,于是人們之間就開始扯扯家常,閑着沒事喝個小酒逗逗樂,他說一句你說一句,慢慢的練就了口才。漸漸的經過多年累積起來了這種幽默氣氛。我們東北人并不搞笑,而是在言語中帶着骨子裡的幽默。随口冒出幾句東北嗑都能讓人笑到肚子痛,再粗俗的俚語都能在他們大碴子味兒的口音中迸發出驚人的喜感。
三、東北人的幽默是骨子裡與生俱來的。
東北人大多愛開玩笑,喜歡幽默,正如趙本山所說渾身都是幽默細菌(胞),也出了很多喜劇明星。這片黑土地就是有這樣的風土人情,大多數人都能嬉皮笑臉耍上幾句貧嘴,實在不行也可以裝傻充愣耍個怪胎,再就着東北特有的粗放不羁的髒話,有時就算是被他們損了也很難生得起氣來。他們有時講話會很粗俗,跟高雅絕不沾邊兒,就像一股從地壟頭刮過來的一陣風,沙子土面兒翻滾着撲面而來。他們習慣于用直接粗暴卻又帶着戲谑的方式來表達情緒,把真相揉雜進那些調侃的話語中,即便對立的氣氛也被這幽默打磨得圓潤起來。東北人的幽默絕不會一直針鋒相對,非要在語言上分出個上下高低。他們不僅喜歡調侃别人,也能接受别人的調侃,更能夠放下面子玩自嘲。極端點的例子就是蘇格蘭跑偏風情純爺們兒,靈魂舞者趙四兒等等。在東北人的喜劇中,常常出現傻子、瘸子、磕巴、娘炮等形象,然而這并不代表對這些人充斥着十足的惡意,隻是演員喜歡矮化自己來給觀衆制造點并不高級的歡樂。他們的手段并不高明,卻很受用,歸根結底大多數人都隻是俗人罷了。
四、東北人的幽默有其語言特色為基礎。
1、語調:東北人說話語調抑揚頓挫強烈,戲劇感很強;
2、用詞:東北人說話喜歡大量使用形容詞,繪聲繪色,能給人帶來很強的現場感;
3、誇張:東北人愛誇張,這也是很多人覺得東北人愛吹牛的原因,事實上很多東北人就是喜歡用誇張的說法表達自己的感情,不習慣的人會覺得這人說話怎麼這麼離譜,但習慣了這種氛圍,就會理解東北人喜歡用濃墨重彩裝點生活的心情;
4、奇特的邏輯:不按常理出牌,這也是一些東北人說話幽默的來源,類似于腦筋急轉彎,很多東北人善于在談話中找到一個意想不到的切入點,讓你猝不及防的被逗樂,相信你在小品裡經常會聽到;
5、插話的時間點:我想你上學時應該聽到過課堂插話,往往會有哄堂大笑的效果,東北人在這方面有一定天賦,比較懂得在談話中在什麼時間點突然插進一句話,能夠達到搞笑的效果;
6、自嘲:東北人愛自嘲,自己黑自己往往能博他人一笑,拉近和别人的距離;
7、知道見好就收:無節制的搞笑往往讓人厭煩,東北人逗起樂來懂得什麼時候該收,這個挺重要,能給你留點回味的空間,這是幽默的真谛。
,